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岳幕阜山是祖宗山

 jiangnanvqils9 2019-04-28

原标题:再论天岳幕阜 —— 伏羲氏之陵①

摘要:天岳幕阜山,属南郡之境,又名雷首山,雷公山②,处雷泽之域。是《禹贡》之东陵③,山上有魁屋④,山下有皇坛,“培塿”⑤尚存,又称巴蛇冢⑥。是华夏民族始祖伏羲氏之陵苑。

伏羲氏是上古历史传说中的人物,是华夏民族的人文始祖。

伏羲氏之陵在哪,史上说法不一,一曰山阳高平;一曰河南陈州。古高平县属兖州之境,唐时已废,现属山东微山县,有伏羲陵。河南陈州即现在的淮阳有太昊陵⑦。

按《帝王世纪》和《路史》的记载,伏羲崩葬南郡。山阳高平和河南陈州都不在南郡之境。笔者再论天岳幕阜山,伏羲氏之陵苑。

一、 天岳幕阜山属“南郡”之境

战国秦始皇翦灭群雄,扫合六国,兼并四海,一匡天下。在全国实行郡县制。划分为36郡,但先后有36、46、48、49和51郡等不同说法。由于其文献典籍的缺载和流失,有关郡县的设置的具体內容今人无人知晓。

南郡原为楚都郢及周围地区,公元前278年被秦攻取,其地因在秦国之南,故郡名为南郡。《史记、秦本纪》(昭襄王):“二十九年,大良造白起攻楚,取郢为南郡,楚王走”。《汉志》:“南郡,秦置,高帝元年更为临江郡,五年复故,景帝二年复为临江,中二年复故。莽曰南顺,属荆州”。《水经注、江水注》曰:“昔巴、楚数相攻伐,藉险置关,以相防捍,秦兼天下,置立南郡,自巫东上,皆其域也。”《元和郡县治、卷二十二》:“秦兼并天下,自汉以北为南阳郡,今邓州南阳县也;自汉以南为南郡,今荆州是也。”故谭其骧曰:“南郡北界自今襄阳以北,抵豫鄂省界……东界自邾、鄂以东,初属九江,改属衡山……南与长沙、黔中郡接壤,其界当在今湘鄂省之北,汉制如是也。”南郡置县文献没有记载。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有人考证为7或10县,其利用的文献晚至明清。所考多有商榷之处。许多专家如是说。

南郡下属几县设置文献无记载。查《通城康熙县志》载:“周夷王名鄂,春秋时属楚,秦属南郡。汉高祖分南郡置下隽县,属长沙郡。吴晋因之,梁置上隽郡,陈改隽州,齐改上隽县,俱隶巴陵。隋并入蒲圻,属鄂州。唐天宝中地属唐年县,宪宗元和中始置通城县。”通城县秦属南郡无疑,但属南郡什么县不详。从沿革源流看通城是从秦置南郡中分析出来的。

华容县战国属楚国境,秦襄 王三十年,公元前277年,县境为黔中郡地。湘阴、汨罗、平江大部分属楚国,楚文王徙罗子国遗民至湘水之南,县境为罗子国。秦始皇废封为郡县,改罗子国为罗县。隶长沙郡。岳阳明《隆庆岳州府志》“岳州秦属南郡,汉因之。至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将现在的岳阳、临湘、通城分南郡置下隽县,隶属长沙郡”。现在的平江县部分属罗县,部分属下隽,部分属艾县。(见岳州府志和岳阳市志大事记)。公元172年,东汉熹平年间,析罗县东部,艾县西部和下隽县南部置汉昌县,县治设平江金铺观,为平江县之始。(见岳阳志大事记)公元210年,东汉建安15年,吴析长沙郡的下隽、罗县及汉昌县置汉昌郡,郡治设金铺观,鲁肃任太守。

