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向军:中学作文训练成效问卷调查及分析总结

 三驾马车1966 2019-04-13

刘向军

一.中学作文训练成效问卷调查

    同学你好!请认真阅读下表,结合自己在中学三年写作训练中的实际情形,如实反馈你的看法。此表的统计数据将为河南省省级作文教学重点课题的研究提供相关的数据支撑,也会为一线语文老师的写作教学提供有益的反馈。谢谢配合!

1. 在过去三年里语文老师组织你们的写作训练课有写作的系统性、体系性吗?(  )

    A.有    B.很少有    C.几乎没有

2. 在前两年写作训练中,语文老师主要是根据什么来组织课堂写作训练呢?(  )

    A.语文教材上的写作点    B.围绕应试作文来组织    C.没有明确的写作训练规划

3. 老师平时要求写作训练的数量是多少?(  )

    A.一周一次    B.两周一次    C.其它

4. 老师指导和要求学生进行课外写作训练的情况怎样?(  )

    A.很重视    B.比较重视    C.一般    D.不重视

5. 老师对学生作文的批改情况怎样?(  )

    A.批改很认真    B.批改很简略    C.几乎没什么批改

6. 老师在作文批改中最常用的批改方式是什么?(  )

    A.写简要的针对性评语    B.写一个“阅”字    C.打一个分数    D.其它

7. 老师平时讲评作文的情况怎样?(  )

    A.认真、具体有针对性    B.比较笼统随意    C.几乎不讲评

8. 每次写作训练课上的训练目标明确吗?(  )

    A.非常明确    B.比较明确    C.不大明确

9. 老师在写作训练课上对写作技巧技法的讲解和组织训练的情况怎样?(  )

    A.很重视    B.比较重视    C.不重视

10. 老师组织学生进行作文反复修改训练的情况怎样?(  )

    A.很重视    B.比较重视    C.不重视

11. 你认为过去三年的写作训练课对你写作能力的提升作用怎样?(  )

    A.作用很大    B.作用一般    C.没什么作用

12. 你对写作训练的态度怎样?(  )

    A.很喜欢写作训练    B.不大喜欢    C.很不喜欢

13. 如果你对自己的写作水平满意还是不满意?满意的话,最主要的写作经验是什么?不满意的话,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简答:                                                                        

14. 你最希望语文老师怎样来组织学生的写作训练呢?

简答:                                                                        

