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安巷往事之六:榆钱窝头,香椿蛋饼,藕丁咸菜,知了猴……那些年在老巷子里吃的春夏秋冬

 轻风无意 2019-04-23

[引子]

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有一种味道,

固执的存在于味蕾和记忆中,

一辈子都不会改变,

而我记忆中的这种味道,

源自于儿时生活过的那条老街老巷。

总有一条老巷让我们想到家乡,

也总有一种老味道穿越旧时光与我们重逢。

null

[1]巷子里吃的春夏秋冬

那个年代,跟现在不一样,那时候每家每户的日子都是紧巴巴的,因为在很长一段时间是供给制,每家每户的抽屉里都放着各种各样的粮票、肉票、蛋票、布票……所以,更多的时候都是在家里吃。

null

春天,巷子口的榆树结满了一串串肥嘟嘟的榆钱,大人们忙着上班,家里的老人就带着我们这些孩子去摘,回家后,洗净了,做成榆钱粥或包成榆钱菜窝头。还在巷子外的杨树下面捡成熟掉落的“无事忙”,回家洗净后用水汆出来,加上油渣,包成“无事忙”大包子。真好吃。

null

不记得是谁家院子里有几棵香椿树,每到春天就非常羡慕地,看着人家主人将刚发出的椿芽摘下来,做成香椿拌豆腐或香椿煎蛋。香椿切碎了,豆腐切丁烫过了,撒盐和香油拌在一起,好吃,我最爱的还是香椿煎鸡蛋,将嫩嫩的椿芽洗净,剁碎,掺在蛋液中打匀,烧热的锅里倒入少许油,倒入掺有香椿碎的蛋液,只听“滋拉”一声,春天的味道就飘满了整条巷子。

null

待到夏日,小巷里面因为天热的原因,有的人家就会在阴凉处铺个凉席,作为消夏避暑之用。而对于我们这些孩子来说,却更愿意跑出巷口,去寻找知了猴。尤其雨后,用灯光一照,很多树上,趴着许多还没脱皮或即将脱皮的颜色金黄的幼虫,拿回家后,大人们用油煎一下,再分享给我们吃。

null

天热了,有时大人们会用搪瓷缸子拿回来工厂里自己做的冰棍,如果家庭条件好些,会给几分钱,买几根奶油雪糕。这样的夏天,每每回忆起来,还是真恣呀。忘了说了,还有就是从水管中接冰凉冰凉的自来水,把西瓜冰镇一下再吃,真是爽。

null

初秋,从菜市买来紫的茄子红的辣椒,做茄子打卤面,卤子出锅时撒一把烂蒜浇一勺炸花椒油,那滋味绝了,鲜藕也开始应市了,买来带皮的五花肉,还有黑黑的酱疙瘩咸菜,藕和五花肉还有疙瘩咸菜都切成碎碎的丁,做藕丁咸菜吃,藕丁脆肉丁香咸菜咸,就着一个大馒头或者拌面吃都好吃。

null

碰上肉店说来了八毛钱一斤的小碎肉了,这时候又正好赶上大人们发工资,就会买上一些碎肉,切成滚刀肉,加上酱油、甜面酱炖制,再放上面筋、粉皮、土豆,再配上一碗大米饭,那是那个缺油少盐的年代最奢侈的吃法。

null

而初冬,下雪了,走在巷子里回家的路上,炊烟里飘着的是白菜炖豆腐,虾酱炒萝卜,还有辣炒土豆丝的味道,萝卜土豆白菜,那可是那个年代整个冬天的仅有的菜,每家每户都是几百斤甚至上千斤的储存,白菜最麻烦,要晒几次扒几次,还不能冻了。那时候吃这三样对于孩子们来讲,真是吃得够够的,手巧的妈妈都会变着花样的给我调剂着吃,将白菜做成醋溜白菜,或包成包子,萝卜除了炖以外,还可以做成萝卜咸食,土豆更是能做成百变的吃法。在妈妈们的辛勤操持下,每一家都度过了那段相对困难的时期。孩子们虽然不像现在这样白白胖胖,但都健健康康。

null

再等着等着,盼着盼着,年,就要到了,有新衣服穿,更有好东西吃了,炸藕合,炸肉,炸丸子,酥锅,饺子……过年,就是一场味蕾上的狂欢,用味道牵连着情感,一年,一年,又一年,从菜市场到家的距离,就是从心到心的思念。

null

[2]家乡胃还得家乡味

后来的后来,随着时代变迁,这条老街老巷这些老房子都拆迁了,这里变成了一条宽阔的大街还有林立的高楼大厦,这些老街老巷虽然已经消失,但那份邻里间的旧情和那份“长长久久,平平安安”的真情祝福却永远记在我们心里。

后来的后来,我去过很多地方,吃过了很多很多美味,可我却永远怀念那个贫苦的年代吃过的那些缺油少盐的食物,永远忘不了那条老巷,永远忘不了那个最疼我的母亲,还有那些可亲的街坊。

总有一条老巷一种家乡味让我们想到家乡。

也总有一种老味道穿越旧时光与我们重逢。

[完]

null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