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各有径,指的是外邪侵入人体,不同之邪各自有着各自不同的入侵路径;治法方异,当然是指针对不同性质的外邪及不同路径的入侵方式,所制定出的不同治疗方法了。 经文曰:“夫气之在脉也,邪气在上,浊气在中,清气在下。”这就是说,外邪侵犯人体经脉所引起的疾病情形,一般都是这样的:那些所谓的“虚邪贼风”,常常都是由人体头部侵入,所以说邪气在上;而因人体饮食不节所致的浊气,也就是内因,这样的病邪往往滞留在肠胃,所以说浊气在中;而那些清冷寒湿之邪侵犯人体,则大多从足部侵入,所以说清气在下了。 懂得了这些病邪的性质以及它们各自侵犯人体的途径,针刺治疗的时候,当然治法各异了。为此经文说:“故针陷脉则邪气出,针中脉则浊气出,针太深则邪气反沉,病益。”首先,经文中的“陷脉”,指的是孔穴在筋骨陷中而言。而这段话整体的意思是:针刺的时候,上部取筋骨陷中的各经腧穴,则能使贼风邪气随针而出;而针刺中土的经脉,当然主要是指足阳明胃经了,它就可以排除滞留在肠胃中的浊气了。另外还需特别地注意:凡是针刺治疗病位浅表的疾病,都不宜深刺!因为一旦浅病而刺得过深,则反而会使得邪气随之深入,从而加重病情。 接着经文总结说:“故曰皮肉筋脉各有所处,病各有所宜,各不同形,各以任其所宜。”翻译过来大意是说:人体之皮、肉、筋、脉都各有自己一定的部位;当然与之对应,每种疾病也就各有其与之相适应的治疗方法了。又因九针之形状各不相同,并且各自也有其适应的病证,所以就决定了针刺治疗疾病时,一定要根据病情的不同而选用适当的针刺办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