《高中作文教学目标体系研究》省级重点课题组

2016.4.12

二.《中学生作文训练成效问卷调查》单选题分析

(一)高三(2)班,43人

题号

A

B

C

D

简析

1

41人,95.35%

2人,4.65%

0


训练系统性强

2

11人,25.58%

31人,72.09%

2人,4.65%


重视应试训练

3

23人,53.49%

2人,4.65%

18人,41.86%


训练数量较多

4

18人,41.86%

15人,34.88%

2人,4.65%


比较重视课外训练

5

28人,65.12%

13人,30.23%

1人,2.33%


教师批改认真

6

16人,37.21%

1人,2.33%

25人,58.14%

2人,4.65%

打分数与写评语

7

37人,86.05%

7人,16.28%

0


讲评认真

8

22人,51.16%

12人,27.91%

6人,13.95%


写作训练目标比较明确

9

28人,65.51%

13人,30.23%

2人,4.65%


重视技巧技法训练

10

15人,34.88%

17人,39.53%

11人,25.58%


比较重视修改训练

11

19人,44.19%

18人,41.86%

7人,16.28%


写作训练效果较好

12

12人,27.91%

24人,55.81%

5人,11.63%


多数不喜欢写作训练

(二)高三(4)班,47人

题号

A

B

C

D

简析

1

29人,61.70%

12人,25.53%

4人,8.51%


训练比较有系统

2

3人,6.38%

39人,82.98%

4人,8.51%


重视应试训练

3

44人,93.62%

1人,2.12%

2人,4.26%


训练量大

4

10人,21.28%

13人,37.66%

18人,38.30%

4人,8.51%

课外训练一般

5

25人,53.19%

16人,34.04%

3人,6.38%


批改较认真

6

7人,14.89%

2人,4.26%

36人,76.60%

1人,2.12%

主要是打分数式评价

7

38人,80.85%

9人,19.15%

0


讲评针对性强

8

11人,23.40%

20人,42.55%

6人,12.77%


训练目标较明确

9

24人,51.06%

20人,42.55%

1人,2.12%


较重视技巧技法训练

10

5人,10.64%

23人,48.94%

17人,36.17%


较重视修改训练

11

8人,17.02%

23人,48.94%

9人,19.15%


训练效果一般

12

12人,25.53%

22人,46.81%

5人,10.64%


普遍不大喜欢写作

(三)高三(6)班,36人

题号

A

B

C

D

简析

1

32人,88.89%

3人,8.33%

1人,2.78%


训练系统较强

2

4人,11.11%

30人,83.33%

1人,2.78%


重视应试训练

3

18人,50%

9人,25%

9人,25%


训练量较大

4

10人,27.78%

11人,30.56%

13人,36.11%

3人,8.33%

课外训练一般

5

20人,55.56%

11人,30.56%

0


批改较认真

6

24人,66.67%

3人,8.33%

10人,27.78%

3人,8.33%

重视针对性评语

7

32人,88.89%

4人,11.11%

0


讲评很认真

8

21人,58.33%

12人,33.33%

3人,8.33%


训练目标较明确

9

23人,63.89%

12人,33.33%

2人,5.56%


较重视技巧技法训练

10

11人,30.56%

13人,36.11%

13人,36.11%


反复修改情况一般

11

12人,33.33%

19人,52.78%

5人,13.89%


训练效果一般

12

10人,27.78%

23人,63.89%

1人,2.78%


普遍不大喜欢写作

(四)高三(8)班,43人

题号

A

B

C

D

简析

1

18人,41.86%

19人,44.19%

6人,13.95%


训练系统性一般

2

7人,16.28%

21人,48.84%

9人,20.93%


较重视应试训练

3

17人,39.53%

12人,27.91%

14人,32.56%


训练量一般

4

6人,13.95%

7人,16.28%

26人,60.47%

4人,9.30%

课外训练一般

5

19人,44.19%

19人,44.19%

5人,11.63%


批改一般

6

13人,30.23%

3人,6.98%

21人,48.84%

0

主要是打分数评价

7

27人,62.79%

14人,32.56%

3人,6.98%


讲评较认真

8

6人,13.95%

29人,67.44%

4人,9.30%


训练目的较明确

9

11人,25.58%

30人,69.77%

3人,6.98%


重视技巧技法训练

10

4人,9.30%

16人,37.21%

23人,53.49%


不大重视修改训练

11

8人,18.60%

25人,58.14%

10人,23.26%


训练效果一般

12

13人,30.23%

26人,60.47%

3人,36.98%


普遍不大喜欢写作

(五)高三(10)班,46人

题号

A

B

C

D

简析

1

31人,67.39%

9人,19.57%

6人,13.04%


较有训练系统性

2

2人,4.35%

30人,65.22%

13人,28.26%


重视应试训练

3

32人,69.57%

5人,10.87%

10人,21.74%


训练量较大

4

1人,2.17%

9人,19.57%

21人,45.65%

16人,34.78%

课外写作一般

5

4人,8.70%

28人,60.87%

13人,28.26%


批改一般

6

1人,2.17%

2人,4.35%

40人,86.96%

4人,8.70%

主要是打分数式评价

7

27人,58.70%

17人,36.96%

2人,4.35%


批改较认真

8

6人,13.04%

26人,56.52%

14人,30.43%


训练目标较明确

9

11人,23.91%

26人,56.52%

