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一颗心脏,约拳头大小,却十分有力量,主宰着生命! 心脏,是循环系统中的动力,身体所有的功能,都需要心脏泵血来维持。 人体的心脏,一天大约要跳动10万次,其搏出的血量,足够装满一节油罐。 然而,心脏看似强大,实则却是十分易“受伤”的器官。 GIF 近年来,心脏疾病,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 冠心病、心绞痛、心肌缺血、心梗,甚至猝死,时常发生。 生活中,要留心观察,心脏发出的“求救”信号,及时遏制疾病的突发。 “头部”出现7种征兆,最好去检查一下,心脏可能“病”得不轻了! 1、口唇发紫 中医认为,“口唇以开合为用,为心之外户。” 从口唇的表现,可发现心脏的异常,一旦口唇突发发紫,需提高警惕。 心脏受损,会导致血液循环不畅,从而引起嘴唇,呈现出发紫的颜色。 这在医学上,叫做“紫绀”,这类人,发生心肌梗死的几率更高,应当及时去医院诊治。 2、面部浮肿 一旦,心脏受损,导致心脏的泵血功能,和一些循环功能不好,便容易导致脸部浮肿。 如果,面部出现肿胀,脸部肌肉组织松弛,用手指压会出现压痕,压痕部位的皮肤会弹不起来。 这些变化,可能预示心脏出现问题,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3、脖子较粗 研究显示,脖子越粗的人,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就越大。 通常,男性颈围超过39 厘米,女性颈围超过35厘米,就说明脖子较粗。 4、鼻褶心征 两眼角中间,出现一条褶,叫做“鼻褶心征”。 鼻褶心征,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体表提示和征兆。 美国一项相关研究发现,拥有鼻褶心征的人群中,约80%患有心脏疾病。 若同时出现,胸闷、心悸、憋气或活动耐力下降等,建议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检查。 5、舌头异常 中医讲,心,开窍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 “舌诊”,也是中医常用诊病方法之一。 现代医学也发现,舌头,对于心脏病,有着很好的诊断意义。 当心脏受损,血脉淤阻,则舌头易呈现暗紫色或有淤斑。 此时,若同时伴有心慌、气短,失眠多梦、心前区刺痛等,一定要及时就医检查。 此外,心阴不足,则舌头发红,伴有心烦、心慌、早搏、心动过速等。 贫血性心脏病,则舌苔淡白,伴有心律失常、乏力、心衰等。 舌苔白腻,胸闷、心前区不适等,也可能有冠心病等征兆,最好及时检查一下。 6、异常牙痛 生活中,牙痛很常见,其中,也有心脏疾病引发的牙痛。 临床上,由心脏病引起的牙痛,被称为“心源性牙痛”。 常表现为牙痛剧烈,但疼痛部位不明确,且服用止痛药后不能缓解。 此时,一定要不要忽视,最好及时检查,尤其是女性,需严防心梗的发生。 7、脸色异常 心脏健康,气血运行良好,则面色红润,有光泽。 一旦,心脏的功能下降,气血运行不畅,脸色就变的灰暗,无光泽。 此外,如果脸色红色加重,也是心脏的跳动的过快,易患高血压、心脏病。 ![]() 保护心脏,预防病变,谨记“一色、二补、三控、四多” “一色” 即,红色! 中医讲,五色入五脏,红色入心。 红色食物,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对心脏非常有益处。 此外,还可以起到减轻疲劳、抗衰老、补血、补心等之效。 红葡萄、山楂、红豆等,红色蔬果,可以强壮心脏。 辣椒可以振奋心脏,但其性热、辛辣,不宜多食。 ![]() “二补” 1、补水分 水,是稀释剂,多喝水,有助于稀释体内血液粘度,减少血栓形成。 喝点茶水,有益养心安神,保护心脏健康,效果加倍。 