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城一味 | 吃掉多少盆生腌,才会变成家己人?

 一葉一如来 2019-05-03

这是一段被预订好的前言

2014年,有一名汕头籍男子答应我们毕业旅行要带我们去汕头吃好吃的。

直至2018年7月13日,距离他27岁生日十天,他还是没有带我们去…

(由于他非要在本文中强行出镜)

好的那么接下来才是正文。

若论到本人(一个客家血统妹砸)对潮汕食品的初印象,对不起啦,还真的不是牛肉火锅。

而是爸爸好友常在中秋返乡后带回来的白糖糕(是的,就是你们拿来拜拜的甜到齁的白色大饼),还有一盒家里没人敢吃我却嘬得很欢的生腌虾姑。

对于生腌海鲜的喜爱,完全是天生。

所以这次终于成团的汕头之行,我只提了一个小小的无理要求,“我要吃夜粥,我要吃生腌。”

老姿娘夜粥

一份值得的期待,是足以让人顿时丢掉旅途疲惫的。

所以看到摆在面前的生腌大盆的时候,就完全忘记此时是深更半夜,我还刚下高铁没办入住的焦虑了。(但是看到快被吃空了的盆还是有点焦虑)

酒、醋、酱油、香油,辣椒、蒜、香菜、红辣椒,很多时候我都觉得吃生腌都是在吸调料。

生腌海鲜的质地软绵,若是以常理来用手剥那可就太傻了,只要夹起来往嘴边一送,轻轻一嘬,透明而软嫩的肉就乖乖巧巧地溜进嘴里。爱吃虾,生的虾肉是软的,但饱满,也略带一点点弹性,螃蟹则是真正的稀软,运气好的夹到带着蟹黄的一块,怕的人觉得腥,中了生腌毒药的饕客只觉得厚重香甜。

吃生腌最棒就是配粥,白粥更是赞上加赞。尤其是不小心滴到粥碗里的生腌酱汁,和白粥一起舀起来吃掉,平凡得如同酱油捞饭,却让人满足得发晕。

镇平粿汁店

三更半夜吃完夜粥,第二天自然是要睡到日上三竿了。但怎么能放弃在潮汕地区吃早餐的机会呢??!

虽然被纠正过多次,粿条和河粉不是同一个物种,但我也是要吃到才信。

老板用来煮粿汁的锅,糊了厚厚的一层毛巾,额,我一度以为是煮到溢出来的米浆,看上去非常厚实且粘人,觉得用来贴对联正好。

敞在粿汁锅旁边的铁盘里,放的是各种大肠小肠猪肚猪肝猪心猪肉腊肠卤鸡蛋,毫不客气地各自点了一堆。

选好的各种下水在卤汁里再次浸泡,带着咸香浓郁的卤汁浇在白花花的粿汁上。想找点汤先喝一口,对不起找不到,米浆太稠,只能搅开了呼啦啦的吃。卤汁的味道把控就是整碗粿汁的灵魂,请一定要搅开。

老福合沟无米粿

早餐是不会停止在一碗粿汁上的。

粿,这个频繁出现的字眼,粿汁粿条水粿无米粿红桃粿,都只是各种米粉制品的各种形态。(是不是就跟客家的粄一样啊?)

对不起,一下子吃的品类太多,我实在是已经记得有点混乱!无米粿里面包的是芋头,甜的。鳖粿是咸的,很重口。刚炸好的马铃薯粿又烫又香。炸粿肉要配酸甜的桔油。

被煎煎炸炸烫到口干舌燥,就正好来一碗冰冰凉的汤水。薏仁糖水煮的软绵,绿豆糖水去了壳也变得粉粉的,姜薯糖水不知道为什么不是记忆中软软糯糯的口感,想一次吃个遍就来碗五果汤,但不知道为什么没见到有鹌鹑蛋在里面的那种糖水。

十二中草莓冰

传说中排队排超长的网红草莓冰为何人不多??

哦,原来是没草莓了。。

那么苦瓜柠檬来一杯,被晒了一天也该下下火。

乌记鲜活牛肉城

来到汕头却不吃牛肉火锅是不科学的。

虽然你点的时候,能照本宣科地说出五花趾三花趾吊龙伴匙柄匙仁…但是下锅那刻,除了胸口油牛百叶这些一眼就分得出来的,基本上我也只能说,嗯这个是脆的,这个是肥的会比较软嫩,啊这个好瘦好老……

烫牛肉极考验手法,把大漏勺交给潮汕人去烫最好。当然,弊端可能就是在肉还在粉红的时候他就起勺并大喊一声“可以吃了”。这个时候你可以选择乖乖吃掉,或在众目睽睽之下把勺子再按回汤里去。

愿意起身把大漏勺接过的人,今晚一定做好了无法坐下的准备。因为烫牛肉都是,一碟一碟地下,然后再数秒之中就瓜分完毕,又可以开始下一碟的。

当然,爱起身烫肉的人,必定也享受着看众人瓜分成果的,莫名的喜悦感。以及一切生熟度尽在掌握的把控感。

能让他更开心的事,就是夹肉的时候记得给他碗里夹一块,嘻嘻嘻。

小吴肠粉

睡过了吃撑的第二晚,依旧要爬起来吃早餐。

潮汕肠粉就是个超级大荷包,皮极薄,戏都在包着的料里。

本来还想淑女般的只吃一个小份的海鲜肠粉,朋友们说,吃全拼!两个人吃一份!便也点头如捣蒜了。

猪肉牛肉蚝仔虾仁鱿鱼鸡蛋红椒生菜豆芽,咕噜噜全都包在肠粉皮里,炸蒜蓉撒上,酱油一倒,就可以开开心心地抱着碟子吸溜了。

店里极小,座位极少,蒸汽极热。

带着打包的几份肠粉,热气腾腾,找下家坐下来吃。

苏南卤鹅

潮汕人吃卤鹅大概不会像我们一样还找个专门只能吃卤鹅的店坐下来吃。据说要不自己卤,要不打包了回家吃。哪里还有让你坐下来的地儿。

除了啃最爱的鹅掌,就爱吃粉肝。

好的粉肝肥腴醇厚,软绵油润,用抿的便能抿开。不能带膻味,带膻味就负分了。卤汁要够咸香,醋要够清新爽口。

百年银屏蚝烙

在台湾饱受了蚵仔煎的荼毒,受够了最后浇在面上的甜酱油。所以看到蚝烙是干干爽爽地端上来,真让人老怀欣慰。

这一碟蚝烙里,远远不止有蚝仔,还有虾米豆腐鱼贝壳……各种海鲜,详情请收看《舌尖上的中国》。秋瓜烙则看上去更为清爽,据说秋瓜就是丝瓜。对于潮汕人民称呼各种鱼类和蔬果的别名,我总是感到很有交流障碍。但是!好吃就行!

又是吃到口干舌燥的热气食物,来碗冬瓜汤。冬瓜柠檬老鸭汤,虽然找不见柠檬踪迹,却可以喝到柠檬的香味,非常神奇。鸭母捻甜甜润润,其实就是不规则的汤圆,用来做一个大团圆的ending最棒了!

“汕头是中国美食界的一个特别宝贵的孤岛,就是说如果一个中国人,说他是美食家,但他没有去过汕头,那么他就不可以自称为美食家。”

据说“舌尖”的总导演大人是这么说的。

那么此番下来,总算让我可以开始自称美食家了吗?(不敢不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