10人,21.74%


较重视技巧技法

10

4人,8.70%

18人,39.13%

20人,43.48%


修改训练一般

11

6人,13.04%

31人,67.39%

11人,23.91%


训练效果一般

12

8人,17.39%

30人,65.22%

6人,13.04%


多数不大喜欢写作

(六)高三(12)班,26人

题号

A

B

C

D

简析

1

13人,50%

15人,57.69%

1人,3.85%


训练系统不明

2

4人,15.38%

20人,76.92%

2人,7.69%


重视应试训练

3

9人,34.62%

7人,26.92%

9人,34.62%


训练量一般

4

2人,7.69%

6人,23.08%

12人,46.15%

5人,19.23%

课外训练一般

5

16人,61.54%

7人,26.92%

4人,15.38%


批改较认真

6

17人,65.38%

0

8人,30.77%

0

重视针对性评语评价

7

17人,65.38%

8人,30.77%

0


评讲较认真

8

9人,34.62%

13人,50%

4人,15.38%


训练目标较明确

9

9人,34.62%

16人,61.54%

1人,3.85%


较重视技巧技法训练

10

7人,26.92%

10人,38.46%

7人,26.92%


修改训练一般

11

6人,23.08%

18人,69.23%

1人,3.85%


训练效果一般

12

10人,38.46%

14人,53.85%

1人,3.85%


普遍不大喜欢写作

(七)高三(14)班,33人

题号

A

B

C

D

简析

1

15人,45.45%

13人,39.39%

5人,15.15%


训练系统一般

2

3人,9.09%

26人,78.79%

5人,15.15%


重视应试训练

3

20人,60.61%

7人,21.21%

7人,21.21%


训练量较大

4

0

5人,15.15%

18人,54.55%

10人,30.30%

课外写作一般

5

15人,45.45%

13人,39.39%

5人,15.15%


批改较认真

6

19人,57.58%

1人,3.03%

8人,24.24%

4人,12.12%

较重视针对性评语

7

21人,63.64%

13人,39.39%

0


讲评有针对性

8

4人,12.12%

18人,54.55%

10人,30.30%


训练目标较明确

9

4人,12.12%

21人,63.64%

9人,27.27%


重视技巧技法

10

1人,3.03%

10人,30.30%

23人,69.70%


不重视修改训练

11

6人,18.18%

20人,60.61%

7人,21.21%


训练效果一般

12

10人,30.30%

21人,63.64%

0


普遍不喜欢写作

(八)总统计,274人

题号

A

B

C

D

简析

1

179人,65.32%

73人,26.64%

23人,8.39%


训练有系统性

2

34人,12.41%

201人,73.36%

36人,13.14%


主要围绕应试搞训练

3

163人,59.49%

43人,15.69%

69人,25.18%


训练数量较大

4

47人,17.15%

66人,24.09%

116人,42.34%

44人,16.06%

课外写作要求一般

5

127人,46.35%

107人,39.05%

31人,11.31%


批改情况一般

6

97人,35.40%

12人,4.38%

148人,54.01%

14人,5.11%

主要是打分数,其次是评语

7

199人,72.63%

72人,26.28%

5人,1.82%


讲评针对性强

8

79人,28.83%

130人,47.45%

47人,17.15%


训练目标较明确

9

105人,38.32%

138人,50.36%

28人,10.22%


较重视技巧技法

10

47人,17.15%

107人,39.05%

114人,41.61%


不大重视修改训练

11

65人,23.72%

154人,56.20%

50人,18.25%


训练效果一般

12

75人,27.37%

160人,58.39%

21人,7.66%


普遍不大喜欢写作

2016.4.18

三.作文训练问卷表述题统计与分析

(一)你对自己的写作水平满意还是不满意呢?满意的话,最主要的写作经验是什么?不满意的话,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1.满意者21人,占7.66%。

2.不满意者253人,占92.34%。

3.满意者的主要经验:

(1)书写美观。

(2)写想说的话,真诚自然。

(3)   能写出自己心底的真情实感。

(4)   能明确主题,围绕着写。

4.不满意者的主要原因:

(1)   书写差。

(2)   只会套应试格式,没有其它写法。

(3)   积累太少,没时间读书。

(4)      太过模式化,难以培养真性情。

(5)   立意把握不全面。

(6)   没上过50分。

(7)   语言组织能力一般。

(8)   没有明确的思路,顺序混乱。

(9)   文采不好。

(10)  审题不清,缺少论据。

(11)  内容有些浅薄。

(12)  词句太平淡,组织不够严密。

(13)  字数总写不够,凑字数。

(14)  词汇量不够。

(15)  无素材,无法串起,无文采。

(16)  不知道怎么改结构。

(17)  写作时总感觉无话可说。

(18)  没有素材。

(19)  写作无思绪,不知如何下笔。

(20)  议论思路不清晰,感觉在写废话,有时无话可说。

(21)  应试作文太无聊。

(22)  写了那么多作文,水平依旧没有提高。

(23)  素材不够用,也不会用。

(24)  应试作文写得很痛苦。对话题没有想抒发的冲动,纯粹是在应试,做不到有感而发。

(25)  我只是疯狂地借别人的文字来充实自己的文章,华而不实。

(26)  对写作不大感兴趣,且多要求优美语句,觉得很浮夸,且显得做作,华而不实。

(27)  写了三年的“七段论”,没有几句是发自内心的。

(28)  内容太虚假,只会照搬名人名事,语言华而不实,没有内容,全篇写完不知道自己写的是什么。

(29)  谁愿意自己写了3年作文一直都是47、48分的水平?