从以上几个县的历史沿革看,下隽县范围秦属南郡无误。但属南郡哪个县呢?不详。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竹简有《语书》一篇,内开首一句为“南郡守腾谓县、道啬夫”。即明言南郡之下置县及道。巜汉志》南郡有“夷道”,当沿秦而置。故秦南郡守腾公告县、道啬夫中“道”应指夷道。《新唐书、宗室世系表》:“(秦陇西郡守李崇)生二子、长曰平燕,次曰瑶、字内德。南郡守,狄道侯。”由此可见,郡以下有县、道平行设置。胡红保(人民大学社会系)《夷道旧事再现》介绍《奏谳书》一案摭谈指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发掘的湖北江陵张家山汉简,第247号汉墓的《奏谳书》共228支,记载了春秋至西汉初年的案例20件,其中发现一罕见的传世文本《蛮夷律》佚文。有“南郡夷道”。汉承秦制,从汉初至武帝,道的设废较为频繁。郡县制实行并不彻底,仍有封建王国并存。后晓荣(首都师范学院)认为秦祚短促,二世而终,整合六国后仍向周围扩张。是个军事化的国家,在实行郡县制同时,在部分郡还保留有秦旧制“道”的设置。南郡秦时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控制着长江中游地区,又是长江以南交通要道。通城县和岳州府志均有记载,战国属楚地,秦属南郡,蛮夷也。就是“南郡夷道”无误也。

以上说明古下隽属南郡,“伏羲崩葬南郡”《帝王世纪》,那又葬在南郡什么地方呢?南郡夷道,古下隽县天岳幕阜山。清李元度《天岳山馆文钞》载:天岳幕阜山为南服主山,东曰修水,由义宁(古艾县)武宁行六百里入彭蠡;北曰隽水,由通城(古曰下隽)崇阳、蒲圻二百里入大江;南曰汨水,由平江(古罗县)三百里入洞庭;西曰昌江,流至将军山与汨水合焉。下隽县名原由隽水,而隽水发源于天岳幕阜山,下隽属焉。天岳幕阜山下的南江处隽水之南而得名。直到东汉熹平年间公元172年,析罗县东部,艾县的西部,(应指虹桥、金龙两个区域,包括天岳幕阜山)下隽县南部(应指现在的南江区域)设置汉昌县。平江从此才单独立县的建制。天岳幕阜山才划归平江县管辖,县治在东南金铺观。

至三国时,公元210年,析长沙郡的罗县、下隽及汉昌县置汉昌郡,郡治亦是金铺观,鲁肃任太守。

综上所述,伏羲崩葬南郡与天岳幕阜山是伏羲氏的陵苑地望完全相符。

二、 天岳幕阜山处“雷泽”之域

雷泽,是一个古老而又神奇的地名。《帝王世纪》载: “燧人氏之世,有大人迹出于雷泽之中,华胥履之,生包牺于成纪。”说其古老,是在远古时代,说其神奇,是伏羲的出生地,是华夏民族生命之源。正因为是人文始祖伏羲出生地——雷泽,在什么地方史上说法不一,颇具争议。一是有鲁南之说,在山东荷泽;二是有晋南的雷水之说,山西永济南,源自雷首山;还有陕西蓝田说等。

记载伏羲出生地的史料有西汉纬书巜诗会神雾》曰:“大迹出雷泽,华胥履之生密牺。”西汉纬书《河图》曰:“大迹在雷泽,华胥履之而生伏羲。”除此之外,还有《太平御览》、《潜夫论、五德志》、《河图握矩起》、《孝经、钩命决》、《拾遗记》等均记载华胥氏于雷泽履大人迹有娠而生伏羲。

从以上史书记载,华胥在雷泽履大人迹有感而孕而生伏羲这一点是一致的。但雷泽在哪里不明确,汉和汉以后的记载太多,暂且不去考究。从先秦史料记载雷泽的,笔者所查到的有四处(可能还有许多尚未查到)。第一是《尚书、禹贡》兖州‘雷夏既泽’。这一记载并没有明确雷泽,也没有明确雷泽在兖州。《史记夏本纪》就有“九河既道,雷夏既泽”对大禹治水功劳的记载,所以此据不能说明雷泽在哪。

第二次先秦史料记载是《淮南子、坠形训》指出:“雷泽有神,龙身人头,鼓其腹而熙。”高诱注:雷泽,大泽也。鼓,击也。熙,戏也。这里讲雷泽比较具体,雷泽是大泽,有神,龙身人首。

