分享

《桂枝人参汤 》历代医案

 李香愚 2019-04-10

伤寒论》第163条:
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下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

【方剂组成】桂枝四两   甘草四两(炙) 白术三两  人参三两  干姜三两  

【方解】此即桂枝甘草汤与理中汤的合方,故治二方合并证。

【注解】太阳病,外证还未解,医不知而数下之,大伤中气,遂使表热内陷与里虚相协,而利下不止、心下痞硬,为胃气虚,乃人参汤证。谓为表里不解者,此外当亦有身疼痛的表证在,故以桂枝人参汤主之。
        刘渡舟:桂枝人参汤为什么先煎人参汤,后煎桂枝?因为后纳桂枝,使桂枝在这些药中有一个越出于表以解表邪的作用。因为桂枝后下,理中汤先煮,煮的时间很长,然后才把桂枝下进去,桂枝进去以后煮的时间较短,所以桂枝就不会受到人参、甘草的滋腻的影响,它能够解表,去在表的风寒。
  不这样煮,在一块煮,就把桂枝的芳香走表的轻发作用变成温中的作用,那就起不到表里两治的效果。现在我们也是这样的,你比如开个方子,药里有薄荷,薄荷都后下,为什么?薄荷轻清,所以要后下,时间一长了把它的挥发作用破坏了,效果就不好了。

按:外证未解,暗示服过麻黄汤而外证还未解之意,当以桂枝汤类解外。下利不止、心下痞硬,为由于频繁误下,已陷于太阴病理中汤证,不过外证未罢,故合以桂枝甘草汤两解表里。

【辨证要点】桂枝甘草汤证又见理中汤证者。  

医案一:谢安之医案:
治刘君,病痢复作。投当归银花汤,另送伊家制痢疾散茶二包,病虽愈,唯痢后白色未减,心下痞硬,身热不退。思仲景《伤寒论》说:“太阳病,外症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遂书此以服,大效。后因至衡州取账目,途中饮食不洁,寒暑失宜,病复大作,遂于衡邑将原方续服三剂乃愈。

桂枝9克、炙甘草12克、白术9克、人参9克、干姜9克。

寥笙注:本案为虚寒性下痢证。患者下痢日久,里气衰弱,心下痞硬,为脾胃虚之征。桂枝人参汤,用参、术、姜、草温阳于内,以止痢,外症未除,故用桂枝行阳以解表。痢下白色如涕为白痢,属虚寒者多,故用辛温之剂治之而愈。若脉数,口渴,小便黄赤,滞下红白,或下脓血,则非此方所宜,当于痢疾门中求之。近世白痢少,赤痢多,医者多喜用苦寒之剂,以治湿热痢,不喜用辛温之剂,以治虚寒痢。本案可供治虚寒白痢的参考。《伤寒名案选新注》


医案二:胡希恕医案

姜某,女,31岁,1963年4月9目初诊。

2年来常发腹痛、腹泻,昨晚受凉后,又出现腹痛、腹胀,大便溏泻3次,并感身疼恶寒,口中和不思饮,舌苔薄白,脉沉细。

舌苔薄白,恶寒,身疼,大阳表证。脉沉细,腹泻,腹痛、口中和,不思饮,太阴病。

综合分析:此爲太阳太阴合病,属桂枝人参汤方证。

处方:

桂枝10g,党参10g,干姜 6g,炙甘草6g,苍术12g

结果:服1剂,身疼痛减,服3剂,身疼痛已,腹泻已,仍纳差。与茯苓饮消息之。



医案三:麻疹后期腹泻
       沈炎南医案:一女孩,3岁许,疹子已收,身热不退,体温39℃,头痛恶寒与否不得而知,下利日十余次,俱为黄色粪水。脉数无歇止,舌质尚正常。遂诊为麻后热毒不净作利,与葛根芩连汤加石榴皮。服后体温反升至39、5℃,仍下利不止,嗅起粪味并无恶臭气,沉思再三,观病孩颇有倦容,乃毅然改用桂枝人参汤,仍加石榴皮,一服热利俱减,再服热退利止。(广东中医19635(3):40)

       按语:麻疹之后,余邪不尽,内陷于里,协热下利。因表里皆寒,故虽下利而无臭秽及肛门灼热之热证,脉虽数而无歇止,反有津伤之虞。况面有倦容,一日下利十余次,寒象迭生,与葛根芩连场以寒治寒,是为冰上覆雪,阳气浮越,反见热象陡增。当与桂枝人参汤温通表里;为防利脱,又加石榴皮以涩肠止利。


医案四:涂华新先生医案一则

患者:某 唐河县人

性别

年龄:67岁

初诊日期:2015年1月21日

症状:久患大便溏泄,每日数次,治疗乏效,眠纳一般,舌淡红,苔薄白,脉迟缓。

处方:桂枝人参汤(一半量)加制附片
桂枝30克、炙甘草30克  、党参20克、 白术20克 、干姜20克 、
          白蔻仁15克 砂仁15克 生姜45克(切片)制附片15克

剂量:三剂(每日一剂,水煎服)

煎服方法: 每剂药,水开后再煮20分钟,分三次温服。

1月28日再诊:由其老伴前来代述,‘惊呼此方神效’,腹泻止,大便每日两次,已成形。

处方:原方再三剂。


医案五:刑锡波医案

霍某,女,63岁。素有脾胃衰弱之证,因感寒而身冷发热,头痛无汗,心下痞满,医者用辛温解表之剂,而佐以苦寒消痞之法。服药后,汗未出,表不解,而溏泻数次,痞满加剧,渐至不欲进食,腹痛肢厥,脉象沉微,舌苔滑润。此乃脾阳素虚,因误用苦寒,而邪转内陷。由于脾阳不运,故痞益甚,而下利不止。为今之治,宜疏散表邪,温健中州。
因此疏桂枝人参汤与之。
处方:桂枝10g,炒白术10g,野党参10g,干姜1og,甘草6g。
服药后,啜稀粥1杯,以助药力。
服药2剂,身见小汗,而冷热消,痞轻,下利已减。
连服5剂,痞消泻止,诸症痊愈。

[刑锡波.伤寒论临床实验录.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159.]


医案六:无名氏医案一则:

患者:楊某,28
初診,2017-1-4
症狀:
腹瀉一天,如水狀,日十行,伴有臍上微痛,頭痛,頸背酸痛,自覺通體冰涼,口不渴,小便正常,服保濟丸,藿香正氣水無效,月經剛淨
舌脈:未診
診斷:泄瀉
處方
黨參15 、白术30 、茯苓30、  干薑20 、桂枝15 、防風5

三劑,1000ml煮40min,分溫二服
结果:一服后腹㵼加重,然無明顯不適,次日腹瀉消失,自覺神清氣爽。頭痛,頸背酸痛較前減輕。
文按:經期外感,表症失治,內陷太陰,參喻昌"逆流輓舟"之意,擬桂枝人參湯加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