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内科学肾系笔记

 leo953 2019-04-13

第一节

【目的要求】

一、了解水肿的概念。

二、掌握水肿的发病因素及肺、脾、肾三脏在水肿病机中的作用。 三、熟悉水肿的辨证以阴阳为纲,治疗以发汗、利水、攻逐、健脾、温肾为大法,但对

攻逐法应慎用、少用。

四、掌握水肿的辨证论治。

五、了解水肿的预后及饮食宜忌。

【重点难点】

一、水肿有单一原因发病,亦有兼杂而致病,致使病情复杂。 二、水肿在发病机理方面,肺、脾、肾三脏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三、水肿的辨治原则和治疗大法。

四、水肿的分类、各证型的证治。

五、水肿各证型之间的转化与联系。

六、谨慎使用攻逐法。

【教学时数】

3学时。

【教学方法】

一、课堂讲授,注意与临床相结合。

二、投影。

【内容提要】

【概述】

一、概念:水肿是指体内水液潴留,泛滥肌肤,引起眼睑、头面、四肢、腹背甚至全身

浮肿为特征的一类病证。(严重者还可伴有胸水、腹水等。)

二、沿革:

(一)病名分类

1、本病在《内经》中称为“水”,根据不同症状分为风水、石水、涌水。 2、《金匮要略》对水肿称为“水气”,《金匮要略》立有“水气病脉证并治”专篇。 3、宋代严用和将水肿分为阴水、阳水两大类。

(二)病机治法

1、《内经》认为其发病与肺、脾、肾有关。并提出基本治疗原则。 2、《金匮要略》提出发汗、利尿两大原则。

3、《备急千金要方》中首次提出了水肿必须忌盐。并指出水肿有五不治: 4、《仁斋直指方》又创用活血利水法治疗瘀血水肿。

5、明代李梃《医学入门?水肿》又提出疮毒致水肿的病因学说。 三、讨论范围:

水肿在西医学中,是多种疾病的一个症状,包括肾性水肿,心性水肿,肝性水肿,营养

不良性水肿,功能性水肿,内分泌失调引起的水肿等,本篇论及的水肿主要以肾性水肿为主。

包括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继发性肾小球疾病等。肝性水肿,是以腹水为主症,

属于鼓胀范畴。心性水肿常以心悸、胸痛、气急为主症,可以参照心悸、胸痛、喘证等章节,

并结合本篇内容,辨证施治。其他水肿,可以用本篇内容与虚劳等病证互参。 【病因病机】

一、病因

(一)、风邪袭表:

(二)、疮毒内犯:

(三)、外感水湿

(四)、饮食不节

(五)、禀赋不足,久病劳倦

二、病机

(一)水肿发病的基本病理变化为肺失通调,脾失转输,肾失开合,三焦气化不利。

1/13页

(二)病位在肺、脾、肾,而关键在肾。

(三)病理因素为风邪、水湿、疮毒、瘀血。

(四)水肿的病理性质有阴水、阳水之分,并可相互转换或夹杂。 (五)水肿转归,阳水易消,阴水难治

【诊查要点】

一、诊断要点

二、病证鉴别

(一)、水肿与臌胀的鉴别:

(二)、阳水和阴水的鉴别:

三、相关检查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一) 水肿病证首先须辨阳水、阴水。

(二) 辨水肿之病因:

(三) 辨病变之脏腑。

二、治疗原则:发汗、利尿、泻下逐水为治疗水肿的三条基本原则。 (一)阳水应以驱邪为主:

(二)阴水当扶正祛邪:

(三)虚实夹杂者攻补兼施:

三、分证论治:(见附表)

【临证备要】

一、提高临诊辨证能力:

二、正确使用攻下逐水法:

三、活血化瘀利水法的应用:

四、慎用肾毒性药物:

五、及时治疗水肿的严重变证:

(一)、浊阻阳明、和降受扰:

(二)、水凌心肺、阳气衰微:

(三)、虚风扰动、神明不守:

(四)、邪毒内闭、元神涣散:

【复习思考题】

一、 如何理解水肿的病机主要在肺、脾、肾,如何理解水肿的关键在肾, 二、 阳水、阴水常见证型有哪些,如何掌握各证之间的转化与联系, 三、 水肿的辨证和治疗原则是什么,攻逐法为什么要谨慎使用,

(一)阳水证治简表

风水相搏证 湿毒侵淫证 水湿浸渍证 湿热壅盛证

眼睑浮肿,继眼睑浮肿,延及全全身水肿,身体遍体浮肿,皮肤

则四肢及全身皆身,皮肤光亮,身发疮困重,下肢明显,按绷急光亮

肿,来势迅速,按痍,甚者溃烂。 之没指,小便短少,

之水肿凹陷易恢起病缓慢,病程较长。

复。

恶寒发热,肢小便不利,恶风发胸闷,纳呆,泛胸脘痞闷,烦热

节酸楚,小便不 口渴,小便短赤,或

利,伴咽喉红肿疼大便干结

痛,或兼恶寒,咳

喘。

2/13页

舌质红,脉浮舌质红 苔白腻 苔黄腻

滑数;舌苔薄白

脉浮滑或紧,苔薄黄,脉浮数或脉沉缓 脉沉数或濡数

亦可见沉脉。 滑数

证机 风邪袭表,肺疮毒内归脾肺,三水湿内侵,脾气湿热内盛,三焦概要 气闭塞,通调失焦气化不利,水湿内受困,脾阳不振。 壅滞,气滞水停。

职,风遏水阻。 停。

疏风清热,宣宣肺解毒,利湿消健脾化湿,通阳分利湿热

肺行水 利水

代表方 越婢加术汤麻黄连翘赤小豆五皮饮合胃苓汤 疏凿饮子

加减 汤合五味消毒饮

常用药 麻黄、杏仁、麻黄、杏仁、桑白桑白皮、陈皮、羌活、秦艽、防

防风、浮萍、白术、皮、赤小豆、银花、野大腹皮、茯苓皮、生风、大腹皮、茯苓皮、

茯苓、泽泻、车前菊花、蒲公英、紫花地姜皮、苍术、厚朴、生姜皮、猪苓、茯苓、

子、石膏、桑白皮、丁、紫背天葵 陈皮、草果、桂枝、泽泻、木通、椒目、

黄芩 白术、茯苓、猪苓、赤小豆、黄柏、商陆、

槟榔、生大黄

(二)阴水证治简表

脾阳虚衰证 肾阳衰微证 瘀水互结证 腰以下肿甚,按之凹面浮身肿,腰以下尤水肿延久不退,肿势轻 陷不易起 甚,按之凹陷不起 重不一,四肢或全身浮肿,

以下肢为主

脘腹胀闷,纳减便溏,腰部冷痛酸重,尿量减皮肤瘀斑,腰部刺痛或

面色萎黄,神倦肢冷,小少或增多,四肢厥冷,怯寒伴血尿

便短少 神疲,面色灰滞或觥白,心

悸胸闷,喘促难卧,腹大胀

满。

舌质淡,苔白腻或白舌质淡胖,苔白 舌紫暗,苔白

脉沉缓或沉弱 脉沉细或沉迟无力 脉沉细涩

证机 脾阳不振,运化无权,脾肾阳虚,水寒内聚 血水瘀塞经脉,三焦气概要 土不制水。 化不利

治法 健脾温阳利水 温肾助阳,化气行水 活血祛瘀,化气行水 代表方 实脾饮 济生肾气丸合真武汤 桃红四物汤合五苓散 常用药 干姜、附子、草果仁、附子、肉桂、巴戟肉、当归、赤芍、川芎、丹