第三次先秦史料是《山海经、海内东经》指出:“雷泽中有雷神,龙首而人身,鼓其腹。在吴西。”《山海经》应是权威的地理宗篇。这是唯一一次指出了雷泽的所在方位。在吴西,笔者理解就是在吴国的西边。那么很明显,鲁南说,晋南说,蓝田说等都被《山海经》否决了。

第四次先秦史料记载是巜管子、版法》指出:“舜耕历山,陶河滨,渔雷泽,不取其利,以教百姓。”这里记载了三个地名,就把雷泽的周围环境作了说明,有山名历山,有河有江有汪洋大泽,还有以捕鱼和制陶为业的百姓,而且是舜帝活动的地方。根据以上条件笔者认为雷泽在天岳幕阜山周围。理由如下:

一是天岳幕阜山在吴西,地望完全符合。天岳幕阜山正在吴楚交界处,一半在吴国,一半在楚国。至今亦是湘鄂赣三省交界处。宋《太平寰宇记》:天岳幕阜山一作幕浮山,在洪洲分宁县西百九十里,高千余丈,周回百二十里。注:分宁县即江西修水县,正是当时吴国境,又正好是吴西。由此证实《山海经》的雷泽在天岳幕阜山是不争的事实。

二是天岳幕阜山区正是“九河既道,雷夏既泽”之所。这是《史记·夏本纪》记录大禹治水的功绩,道,古通导,泽,通释放。九条江河已经疏导,雷夏之水已经释放。天岳幕阜山处长江中下游,正是洪水泛滥之所,洞庭、彭蠡、江淮等大江大河大湖大泽均在这一区域。“九河既道”有彭蠡九江之谓,九江指赣水、鄱水、余水、修水、淦水、肝水、蜀水、南水、彭水九条江河之水疏通入彭蠡。“九河既道”还有潇湘九江,《楚地记》:巴陵潇湘之渊在九江之间…今沅水、渐水、元水、辰水、叙水、酉水、澧水、资水、湘水皆汇合于洞庭。九河既道除此两处之外哪里还有九江九河呢?

晋代葛洪《天岳幕阜山记》曰:“山有石壁刻铭,禹治水,登此山。”北宋范致明著《岳阳风土记》曰:“山有石壁刻铭,有禹治水,登此山。”同治平江县志载:天岳幕阜山有石壁,刻篆文曰:“夏禹治水到此。”(见金石)由此可见,大禹至天岳幕阜山区域正是古三苗地区,治理大江大河大湖与“九河既道,雷夏既泽”的历史记载是吻合的,《史记》和地方史记载也是一致的。

三是天岳幕阜山有雷神。《與地纪胜》曰:“天岳幕阜山山名之列凢五,曰天岳、雷台、雷公、天柱、幕府。”相传天岳、幕阜是雷神居住之所,有雷神庙,还有三尊雷神像,人首鹰嘴龙身,一手拿锤,一手拿规,似远古雕像。山上风生水起,风云际会,雷电交加,还有雷泽区,山上有四池,即沸沙池、芙蓉池、九龙池、凤凰池。池水长年汩汩而流。山下有四河,东面曰修水,南面曰汨水,西面曰昌江,北面曰隽河。山上山下都是水,还有左洞庭,右彭蠡,北面临长江,是天然的雷泽之区。

四是天岳幕阜山有历山之称。汉朝刘向《说苑、九》“左洞庭之波,右彭蠡之水,南望猎山。”猎通历也,如经历、涉猎。宋玉《風赋》“猎蕙草。”刘向南望历山,在两大湖之中的山正是天岳幕阜山或天岳幕阜山区域之境,再无他山了。天岳幕阜山又是伏羲氏研习天文历法之山,所以又有历山之称。《括地记》曰:“雷首山亦称历山。”