(30)  写出来的作文都是应试作文,议论文,千篇一律,压制了抒情、记叙、小说等的创造力。

(31)  训练过于模式化,过于死板,单一追求七段论。

(32)  不知道如何组织语言,往往字数是凑够的,每次写完很少有成就感。

(33)  在限定时间内老是写不完作文。

(34)  写作脱离了社会生活,很少从平常生活中吸取营养,已经形成了应试作文的套路。

(35)  没有多余时间拓展眼界及选择多样化书物阅读。

(二)你最希望语文老师怎样来组织学生的写作训练呢?

(1)希望老师和我们一起写。

(2)希望老师能组织学生进行作文修改训练。

(3)让写作训练变得有趣味,而不是只为应对考试。

(4)针对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对社会热点事件进行思考、交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思辨能力。

(5)如果抛开考试,写作应鼓励创意,鼓励自由发挥。这也一定会调动更多同学的兴趣。只死板地应付高考,“带着镣铐跳舞”注定不如自由的舞步。

(6)对每次考试后的作文试卷进行分析,发现问题,逐一解决。

(7)要注重写作技巧与方法的传授与解析。

(8)每次写作前让学生有可模仿的范文。

(9)组织多次重写,反复修改。

(10)对每个人作文提出意见,而不只是打分数而已。

(11)有针对性地训练写作技巧与作文立意。

(12)非常不满意自己写了几十分钟的作文,老师看都不看,就在课上点了几句就过。

(13)希望老师认真评改,并组织学生反复修改,作文不在于写得多,而在于写得精。

(14)放大训练空间,让学生自由驰骋,想写啥写啥。

(15)系统、限时训练,认真批改,找出写作缺点加以探讨。

(16)老师能好好讲,认真讲评作文就行了,不要只改一个分数,更不要偶尔只对一两份作文加以点评。

(17)希望老师认真批改后讲评。

(18)多组织反复修改作文训练。

(19)针对个人弱点,进行专项训练。

(20)批改和讲评时要具体指出优缺点,而不是泛泛而谈。

(21)老师批改时要写针对性评语。

(22)分阶段有针对性地分专题训练。

(23)让学生写自己想写的。

(24)重视模仿精彩文段。

(25)从基础开始,有计划性,逐步提升。

(26)让学生积累素材。

(27)要有针对性地训练。

(28)记叙文、议论文都训练,一周一次。

(29)作文训练也应生动活泼有趣。

(30)多注重思维训练,素材积累。

(31)背优秀作文。

(32)做限时训练。

(33)针对引论据和突显主题进行训练。

(34)注重整篇结构、布局,把思想落在实处,而不是在作文中空谈。

(35)训练要有计划,有系统。

(36)先模仿,后自主。

(37)老师认真最好。

(38)不以应试作文为目的。

(39)做多种体裁训练,不拘泥于某个应试文体。

(三)几点主要结论

(1)教师在组织学生训练时,太注重立足高考应试来进行了。

(2)作文训练中的机械刻板模式有余,而灵动创意严重不足。

(3)作文评价反馈手段单一,几乎只是采用打分数的方式。

(4)学生不知道作文的问题何在,很少受到修改打磨训练。

(5)绝大多数学生从来没有得高分或满分作文的体验。

(6)大多数学生对写作没有兴趣,没有信心。

(7)大多数学生对写作训练不喜欢。

(8)写作教学中普遍缺乏针对性训练。

(9)写作中的思想性、结构、语言、素材方面的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10)写作训练与现实生活严重脱节。