蒲公英双参茶,泡水喝,安神助眠,强心增免疫,更健康。 用人参、尾参、百合、苦荞、蒲公英,搭配在一起,泡水代茶饮。 人参,能强心气、补肺气。尾参,质柔而润,益五脏,延缓衰老。 百合,养心安神,养阴润肺,增强抵抗力。苦荞,可增加心肌供血量,有利心脏舒张。 蒲公英,清热去火,几者搭配,不寒不燥,可养心安神。 ![]() 2、补营养 补充Omega-3,食用油搭配吃 食用油,含有人体所需脂肪酸,对于人体健康来说,十分重要。 多补充Omega-3脂肪酸,对于心脏健康,十分有益。 食用油,搭配吃,是补充Omega-3脂肪酸,不错的选择。 将橄榄油、大豆油、生苏油,按2:2:1的比例搭配,约25克~30克。 ![]() 其中,生苏油,含有大量的Omega-3脂肪酸,被称为“陆地上的深海鱼油”,每天5ml,即可满足人体需求。 美国心脏协会,推荐心脏病者,每日摄入1克Omega-3。如果,曾经发生过心肌梗塞,那么按处方剂量摄入Omega-3,有助于保护心脏。 Omega-3脂肪酸,不耐高温,日常凉拌,油淋菜,做调和油,拌酸奶,都是不错的选择。 ![]() 补充维生素,多吃水果。 研究表明,维生素C,摄入量高者,心脏病和中风发作的风险会更小。 新鲜的水果,是维生素C的主要来源,尤其是柑橘类、猕猴桃等,含量较为丰富。 经常吃水果,也有助于心脏健康。 ![]() “三控” 1、控烟量 香烟,是心脏的大敌,一定要注意戒烟,若戒不掉,也要少抽一点。 研究显示,每天只抽一支烟,会使男性冠心病风险增加74%,女性增加119%。 吸烟,会导致血压升高,使其心肌耗氧越高,增加心绞痛、心梗的发生。 因此,保护心脏,一定要注意,控制吸烟量,能戒烟,是一劳永逸之法。 ![]() 2、控睡眠 睡眠不足,对于心脏来说,也十分危险。 长期熬夜,会加速各器官衰退,尤其是心脏。 长期睡眠不足,会导致心脏的跳动率会渐渐变小,增加猝死的风险。 此外,人在熬夜时,还会加大肾上腺素的分泌,升高血压,加剧血管收缩,继而引起心肌梗死等疾病。 所以,保护心脏,一定要控制睡眠,减少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 3、控情绪 情绪,对于心脏影响,十分巨大。 尤其是,悲伤、抑郁等不良情绪,危害更大。 悲伤,已经被列为心脏病发作的诱因之一。 在悲伤时,人体的交感神经系统,会分泌出大量的压力激素,使心跳加速、动脉收缩,导致心痛、气短、休克等,诱发心脏病。 此外,大喜大悲,过于激动的心情,也会诱发心脏疾病。 因此,要学会控制情绪,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避免情绪起伏过大。 ![]() “四多” 1、多敲打 多敲打刺激心包经,可增加心脏供血,有效地保护心脏。 心包经,从心脏出发,经过腋窝,沿手臂内侧的正中线,到达指尖,途中有天池、极泉、内关、劳宫等穴位。 用一只手,沿对侧心包经的路径,从中指尖向上,沿途按揉敲打,内关、极泉等穴重。 ![]() 2、多晒太阳 生活中,多晒晒太阳,有益补充维生素D。 大量研究表明,维生素D,与心脏的左室舒张功能有关。 并且,维生素D,有助于防止中老年人的心衰,有保护心脏的作用。 多晒晒太阳,有益心脏健康。 ![]() 3、多呼吸 经常练习深呼吸,可吐故纳新,增强心肺功能。 早起后,找一处空气清新之地,练习深呼吸,调养心肺功能。 吸气时,小腹微向外张,呼气时,小腹内收,使控制呼吸的横膈膜下沉。 ![]() 4、多踮脚尖 经常踮脚尖,可刺激脚上的经络、穴位和全身各部的反射区。 这样一来,可改善一些冠心病人群的胃肠道不适等症状。 ![]()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麻烦联系删除,谢谢! |
|
来自: 昵称25382711 > 《武道至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