五是舜帝就时于幕阜。《史记、五帝本纪》曰:“舜耕历山,渔雷泽,陶河滨,作什器,就时于负夏。”这段记载的地名历山、雷泽、河滨、负夏四个地名均在天岳幕阜山区域。历山,雷泽前面已经叙述。陶河滨,在洞庭湖地区考古发现彭头山文化,迄今八九千年,发现迄今世界上最早的人工栽培水稻。有七八千年的彩陶,而且其图案富于变化。有六七千年的湯家岗类型的遗址,将白陶工艺推向了高峰。还出现了以澧县丁家岗遗址为代表的屈家岭文化,和以安乡城岗遗址为代表的龙山文化。舜帝渔雷泽,陶河滨于三苗地区,就时于负夏天岳幕阜山。

负夏,《汉水》“夏水为汉(沔)水下游河段,沔水自江别至南郡华容为夏水,过郡入江,故曰江夏。”负,靠、临之义也,靠近夏水,临近江夏而将天岳幕阜山称为负夏。就时于负夏就是迁居于天岳幕阜山。

那么舜帝为什么会到天岳幕阜山来呢?《吕览、召来》载:“尧战于丹水之浦,以服南蛮。”又说,“舜却苗民”,就时于幕阜,明德于三苗,尧女舜妻的二妃墓至今还在洞庭湖的君山岛,舜崩于苍梧之野,九嶷山有舜帝陵为证。这是原因之一。天岳幕阜山还有幕府之称。府,古时国家收藏文书财物的地方。后延伸为官署,政府。还有宅第,达官贵人的官邸称府。幕府应是后者。《左传》昭公元年记载;“虞有三苗”。据史学家刘俊男考证天岳幕阜山是因舜帝的曾祖虞幕而得名,是虞幕研习天文历法之所,称幕府亦在情理之中。坊间传说幕阜之“天岳”还是舜帝所赐。

从以上史籍记载,地方史料印证,出土文物和地名考证综合来看,华胥氏在雷泽履大人迹,有感而孕应在天岳幕阜山地区,即三苗地区怀孕,历十二年而生伏羲。古人以木星纪年,十二年为一纪,成纪十二年而生

由此可见,伏羲氏的出生地和主要活动地带应在南方三苗地区,洞庭湖、鄱阳湖之间,长江以南的天岳幕阜山脉地区。

三、 天岳幕阜山大禹祭天之地

禹,姒姓,名文命,史称大禹。夏后氏,夏朝开国国君。其父名鯀,被帝尧封于崇,为伯爵,世称崇北鯀或“崇伯”。其母为有辛氏之女脩己。

禹因治水有功,帝舜正式把天子位禅让给禹。《史记、夏本纪》:大禹“左准绳,右规柜,载四时以开九州,通九衢”。《左传》襄公四年引《虞人之箴》说:“茫茫禹迹,画为九州,经启九道,民有稷庙,兽有茂泽,各有攸处,德用不扰。”

大禹与平江有不解之缘,亲临平江当时的三苗之地,上幕阜,拜祭伏羲,并赐幕阜为东陵,即《禹贡》之东陵(详见笔者《禹贡》东陵考)。亲自石壁刻铭,留下了千古天书,属蝌蚪文,亦属全国八大天书之一。

大禹天书有两大版本。其二来自《义宁州志》引毕源《金石遗编》录铭词四十余字。清朝县志艺文志载:“则不知其何所本,然必非臆造也。”毕源《金石遗篇》曰:“禹碑在天岳幕阜山葛仙翁石室之上,其刻铭曰:‘帝曰:吁!汝民艰哉!薮乃蛇龙。咨尔童律,逞西逞东。天维即止,奠钦厥功。’余数十字不可识。”清朝同治县志指出:“考幕阜篆文,始见于宋祝穆《方舆胜览》,其后明《一统志》、《名胜志》皆本之,并未详其文字。而明孙克宏碑目云:‘天岳幕阜山石崖篆六字’。于奕正《天下金石志》云,夏禹幕阜篆文计六字。至周宏祖《古今书刻》则云,有夏禹治水至此六字。殆后人望文生义之言欤!(《通志》)”

平江大禹天书,史书均有记载。清同治平江县志《地理志》载:天岳幕阜山有石壁刻篆文曰:“夏禹治水到此。”(见金石)北宋范致明编著《岳州风土记》天岳幕阜山曰:“山有石壁刻铭,禹治水,登此山。”更早的有晋代葛洪写的《天岳幕阜山记》曰:“山有石壁刻铭,禹治水,登此山。”

