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此人是康雍乾三朝元老,三次被判重刑,却屡次转危为安

 史海甄客百晓生 2019-04-17

阿克敦居刑部十馀年,平恕易简,未尝有所瞻顾。

清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在官吏选任制度上,还是基本沿袭着自宋朝以来的“重文轻武”的政策,武将的待遇上较同品级文臣来说相差甚远,但这并不代表有清一代就没有名将产生,也有不少武将可以得到皇帝的特别青睐。

沙场父子兵

排除皇亲国戚不谈,较为普通的八旗子弟中也不乏佼佼之辈。著名的有岳钟琪、阿桂等,这些将领都是通过自身努力一步步走向成功的。其中阿桂作为乾隆时期战功赫赫的名将之一,继经略大学士傅恒之后声名鹊起,当世无人可及,这与他自身的勤奋刻苦密不可分。当然在他晚年回忆自己一生之时,也时常感慨,自己的成功脱离不开父亲的谆谆教导。

20180306235123_e05523da248079277b43d384069ae057_1_mwpm_03200403.jpg阿桂画像

阿桂之父阿克敦在历史上并不是很出名,相较于阿桂这样的军事天才,父亲阿克敦的光芒被其掩盖不少。但实际上真实的阿桂,也是一位忠臣良将,文武双全。只不过因为一些失误和疏忽,导致他曾经经历了三次大起大落,因此也就没有一帆风顺的儿子阿桂声名显著。

阿克敦,满洲正蓝旗章佳氏。1685年(康熙二十四年)出生,与以往的满洲八旗子弟靠着祖荫取得官职爵位不同,阿克敦是有着真材实料的,当然,他也确实没有什么庇佑可借。

PgGbt7Fwas52YVHzC14abSFJcYvwGl938PpS5LzeFAwo41536370403956compressflag.jpg阿克敦剧照

进士及第,光耀门楣

阿克敦25岁那年,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中了康熙四十八年的新科进士,而且优中选优以庶吉士身份进入庶常馆继续深造,最后三年期满,以优异的成绩结业,被授予编修一职留任翰林院。在此期间,阿克敦的才学渐渐被康熙所赏识,1714年(康熙五十三年)以“学识优”将其连擢五级选为翰林院侍讲学士,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皇帝近臣。

1723年雍正继位后,阿克敦继续受到重用,擢升为翰林院掌院学士。自雍正时期开始,阿克敦的生涯不再那么一帆风顺,充满了跌宕起伏,甚至有三次被判以斩首之刑,堪称大清史上之最。

u=4249449846,751939835&fm=26&gp=0.jpg雍正剧照

一波三折,命运多舛

第一次被判斩首,发生在1726年(雍正四年),当惯了文职京官的阿克敦被雍正外派到广东署理总督兼广州将军,相当于文武全才。在广东任上,阿克敦从百姓民生等实际情况出发,发现了很多弊端,特向雍正皇帝弹劾了很多广东的不法官员,因此直接触犯了当时广东官场的利益。所以等到年底阿克敦被调往广西巡抚之时,时任广东巡抚的杨文乾弹劾阿克敦在广东的三大罪状(但经查明实际上只有一项“索要规礼费”为真),初定为绞刑。后阿克敦原来的下属也弹劾他包庇属臣贪墨一事,最终雍正大怒,定性“斩监侯”。

F72E75FFCD868E4EBF62175C484FEF6D7597E849_size65_w648_h614.jpeg阿克敦画像

第二次和第三次,发生在1748年(乾隆十三年)。这一年,乾隆最爱的孝贤皇后去世,为此乾隆痛不欲生。不仅倾举国之人力物力将皇后东巡所乘的青雀舫从山东拉回到北京城内,而且他的性格变得十分多变,遇见一点点不如意就会大发雷霆严惩不贷。乾隆长子永璜、三子永璋因为在孝贤皇后的丧仪上无悲戚嚎啕大哭之色,导致乾隆大怒直接宣布取消此二人的皇位继承资格。

而阿克敦此时在做什么呢?阿克敦时任刑部尚书兼翰林院掌院学士。孝贤皇后去世后,翰林院负责撰写皇后册文,作为翰林院一把手的阿克敦自然要尽心尽力,结果最终惹乾隆生气的恰恰就出现在这份册文之中。阿克敦将满文“皇妣”翻译成了“先太后”,其实如果按照正常字面翻译是没错的。

6d23597515b6495496ce5e93bec70187.jpeg孝贤皇后富察氏剧照

但是在乾隆时期,有这样一个特殊情况。乾隆的生母钮祜禄氏在雍正时期并未封后,她是在乾隆继位后直接被封为皇太后,而乾隆的嫡母孝敬宪皇后乌拉那拉氏才是雍正时期的正宫皇后。而阿克敦在册文中写到的是乾隆嫡母,但乾隆继位后只有生母钮祜禄氏一位太后,在孝贤皇后去世之时钮祜禄氏还健在,所以,可能是当时乾隆正在气头之上,乍眼一看“先太后”,就二话不说大发雷霆。

u=2039459374,2909521716&fm=26&gp=0.jpg孝圣皇后钮祜禄氏剧照

说来也是奇怪,本该在外侯旨的阿克敦,当乾隆召他进宫之时却早已消失得不见踪影。这自然引起了乾隆的极度愤怒,新怒加旧火,直接当场将阿克敦罢免全部官职,并逮捕下狱命刑部定罪。这可难倒了刑部的尚书侍郎们,说他有罪吧实际上翻译的并没错,说他无罪吧皇帝正在气头上,最后只能拟了一个“绞刑”。可乾隆根本对此结果不满意,最终以“大不敬”之罪定为“斩监侯”。几天后乾隆越想越气,又将“斩监侯”定为“斩首”。

转危为安,颐养天年

肯定很多朋友好奇,阿克敦不是在雍正朝就被判斩首了吗?为什么到了乾隆朝还活着?在乾隆时期经历两次定罪后最终结果如何?答案当然是转危为安。

63d0f703918fa0ec9ecfdeca2c9759ee3c6ddbe9.jpg乾隆剧照

原因其实很简单,阿克敦身历三朝,作为三代元老,学识资历自是没话说。对于他的三次挫折来说,第一次是由于得罪了地方官员的利益最终被陷害,而且1729年(雍正七年)所发生的江南水患,最终救了阿克敦一命,使其将功赎罪转危为安。乾隆时期的过错想必大家都早已明白,实际上阿克敦是正确的,在经过太后钮祜禄氏和傅恒等重臣的劝解,乾隆慢慢冷静下来,将阿克敦官复原职重新起用,从这一点也可看出阿克敦的人缘极好。最终阿克敦官居从一品协办大学士,1756年(乾隆二十一年),72岁的阿克敦去世。

8347776040167820532.jpg傅恒剧照

罪十分,治之五六,已不能堪,而可尽耶?且一分罪尚足问耶。

阿克敦一生秉性纯良、恪勤恪谨。从大是大非上来讲,他还算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后来儿子阿桂担任了自己刑部尚书的旧职,他教育儿子定罪量刑要讲求法理兼顾情理,不可死板教条,对于父亲的言传身教,阿桂终身受益。

参考资料:

《清圣祖实录》

《清世宗实录》

《清高宗实录》

蔡东藩《清史演义》

赵尔巽《清史稿.卷九.本纪九》、《清史稿.卷三百零三.列传九十》

版权注明:本文系作者“史海甄客百晓生”原创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抄袭,违者必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