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篇 读书杂谈之《素书》 《素书》: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在于坚持这3个字 《素书》:根深才能蒂固,枝繁才能叶茂,大器晚成的3个特征 《素书》本德宗道章说,君子以德为本,圣人以道为宗。 所谓,万变不离其宗。道之于物,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一个人能清净下来,体会天地之真谛,才能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在于坚持这3个字。 其一,“诚”《素书》曰:“神莫神于至诚。” 无所不通之谓神。人之神与天地参,而不能神于天地者,以其不至诚也。 心诚则灵。 《庄子·渔父》:“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汉·王充《论衡·感虚篇》:“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很多事情,别人不会理解你,但是天知、地知、你知,只要诚心实意,则天地为之动容。 年轻的时候,人很看重,努力、拼搏、机遇、方法、技巧,这些很重要,但是成事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至诚。 如果你想走捷径,至诚,就是最快的捷径。那些浮躁的人,就像挖井一样,今天这里挖挖,明天那里挖挖,明明很努力,就是挖不到水。而心诚的人,一心一意地专注一件事,即使今天看不到成效,明天看不到成效,后天,大后天,一定会时来运转,迎来转机。因为天地的规律是,否极泰来,物极必反,穷极则变,变则通达。 其二,“明”《素书》曰:“明莫明于体物。” 所谓“体物”,就是体会事物的变化发展,从细微之处明察事物的本质和真相,而不被表面现象或者谎言所迷惑。 有智的人,不一定有“明”。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智,灵长类动物大猩猩也有智,只是没有人类那么发达。明,是超越智的一个新的意识境界。可以说是一种洞察力,或者说第六感。 观察看得见的,就可以推知看不见的。 有极少数很了得的看相人,什么都不问,什么都不说,只需看一眼某一个人,就大概知道这个人的秉性。这种能力,就是“明”。 其三,“博”《素书》曰:“长莫长于博谋。” 人志心笃行,是立身成名之本。 古今中外,成就大事业的人,都有远大的志向和坚定的信念,这是立身成名的根本。任何人想要做成一番事业,都不是一帆风顺的。 孟子曰:“天之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刘邦赞张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张良的博谋,不是天生的,而是勤学好问的积累。在辅助刘邦之前,他曾读书养性近十年。 根深才能蒂固,枝繁才能叶茂,大器晚成的人,往往具备以上这3个特征。 每天解读一篇经典,喜欢的朋友,可以点关注,和我一起坚持读书、提升自己。本文由易瑾还原创,欢迎转发,分享给更多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