大禹上天岳幕阜山是拜祖祭祖。因为天岳幕阜山是伏羲氏之陵苑。《封禅书》:“夏为木德,有青龙之瑞。”木德、青龙都是伏羲符号,所以《礼稽命征》曰:“禹建寅,宗伏羲。”《国名纪》甲注引曰:“夏封伏羲之后。”夏人的姓,禹的名都和伏羲的风姓和伏羲的蛇、龙有关。刘师培《姒姓释》说“姒”“巳”同文,姒姓即巳姓。《左盫集》:“已蛇古同字,金文龙字多从巳。”禹从虫,虫在卜辞中又与巳同字,所以禹、巳、姒都是蛇名,与伏羲風姓是一致的。

大禹是伏羲龙一族,《海内经》注引《归藏、启筮篇》:“鲧死,三岁不腐,剖之以吴刀,化为黄龙。”《列子、黃帝篇》说夏后氏也是“蛇身人面”。《尚书大传》描写禹受禅时的情形:“于是八面循通,庆云丛聚,蟠龙奋迅于其藏,蛟鱼踊跃于其渊,龟鱉咸出于其穴,近虞而事夏。”

夏人多以龙为饰,《周礼、司常》“交龙为旂。”《明堂位》“夏后氏以龙勺。”“夏后氏之龙簨虛。”《括地图》说禹乘二龙。《大荒西经》注引《归藏、郑母经》曰:“夏后启筮御飞龙登于天。”

由此可见,大禹是伏羲氏之后裔,上天岳幕阜山拜谒伏羲氏,认祖归宗,并赐天岳幕阜山为东陵是在情理之中。

大禹与三苗地区的民众有族群的认同。天岳幕阜山脉左启洞庭,右至彭蠡,处长江之南,正是古三苗地区,禹定九州,亦属荆州之境。尧舜时期,三苗地区时常作乱,尧战三苗于丹水,舜却苗民,但时有反复。大禹治水,既有洪水危害,又有三苗作乱,禹兼负双重使命,治水还要治民。在对待三苗地区的苗民,大禹也像治水一样,进行疏导。大禹与三苗人一样都是伏羲的后裔,因而在族群上使三苗民众对他有认同感,而"舜帝却苗"却有外族入侵之嫌。因此对大禹在血脉族群上的认同大大激发了民众的治水积极性。《越世家》:“越王勾践,其先禹之苗裔,夏后氏帝少康之庶子。”封于会稽,以奉守禹之祀。《山海经、海内经》曰:“南方……有人曰苗民。有神焉,人首蛇身……”《山海经》的记载与《越世家》的记载说明大禹、三苗地区的苗民都是伏羲的后裔,是一家人。回老家拜祖谒陵上天岳幕阜山都在礼仪之中,并写下天书,以作纪念。

《拾遗记》有禹遇伏羲的故事记载:“禹凿龙门之山一一亦谓之龙门,至一空岩,深数十里,幽暗不可复行。禹乃负火而进,见一神。禹因与语。神即示禹八卦之图,列于金版之上。又有八神侍侧。禹曰;华胥生圣子,是汝耶?答曰:华胥是九河神女,以生余也。乃探玉简授禹,长一尺二寸,以合十二时之度,使量度天地。禹即持执此简,以平定水土。蛇身之神即羲皇也。”由此可见,大禹与伏羲渊源很深。笔者揣摩,平江天书,大禹所书,与史书记载完全吻合,应与天岳幕阜山有关,应与人文始祖伏羲氏和伏羲文化有关。

当年大禹上山的缆船石犹存,烂船坡犹在。当年大禹上山留下的禹步至今还在民间行走。西汉杨雄《法言》卷七云:“巫步多禹”。李轨注曰:“姒氏禹也,治水土,涉山川,病足,故行跛也……而俗巫多效禹步。”大禹生偏枯之足疾而留禹步,是道士在祷神礼中常用的一种步法动作。传其步法依北斗星的位置而停步转折,宛如在罡星斗宿之上,又称“步罡踏斗”。平江民俗办丧事时,请道士做道场时都保留着“禹步”,一直流传至今。