2016.4.18

四.问卷调查的总结

——关于《中学作文训练成效问卷调查》

针对河南省重点课题《高中作文教学目标体系研究》中作文训练低效成因总结分析部分,我们设计了《中学作文训练成效问卷调查》。

(一)问卷表主要内容。

此问卷表就中学作文训练中的体系问题、训练数量问题、课外写作问题、教师批改情况、教师批改方式、写作训练目标情况、教师讲评情况、写作技巧技法指导情况、指导学生反复修改情况、写作训练对学生写作能力提升情况、学生对写作训练的态度情况等问题设置了12道单选题和两个简答题,以图全面了解中学语文写作训练教学中教与学的情况。

(二)问卷表的调查对象。

此问卷表主要针对高三年级学生调查,兼及初中九年级学生。针对高三年级学生调查,意在系统地了解高中生在高中三年来的写作训练情况;兼及初中九年级学生,意在系统地了解初中生在初中三年中的写作训练情况,以为高中的写作训练摸清底子,搞好初高中写作训练的衔接。前期,我们在河南宏力学校高中部从14个高三年级班(1-10是理科班,11-14是文科班)抽样2、4、6、8、10、12、14这7个班进行了问卷调查,在河南宏力学校初中部九年级的8个班级中抽了2、4、6、8四个班级进行了问卷调查。

(三)问卷调查表的设计。

为了保证问卷的真实性和客观性,我们在设计问卷本身时首先表达了对被问卷学生的尊重,同时指出此问卷对省级重点课题的研究及对一线教师的写作教学的意义,以激发学生认真、主动参与此问卷的责任感和积极性。同时,为了减少被问卷者对此活动的厌烦情绪,我们把前12道小题全设计为单选题,被问卷者只需要做简单的判断即可;后两道小题在表述上既体现了对被问卷学生的尊重,同时也容易引发其回答的积极性,只需要简要做答即可。另外,在单选的选项设计上,我们把每小题基本上分为A、B、C三项,大体上为优、中、一般三个层次,这样保证了问卷本身并非诱导学生做出某种正面或负面的回答。

(四)问卷的实施方式。

为了保证问卷过程在真实、自然的状态下进行,我们在问卷过程中不让老师参与,而是由学部干事通知相应班级的班干部开会,由班干部分头组织本班学生在轻松状态下完成问卷调查。

(五)问卷的整体效果。

从整体上来看,学生的回答是自然的、真实的、客观的,从统计数据来看,学生的回答与平时我们对中学写作教学的观察基本吻合。此问卷总得来说真实可靠,相关统计数据有相当的说服力,对我们总结写作训练低效的成因与改进写作训练的对策有积极的实证意义。同时,这也再次提醒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习惯于主动地以科学研究的方式来反思教学,要习惯于让科学的数据说话,而不只是简单地依赖经验的累加。

(六)问卷中的几点不足。

同时,通过对问卷的分析,我们发现此次问卷也有几点不足。

1.问卷表没有使用机读形式,带来了统计上的费时费力。此问卷表本次没有设计成机读卡的形式,只能是手工统计,这花费了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效率不高。

2.问卷表中有些问题是针对高中三年或初中三年的写作训练情况设问的,但有些学生在回答时显然受当下即将参加高考或中考的这一学年甚至这半学年的写作训练情况影响过大。

3.部分学生对写作训练本身认识含糊。问卷中的有些问题,如“写作训练的系统性”、“写作训练课上的训练目标”这些问题,部分学生不大理解是什么意思。当然,这其实也折射了在平时的写作训练中教师本身对这些问题认识和落实的不到位。

4.学生回答时受当下语文老师的影响很大。有些问题我们是想了解学生在高中或初中这三年来写作训练课中的普遍情况的,但因为中途更换教师,尤其是在高三年级或九年级时可能更换了某个能力或责任心更强一点的教师,所以,学生在回答时会受到当下这个语文老师的影响,而在一定程度上扭曲或掩饰了对过去三年写作训练的整体反馈。

(七)问卷的几点改进思路

结合此次问卷调查,可以有以下几点改进思路。一是未来要使用机读卡形式,便于快速准确地统计。二是此问卷的局部可加以变化,可用来对各个年级的学生进行问卷。三是此问卷未来需要在更广泛的范围内进行,增大问卷样本数量,了解不同类型的学校、不同层次的学校的写作训练情形,以使统计和分析更具科学性。

2016.4.17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