桂枝、白术、茯苓、炙甘仙灵脾、白术、茯苓、泽泻、参、益母草、红花、莪术、

草、生姜、大枣、茯苓、车前子、牛膝 桃仁、桂枝、附子、茯苓、

泽泻、车前子、木瓜、木泽泻、车前子

香、厚朴、大腹皮

第二节

3/13页

【目的要求】

一、了解淋证的概念、历史沿革及病症范围。

二、掌握淋证的辨证治疗原则,六淋的证治及相互联系。 三、熟悉淋证的诊查要点、临证提要及预防调护。 【难点、重点】

一、淋证病因病机的演变关系

二、淋证的辨治原则和治疗大法

三、六淋的主症与分证论治

四、淋证与癃闭、尿血、尿浊的鉴别

【课时安排】

4学时

【教学方法】

一、 课堂讲解,注意与临床相结合

二、 多媒体、胶片投影辅助教学

【内容提要】

【概说】

一、概念

淋证是指小便频数短涩,淋沥刺痛,小腹拘急引痛为主症的病证。 二、沿革:

(一)淋之名称,始见于《内经》。

(二)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中称其为“淋秘”,将其

病机归为“热在下焦”,并在《金匮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篇》中对本病的症状作了描述。

(三)汉代华佗《中藏经》提出了淋有冷、热、气、劳、膏、砂、虚、实八种,乃为淋

证临床分类的雏形。

(四)隋?巢元方指出:“诸淋者,由肾虚而膀胱热故也。”这种以肾虚为本,膀胱热为

标的淋证病机分析,成为多数医家临床诊治淋证的主要病机理论。 (五)唐代《千金要方》、《外台秘要》将淋证归纳为石、气、膏、劳、热五淋;宋代《济

生方》又分为气、石、血、膏、劳淋五种。

三、讨论范围

根据本病的临床表现,类似于西医学所指的急、慢性尿路感染,泌尿道结核,尿路结石,

急、慢性前列腺炎,化学性膀胱炎,乳糜尿以及尿道综合征等病证,凡是具有淋证特征者,

均可参照本篇内容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

一、病因:

(一)外感湿热

(二)饮食不节

(三)情志失调

(四)禀赋不足或劳伤久病

二、病机

(一)基本病理变化为湿热蕴结下焦,肾与膀胱气化不利。 (二)病位在膀胱与肾,且与肝脾有关。

(三)病理性质:初起多实,病久转虚,每见虚实夹杂。 【诊查要点】

一、诊断依据

二、病证鉴别

淋证与癃闭、尿血,膏淋与尿浊及六种淋证间的鉴别 三、相关检查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一)首辨六淋主症

(二)辨淋证虚实

4/13页

(三)虚实转化过程中,辨标本虚实之主次及六淋相互兼见

二、治疗原则

(一)治分虚实:实则清利,虚则补益。 (二)急则治标,缓则治本。

(三)注意忌汗、忌补的正确运用。 三、证治分类(见附表)

【临证要点】

一、正确分辨淋证的兼夹、转化,明辨标本虚实 二、急则治标,缓者治本

三、注意忌汗、忌补的正确运用

四、博采兼收,扩大立法思路

【复习思考题】

1、试述淋证的发病因素和主要病机, 2、试述六淋的主症及病机。

、如何理解淋无补法, 3

4、膏淋与尿浊有何异同点,

[]尿浊

【概说】

一、概念:尿浊是以小便混浊,白如泔浆,尿时无涩痛不利感为主证的疾患。

二、讨论范围:西医学中的乳糜尿,多属本病范围。 【病因病机】

一、病因:

(一) 感受湿热

(二) 丝虫内侵

(三) 饮食肥甘

(四) 病后体虚

二、病机:初起以湿热为主,多属实证;病久则脾肾亏虚,多属虚证或虚实夹杂者。

【类证鉴别】

与膏淋进行鉴别

【辨证论治】(见附表)

5/13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