四、 天岳幕阜山“培塿”尚存

天岳幕阜山一峰尖下的阜山村,在塅中间有一山包,叫太平尖。

太平尖尖,有个神仙,龙王见了要下跪,玉皇见他站下边,如来见他要作揖,观音见他要谢恩。

这是平江南江地区的民谣,口口相传一直流传至今。

还有民谚四句也是讲太平尖的:幕阜高山大行龙,层层深处落田中,九窍石浆龙戏水,五老尖尖黄土中。

太平尖在天岳幕阜山一峰尖脚下,在伏羲三级皇坛后面,紧相邻。

太平尖有几大疑问。一是天岳幕阜山下属石浆乡,都是砂石土壤,唯独这太平尖是黄土,不知这黄土是从哪里运来的。第二是太平尖全是壅土,疏松的,不是地壳运动所形成的土壤,像人工堆积而成。第三个疑问便是太平尖上不长树。“层层深处落田中”,太平尖周围全是农田,而又是黄土堆积起来的山包不长树。民谣中太平尖上有位神仙, 不知是哪位神仙,比龙王、玉皇大帝、如来、观音都要大。

这是坊间对太平尖的疑惑与不解、笔者2012年在考辨天岳伏羲氏之陵苑时,遍寻伏羲陵,造访天岳幕阜山四周,当我踏上太平尖时,禁不住心跳加快,这不正是我日夜寻找的伏羲陵吗,正如清朝张瓚昭所说:“天岳幕阜山,《禹贡》之东陵。其下有皇坛,乃伏羲氏之陵。”《方舆胜览》记载:“天岳山在洞庭湖,一名幕阜,前有培塿曰巴蛇冢,高一万八千尺,周亘五百余里,昔有真人艾君居之。石岸壁立,飞鸟莫息。壁有篆文,夏禹治水,尝至此。东隅有温泉三穴。”

《方舆胜览》是宋朝祝穆撰写的地理书籍。幕阜一峰尖下有“培塿”,此“培塿”正是指阜山村的太平尖。培:《杨子方言》曰:晋楚之间“冢”谓之“培”。《广韵》:“培”,小阜也,《周语》:“小阜曰魁陵”。由此,“培”字与幕阜的“阜”字相通,与阜山村的阜字一脉相承。塿:释为疏土,小坟。郭璞注:培塿。亦堆高貌,培塿就是坟冢。

由此可知,阜山村的太平尖就是宋朝祝穆《方舆胜览》中记载的“培塿”,巴蛇冢。前面的疑云都迎刃而解。坟冢的土壤是壅土,当然是疏松的。入土为安桉平江习俗是黄土,所以用黄土堆积,疏松的土壤不长大树也是正常的,伏羲为人祖,三王之首,百王之先,所以比玉皇、龙王、如来、观音资历都要老。

“培”就是坟冢,是谁的坟冢呢?是“巴蛇冢。”《山海经·海内经》曰:“西南有巴国。”岳阳有巴陵,巴州之称,还有巴陵山,巴丘湖,巴湘桥(临湘),都是上古巴族居住之地。巴是族名,蛇是图腾,巴蛇就是以蛇为图腾的巴人。“巴”字本义为蛇,巴古字义亦等于蛇。伏羲氏人首蛇身,正是以蛇为图腾的巴人,是东陵之所在,伏羲陵苑不是昭然若揭了吗?

