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苕木匠读《周易·随卦》(67):危机处理

 坚定前行 2019-04-26

十七、《随》卦:危机的处理

内部问题主动交,

敌我矛盾抓紧要:

总体原则不放松,

威逼利诱见分晓。

(卦辞)(  ):随,元亨。利贞,无咎。

(爻辞)上六:拘系之,乃从维之。王用亨于西山。 

九五:孚于嘉,吉。

九四:随有获,贞凶。有孚,在道以明,何咎?

六三:系丈夫,失小子。随有求:得利居,贞。

六二:系小子,失丈夫。

初九:官有渝,贞吉。出门交,有功。

密切监管不放松

 (  ): 随,元亨。利贞,无咎。

“随”就是跟从、跟随的意思。《随》卦卦爻辞的内容均与平定叛乱有关,所以,本卦的“随”字取意也就是紧随其后,密切监视以应变。

前一卦《豫》卦上六爻爻辞说:“冥豫,成有渝,无咎。”当有人妄想扰乱社会时,应给予坚决的打击。这种打击前后争取和平解决的过程就是随。所以在《豫》卦后接《随》卦,讲述如果有人破坏国家安定团结的局面时,所应采取的应变策略。

《随》卦卦辞大意为:“随事态的变化而及时应变,是事情得于圆满解决的根本。对此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就不会有过错。”

应变需要实力和能力,同时也需要掌握最好的时机。上一卦六三爻爻辞说:“盱豫,悔。迟,有悔。”就是说关注于安逸的生活会错失应变的时机。错失了这种时机,就会使小的矛盾扩大为大的动乱。所以当有损于国家的变化发生时,要及时地处理。

内部矛盾靠交心

初九(大畜  ):官有渝,贞吉。出门交,有功。

武王灭商后两年病死,子成王涌继位,武王同母弟周公旦摄王位,代行国政。成王和大臣召公等疑忌周公,掌握兵权的王叔们也声称周公要谋害成王。内争又引起外乱,以武庚为首的殷商旧部也企图乘机复辟,一时间全国大乱。这就是《豫》卦上六爻所说的“冥豫”,也就是这里所说的“官有渝”。

当周公决定出兵平定叛乱时,诸侯国的国君及众位大臣则既不愿参与这种周室家族内部的权力之争,又不敢得罪实权在握的顶头上司周公,就以困难太大为由,拒绝跟随周公这个百官之长的太宰出征。周公于是耐心地劝告他们,最后总算将他们拉上了战场。《尚书·大诰》就是史官记录周公当时对百官们的劝告之辞。篇中连哄带骗加恐骇,由此可知当时的阻力是非常之大的,但周公最终还是达到了自己的目的,这也就是此时所说的:“出门交,有功。”当然,这句爻辞的主要功用是以史为例告诉王子们治国的要点。以此,初六爻爻辞可译为:

“在朝廷百官有意见而不愿意服从命令的时候,能够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就会有一个完满的结局。走出家门,主动地与他们交换看法,就可以产生良好的效果,从而化解矛盾,消除分歧,得到他们的理解和支持。”

初九爻爻象为“  ”,《大畜》卦卦象。大畜就是培育、训练大人之意。《大畜》卦的内容均是以如何培训人才为主题。“大人”也就是“百官”,故有此辞。

政权是关键

六二(贲 ):系小子,失丈夫。

六三(颐  ):系丈夫,失小子。随有求:得利居,贞。

有一个老掉牙的故事说:一个傻女人想考验自己的丈夫,看他对自己的爱有多深,就问他:“如果一家三口划船游玩时船翻了,那么,你是会先救我?还是先救孩子?”这还真是一个为难的问题,两个能救当然好,如果真的只能救一个,那么放弃任何一个人都会是这个做丈夫的终生遗憾。

不知道这个丈夫是如何回答的。呵呵,我过去以为这只是某个无聊的人胡编的笑话,而且这种傻问题也只有傻女人才提得出来。读《随》卦的六二、六三两爻爻辞时,才发现我错了,原来这是一个十分古老的问题。而且提问题的还不是傻女人,回答问题的才是这个傻女人,提问题的是她的丈夫。

这个丈夫说:你要孩子就会失去我:“系小子,失丈夫。”你要我就会失去孩子:“系丈夫,失小子。”我跟随你走,是因为我要向你把道理讲明白:“随有求”。什么道理呢?得到了好处就不要再闹了,咱们回去好好地过日子:“得利居”。你要懂道理哟:“贞”。

这两段爻辞就是这么一个意思:讲的是夫妻吵架。一吵架,妻子跑了,做丈夫的烦得不得了,跟着赶出来连哄带威胁,想接她回去。现在的问题来了,谁是这个耍小脾气的媳妇?谁是小孩子?谁又是这个丈夫?

