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一点点防备,广东又开启了季节随机播放模式。前两天温度高达31度,转眼间冷空气南下,还夹着雨水大面积侵袭而来。 这样任性的天气,对陈皮存储的影响可不小,一不小心就会出现烧皮、发霉等现象。之前我们分享了如何预防陈皮发霉,大家可以点击《回南天来袭,新会陈皮需要这样保存防潮!》查看!今天,我们要为各位讲一讲陈皮的烧皮。 烧 皮 新鲜柑皮中含有较多的糖份,易吸潮,若堆放时间长而不及时翻推和晒皮,产生升温,诱发快速糖醇解,造成的碳化和黑皮变坏现象。 陈皮烧皮是如何发生的? 虽然我们在存储陈皮的过程中,经常见到烧皮现象,但并不代表我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珍视的陈皮被“烧”掉!追本溯源,要避免烧皮现象的发生,首先要了解造成烧皮的原因: 01 柑皮局部病害 在新会柑的生长过程中,柑果局部受到了病害,如溃疡或者生理性黄蒂落果。这种柑果开皮后,若未能及时去除病部,那么在后期的储存陈化过程中,就容易发生回潮导致烧皮。 ▲出现溃疡的柑果 02 虫害 在柑果的生长过程中,被针蜂、蝽象等叮咬过或者产卵,即使在未落地前采收的,在伤口附近,也会容易出现烧皮现象。 03 柑皮沾到柑果汁 开柑时柑皮沾了果汁,会在柑皮表面形成一层糖膜,这并不利于柑皮快速干燥,从而增加了果皮受潮、烧皮的风险。 04 柑皮局部水分过大 在储存过程中,柑皮的局部水分过大,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会促进微生物的繁殖,进一步提升局部柑皮的温度,在高温、微生物等多重作用下,出现了小范围的烧皮现象。 05 成熟度越高越容易烧皮 成熟度越高的柑皮,越容易出现烧皮现象。主要是和柑皮的糖分含量高低有关,因此,大红皮所含糖分比青皮、微红皮高,发生烧皮现象的几率也会大一些。 ▲大红柑 这样做可以避免烧皮? 知道了造成烧皮的原因,那我们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去避免烧皮现象的发生!具体我们可以这样做: 晒制陈皮时应选用优质的新会柑果皮,避免使用病果、烂果的果皮。 开皮时,使用传统的“对称二刀法”或者“正三刀法”,尽量避免果皮在开皮过程中,因果肉破损而沾到果汁。 开皮应避开阴雨天,避免柑皮因长时间得不到太阳的照射而烧皮。 晒干后的柑皮不宜马上入袋,要放置在阴凉的地方冷却20-30分钟,这样能避免因柑皮的余温出“汗”回潮而导致的烧皮。 ![]() 在存储过程中,柑皮要分堆存放,保持存放环境的空气流畅,并不时查看柑皮的存储情况。 ![]() ▲新会陈皮 ![]() 发生烧皮后要如何处理? 虽然预防工作不断完善,但仍然不能完全防止烧皮现象的发生,一旦发生了烧皮,我们应该怎样处理呢? 轻微烧皮 对于轻微出现烧皮现象的柑皮,可以直接通过阳光直晒至干爽,尤其是针对部分出现烧皮的柑皮,适当的翻晒基本上可以控制住烧皮的进一步扩大。 ![]() ▲适时翻晒能避免烧皮 少量烧皮 对于少量柑皮存在局部较严重的烧皮现象,建议及时清理掉烧皮部分,而剩下来的那部分最好和其他柑皮分开存放,并适时检查与翻晒。 ![]() 天气复杂多变的春季即将结束,很快就是炎热的夏季。家里的陈皮也是时候拿来看一看,准备翻晒了。时刻留意陈皮的存储情况,问题及早发现,及时处理,才能把损失减到最低哦~ |
|
来自: 轼轼85l34bnbmc > 《陈皮知多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