太平尖紧挨皇坛,皇坛供奉着手捧八卦的伏羲神像。是祭祀伏羲的神坛。清朝县志曾记载:前朝朝廷每年都遣官代为致祭。由此让我想起平江的古老传统“二次葬”的葬俗。

百度百科词条:“二次葬,是一种非常古老的葬俗。其特征是将死者的尸骨进行两次和两次以上的埋葬。从考古证据看中原地区的仰韶文化遗址和百越地区均有二次葬习俗。这种古老葬俗,从远古一直延续至今,在我国南方客家地区、闽南地区,壮族地区,日本琉球、越南北方等农村还较为常见”。这种葬俗距今7000-8000年,正是伏羲氏时代,我们平江迄今为止,农村还保留着这一古老葬俗。平江的坟与墓是有区别的。人死后入土为安,下葬为坟。与古时不壅不树是一致的。坟是要改的,第二次葬叫“改坟”。将亡者尸骨检起擦干净,用经坛(陶器)将人的骨头用坛装殓好,下葬的地方风水好可以原地下葬,也可以迁地下葬。第二次葬后一般会树碑立柱,堆土为墓,百姓为墓,皇家为陵。所以坟与墓是有区别的。笔者的父母,祖父母和叔伯父一律都是两次葬。才完成了对亡者的安葬的任务。能改坟不改坟安葬亡者的后人或亲人有不孝之嫌。

由平江葬俗想到太平尖,巴蛇冢,东陵、皇坛的关系,应是远古的两次葬习俗的具体体现。皇坛为坟,巴蛇冢为墓为陵,即《禹贡》之东陵,也就顺理成章了。阜山太平尖,不叫太平山,也不叫陵,让我想起了楚国的太一神。《马注》王逸注:“太一星名,天之尊神,祠在楚东,以配东帝,故云东皇”。天岳幕阜山正在楚东,又是《禹贡》之东陵。《楚辞集注·九歌》注说:“吉日?辰良;穆将愉兮,上皇(东皇太一)即伏羲也。”太平尖,即太一尖、太一陵。在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还保留了伏羲的影子和历史信息。

太平尖就是培塿,太平尖就是巴蛇冢,太平尖就是楚国的“东皇太一”陵,太平尖就是《尚书·禹贡》之东陵。

五、 天岳山上论天岳

天:《说文解字》:“颠也,人之顶也。”

东汉许慎《说文》:“至高无上。”

甲骨文和金文中的“天”是一个脑袋被着重画出的小人,本义为人“头”,小篆变成一横后引申为“天”。《春秋繁露》曰:“天亦人之曾祖父也”。

岳,《诗诂》称:“山高且尊者为岳。”为众山宗。人类始祖为天,山高且尊为众山宗曰岳。这就是天岳的真正涵义,人祖为天,山宗为岳。天岳乃祖宗之山名至实归,至高无上,因为是人类始祖伏羲观天察地,研制八卦之地,又是伏羲的陵苑。

天岳山就是华夏民族的祖宗山。

宋朝《方舆胜览》:“天岳山在洞庭湖,一名幕阜 。”由此看来,不是幕阜山冠“天岳”,而是天岳山、幕阜山。天岳山应在幕阜之前。天岳见诸文字是唐代诗人吕洞宾。明朝《隆庆岳州府志》卷十八记载:吕洞宾《沁园春》,其词曰:“昨日南京,今朝天岳,倏焉忽焉指洞庭……。”

岳阳得天岳之灵,地居其阳,故曰“岳阳”。

山岳最早始见于《周礼·春官·大宗伯》:“以血祭社稷,五祀五岳。”其五岳没有具体指哪座山,东岳是秦始皇亲自祭祀的第一山,五岳成形之说具体的方位应始于汉武帝。东南西北中的五岳都是历朝历代皇家封赐,有原山原名再冠方位之岳,而天岳山是山的原名。而不是幕阜冠“天岳”。宋朝地理总志《舆地纪胜》曰:山名之列凡五“曰天岳,雷台,雷公,天柱,幕府。”五名是天岳幕阜山的早期(远古)的名称流传下来的,详见笔者“天岳幕阜山名考。”此五个名称烙印了此山经历社会历程而留下的历史痕迹。 此山名非别名,也非冠名,而是历史上实实在在曾经存在过的历史名称。天岳与五岳不是一个概念。五岳是方位之岳,就山的高,险,峻,秀,而雄踞一方,其岳是冠的。