记起点什么没有?在《屯》卦六二爻辞中,周族是不是娶回了一个媳妇:“匪寇,婚媾。”这个媳妇在《屯》卦上六爻还生了一个胖小子:“泣血涟如”。在《小畜》卦九三爻时,这对夫妻又吵过架:“舆说辐,夫妻反目”……对,本爻爻辞中的丈夫正是指周公所代表的周族,闹意见的妻子是指企图乘机造反的商族,而小子则是指经过“泣血涟如”的痛苦过程,好不容易才诞生的那个新生的政权呢。本卦上六爻爻辞说:“拘系之,乃从维之。王用亨于西山。”明确指出了这是一段与“王”有关的政务,而不是你们街坊的那些个闹心事。因此,这两段爻辞是作者以此为题向王子们讲述治国策略的,可译为:

六二爻爻辞:“如果商族企图重新掌握国家政权,就将破坏我们之间的合作关系。”

六三爻爻辞:“如果商族愿意与我们合作,那么就必须放弃对国家政权的要求。我们紧跟在他们后面是希望将道理给他们讲清楚:得到了我们给与的优惠待遇,就应当臣服地安定下来,要明白这个道理。”

商族实际上没有其它的选择余地,因为不与周族合作(失丈夫),就只能与周族为敌。那样做的话,对在军事上并不是周族对手的商族来说也就只能是死路一条。所以,作者的话是明显的引诱加威胁,是说你只能放弃对权力的要求,否则的话就要自取灭亡。而如果放弃对政权的要求,还可以得到我们的善待。

六二爻爻象为“  ”,《贲》卦卦象。贲的本义为装饰。对权力的要求从某种角度来说,也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故有此爻辞。

六三爻爻象为“  ”,《颐》卦卦象。颐的本义为腮或口腔,引申为养、营养。故有放弃对虚荣的要求,而“得利居”的爻辞。

打是亲骂是爱 

九四(噬嗑  ):随有获,贞凶。有孚,在道以明,何咎?

九四爻爻辞一共两句话:第一句是“随有获,贞凶。”意思是说:在跟随的过程中,会发生一些强制性的措施,会伤害一些人,要认识到其危害性。“随”不是“征”,也不是“伐”,它们的区别在于,前者更注重于讲道理的文取,而不是武斗,后者正好相反。

上一爻的“随有求,得利居,贞。”就是在讲道理。但在耍小脾气的妻子气头上时,道理是听不进去的,只有将其捉住,让她跑不了,行不动。当其无计可施时,她才会头脑清醒一些,然后在生与死、利与弊之间权衡。这种强制性的措施显然超出了“随”的范围,所以作者要说“贞凶”,既解释自己的行为,也是对受教的王子们的告诫,相当于说:我知道这种行为将造成不好的后果,或要认识到这种行为将造成的严重后果。

第二句是“有孚,在道以明,何咎?”意思是说:虽然“随有获”“凶”,虽然方法有一些不妥,粗野了一些,结果可能会造成一些伤害,但我们的愿望是好的,是真诚的(有孚),是以正确的观点帮助他们明白道理(在道以明),又有什么错呢(何咎)?在作者看来,这个赌气的媳妇听不进道理,劝她回头不回头。看来是敬酒不吃吃罚酒,不见棺材不落泪的一个人,所以只有采取强制性的手段,捆绑回家再说。虽说委曲了她,但也是为她好啊。

商周之间的一场声势浩大的征战,一场血腥的镇压就这样在作者的笔下被写成了小俩口的吵架。老子说“治大国,若烹小鲜。”:治理一个大国就如煎几条小鱼的道理一样简单,处理两个家族的关系又何尝不是如处理夫妻关系一样。

九四爻爻辞大意为:“在跟随、劝说的过程中,曾经采取过强制性的措施。但我们的愿望是真诚的,是在以正确的观点促使她们明白道理,这样做又有什么错呢?”

