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工作室编辑部 监审:李大庆工作室 编辑:李大庆工作室编辑部 前面,我们讲述了动静脉内瘘血管吻合术中可以采用的血管吻合方法,即端端吻合、端侧吻合、侧侧吻合,也讲述了这三种吻合方法的优点与缺点。今天,我们接着讲解首次动静脉内瘘血管吻合术中需要考虑的其他因素。 一、静脉回流阻力测试 临床中,会听到许多医生讲,患者术前查体血管条件理想,吻合技术也过关,但吻合后,却只有搏动,没有震颤;许多医生将其称为“血管痉挛”。作为“血管痉挛”这个话题,本身形成原因较多,但其中有一个原因是静脉回流不好。回流不好的原因在于: 1.选择的静脉本身内径较细,可扩张性也差,瞬间开放动脉血流后,导致回流阻力增大。 2.患者既往可能前臂中段有静脉留置针病史,血管内有微小血栓。 3.患者肘部静脉反复穿刺抽血后导致静脉内膜损伤,血管狭窄。 4.患者肘部静脉回流道只有穿静脉,且穿静脉血管扩张性差。 5.患者前臂头静脉通过穿静脉回流至肱静脉,但肱静脉有狭窄。 6.患者既往有反复输液病史,静脉存在炎症病史,导致静脉回流不好。 7.转位内瘘术时,皮下隧道段血管扭曲、移行段血管在转角处受压。 8.其他因素:如患者既往有糖尿病、高血压或者吸烟病史,导致静脉血管硬化严重,回流不好。 所以,在首次内瘘时,术前应该详细询问病史,仔细查体,完善辅助检查。在吻合血管前,建议先用血管冲洗针进行静脉回流阻力测试,如无阻力,再吻合血管;如有阻力,需要寻找阻力大的原因,及时处理。 二、吻合术中动脉盲端抗凝 无论是端端吻合,还是端侧吻合,侧侧吻合;在吻合血管前,都需要用血管夹对动脉进行临时阻断。那么,是否需要对动脉盲端进行肝素盐水抗凝呢?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 1.吻合时间; 2.吻合技术; 3.是否高凝; 4.动脉压力; 5.动脉内径; 6.动脉侧枝循环。 我们经常在武侠小说里见到这样一句话: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其实,在血管吻合术时,也是这样一个道理。血管吻合技术好,动脉阻断时间短,盲端形成血栓几率就小;血管夹对动脉、静脉血管壁损伤时间短,远期血管狭窄的几率也小。而且,能够在很短时间完成血管吻合的医生,都是具有丰富经验的医生。 这从另外一个角度对我们提出要求,在平常的工作中要加强血管吻合练习。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三、动脉压力测试 一个成熟的内瘘,不只是静脉流出道质量好一个因素决定的,也不是吻合技术好就能决定的,动脉内径及流量也是个重要影响因素。在一些患者,可以见到如下现象。 ①比如,桡动脉入路冠脉造影患者的桡动脉流速、压力往往较差; ②再比如,肾移植术后闭瘘患者重新开通内瘘时的费用性萎缩桡动脉,动脉血管壁侧切后,甚至没有血液流出; ③再比如,一侧腕部内瘘失败后长期留置导管的患者,在失败侧重建桡动脉内瘘时,桡动脉内径可以显著小于对侧桡动脉,流速也很低。 除了这三类患者,有些患者还有动脉狭窄、动脉扭曲、动脉外筋膜压迫、血肿压迫等因素,也会导致动脉压力受限,导致内瘘手术失败。 针对这几类患者,如果不改善动脉供血,即使静脉回流很好,吻合技术也好,仍然不会有理想的震颤。 因此,在吻合术前进行动脉压力测试的必要性就显而易见了。 针对这几种原因导致的动脉压力不足,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改善动脉供血。比如超声引导下的动脉PTA,也可采用血管探子扩张桡动脉改善供血。但这两种方法具有一定的桡动脉破裂风险,强烈建议有丰富经验的医生进行上述操作。 |
|
来自: limingxin1969 > 《血管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