而天岳山是实名,是人格化、神格化了的山。天岳山是人祖之山。是人类始祖伏羲氏的陵苑,是祖宗山。是《禹贡》之东陵,其上有“魁屋”,其下有“皇坛”,是楚国之东祠,是前朝历代皇室遣官致祭历史传承的由来,亦是秦汉以来朝廷东南郊祭,祭天的本由。为什么在东南方郊祭,因天岳山方位所致。祭天就其实质就是祭祖。人祖曰天。参见笔者《伏羲氏之陵考辨》。天岳山始于何年何代无法考证。但从这五个山名的历史尘埃中我们可以找到蛛丝马迹。这些山名,大都因伏羲而名,首先是雷台山,雷公山,传说伏羲是雷神之子,与《山海经》雷泽地望完全吻合。这应是天岳幕阜山最古老的名字。天柱山,是神仙居住之所,由此登梯上天而名。

幕府山,是虞舜之老祖父虞幕在天岳山研习天文历法之府地,而称幕府。见笔者《天岳幕阜山,伏羲氏之陵考辨》。

这些古名称诠释了天岳幕阜山在上古时期的辉煌,是华夏民族在上古时代的历史,文化地理坐标。

天岳山就是华夏民族的祖宗山。

伏羲氏族群怎么聚居在天岳幕阜山呢?古代先民想居天下之中,认为”日中无影之地才是天下之中。《周礼》载:古人”以土圭之法,测土深,正日景,以求地中。”圭表是古代度量日影长度的一种仪器,”晷影”测影,昼参日影,夜考极星。((山海经》有”都广之野”就是天下之中之说。

《吕氏春秋》日:白民之南,建木之下,日中无影,呼而无响,盖天地之中也。”《淮南子、坠形训》”建木在都广,众帝自上下。”才是天地之中。古人寻求天地之中,在大迁徙的过程中找到了理想的栖身生衍之地。在北回归线26—30度之间适宜人居环境,我们远古先祖就在这一区域栖息。据考古发现,湖南境内发现了一万四千多年前稻种,是远古先民农耕文明之地。直到尧舜之时还有”三苗”之称,三代表多,苗,田土长草,植物为苗。正是农耕文明的标志。

平江属于亚热带湿润性气候的地区,地处北纬28度一29度六,东经1l 3—114度九之间。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日照1731小时,太阳幅射每平方厘米108千卡。年降雨量1450毫米,年均气温16点8度。夏天润而不湿,冬天干而不燥。是最适宜于人居环境之一。往北超过北纬三十度,气温趋冷,雨水减少,无霜期短。

再往南气温骤热。平江正处于北纬三十度以下,是一块洞天福地。这一纬度在地球上是一块神奇的地方,尽得大自然之灵气,他所穿行的地域,尽是人类文明荟萃和历史胜迹聚集之地。世界上最高的山,喜玛拉雅山,最深的海,西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在这一纬度。世界几大河流,比如埃及的尼罗河,伊拉克的幼发拉底河,中国的长江,美国的密西西比河等均在这一纬度入海。

这纬度又是世界上许多令人难解的著名的自然及文明之谜的所在地,令人神秘难测。比如古埃及金字塔,狮身人面像,北非的”火神火种壁画”、死海,巴比伦的空中花园,以及惊恐万状的”百慕大三角”,让人类叹为观止的远古”玛雅文明”遗址。都神秘会聚于此纬度,不能不使人感到异常的蹊跷和惊奇。由此而论我们平江天岳幕阜山是远古伏羲氏陵苑就在自然之中,情理之中了。

2016年8月28日

注释:①原有《天岳幕阜山——伏羲氏之陵考辨》发湖南理工学院学极《云梦学刊》2013年第五期。

②宋《舆地纪胜》曰:天岳幕阜山名之列凡五:“曰天岳、雷台、雷公、天柱、幕府。”

③《禹贡》之东陵,天岳幕阜山即《禹贡》之东陵,详见笔者《禹贡》东陵考。

④魁屋,即祖屋。详见笔者《天岳幕阜,伏羲氏之陵考辨》。

⑤“培塿”见宋祝穆《方舆胜览》。

⑥“巴蛇冢”参见《方舆胜览》。

⑦淮阳太昊伏羲陵,实为太昊陵,详见笔者《太昊伏羲陵辨》。

来源:新浪博客,作者:陈砚发

本文来自大风号,仅代表大风号自媒体观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