九四爻爻象为“  ”,《噬嗑》卦卦象。卦象有如一张张开的嘴,其中第四爻像被嚼咬之物。商族在那场平叛中不正像被周族这张大嘴咬住的大骨头吗?故有此爻辞。

好货还需好包装

九五(无妄  ):孚于嘉,吉。

金文“嘉”字字形像以手敲击成排的乐器形,一看就使人赏心悦目,所以“嘉”字的本义就是动听的音乐,引申为美、善等义。

九五爻爻辞大意为:“真诚的愿望如果能够以美好的语言表达出来,就会得到完满的结果。”

上一爻作者说“随有获,贞凶……何咎?”不认为自己所采取的镇压行为有过错,但他的底气并不足啊,“何咎”一句表明这只是他个人的看法,是他自己为自己的暴行所作的辩护,而另有一些人认为他这样做是有咎的,否则他就要用“无咎”而不是“何咎”一词了。而且他怕受教的王子们错误地理解他的观点,以为“随有获”是他提倡的行为,所以他紧接着在这一爻说:“孚于嘉,吉。”:真诚、善良的愿望如果能够以美好的言语表达出来,就更为完美了。

注意,这可是非常重要的方法问题,在生活中,许多人的愿望都很好,但往往因为不注意方法而将问题搞得很糟,成了一个恶下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好心没有好报。父母与子女、领导与员工、官与民等等,都会经常遇到此类问题。究其原因,就是没有“孚于嘉”。你总是以高高在上、自以为是的姿态说话,谁接受得了呢?如果你能换一种方式,能站在对方的立场上,以平和的态度,轻言细语的声音讲出自己的意见,效果就一定会好得多了。

“孚于嘉”是非常高明的手段和方法,大凡有所作为的人都会这一套,所谓大官难见,小鬼难缠的原因也正是因为此。当然,“孚于嘉”可别理解成溜须拍马,那不是“孚于嘉”,而是“溜于嘉”、“拍于嘉”、“伪于嘉”。

九五爻爻象为“  ”,《无妄》卦卦象。无妄就是没有错误的想法。“随有获”虽然因为“有孚,在道以明。”而可能“无咎”。但这种行为终究不是上策,只是没得法的法。上策还是“孚于嘉”,只有当真诚的心愿用美好的形式表现出来,才是正确的、聪明的,才能有一个完满的结局。

敬酒不吃吃罚酒

上六(随  ):拘系之,乃从维之。王用亨于西山。

这句爻辞一共两句话:前一句是“拘系之,乃从维之。”大意是:“为了制止其不正确的行为而强制性地捆绑起来,然后派人跟随其后监视、看管,以维持相互的关系。”这句爻辞的内容显然不符合作者的“孚于嘉”的初衷,也绝不是上策,但为什么还要这么做呢?第二句“王用亨于西山”作了说明。

“王用亨于西山”的大意为:“我们君王使用强制的手段来维护与他们之间的交流,是在他们愚昧无知,不讲道理的时候。”要理解这句爻辞,有两个问题要搞清:一是“亨”字的含义;二是“西山”是哪一座山?

“亨”字的含义我们在《乾》卦中已经作了详细的解释,其本义就是生命之源或阳气之本,引申为通达、亨通,这里是指周商的正常交流,也即前一句所要“维之”的东西。

“西山”就是“西边的山”,但它不是指西岳华山、岐山等某一具体的山,而是一个相对概念,指太阳消失的地方,也即我们常说的“日落西山”的那个“西山”,也可以理解为太阳被遮挡的地方或遮挡太阳的东西。它是用来比喻爻辞中的那个闹意见的妇女,也即比喻大道不走走小道,企图造反的商族的。类似的比喻在《周易》中常见:如《小畜》卦上九爻爻辞的“月几望”,本卦九四爻辞的“在道以明”,都是以光明象征品德的高尚,象征人的通情达理。而“西山”正好相反,是遮挡阳光的物质,象征愚昧无知,不讲道理。以此,上六爻爻辞可译为:

“为了制止商族错误的行为而施行强制性的手段,然后派人跟随其后监视、管制起来,以维持相互的关系。君王是在他们如遮挡日光的西山般背离光明,听不进道理的时候,才不得不使用此方法来维护与他们之间的联系。”

上一爻说“孚于嘉,吉。”良好的愿望如果也能够用良好的方式表达出来就最好。王子们于是要发问了:既然如此,那么你们为什么要“随有获”呢?要采用违背此原则的暴力手段呢?要上策不用用下策呢?这一爻就是解释他们的这些问题。作者说,我们的王是在他们如西山遮挡日光般不通道理,油盐都不进的时候,才不得不如此做啊。

《随》卦与《小畜》卦所讲的内容均与那场动乱有关,作者为什么要反复讲这同一件事呢?因为取意不同。《小畜》卦的主题是容民畜众,是一种国策。而《随》卦是讲如何应变,是一种方法、手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