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值得商榷的“悲哀” --回《这是教育者的悲哀吗》

 六盘烟火 2019-05-14


2009年第1期《宁夏教育》上刊登的《这是教育者的悲哀吗》一文,作者确实写出了一个十分普遍的典型教育案例。正如任菊莲的点评,“优秀”学生有意冷落刚离任的教师是《一种值得反思的“痛”》,“非常值得研究”。

首先,这到底是谁的悲哀?值得我们去研究。从焦建兵文章的题目和内容来看,他认为这是教育者的悲哀。但是,这不光是教育者的悲哀,更是那些“优秀”学生的悲哀,教育者只不过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自作自受罢了。因为那些“优秀”学生礼仪的缺失,情商的没有得到发展,使我们的教育过分注重智商所造就的。这其中的最大受害者不是教育者,而是学生,是那些所谓的“优秀”学生。他们那天真、稚嫩的幼苗让教育者用知识和能力给灌晕了,惯坏了,惯得弱不禁风了。他们才是最值得悲哀的人,才是教育者最值得去研究的人。像作者所说的“学习成绩优良,没有一次不听话,而且在考试、演讲、演出、运动会……各个方面为我争足了光”的“优秀”学生,走上社会,成就大事者寥寥无几,大都是些书呆子,工作忙,不通人情世故,不会巧工作,只会蛮干,干上几十年,往往是业绩平平。这是谁的悲哀呢?这又是为什么呢?教育者眼中的“优秀”学生,为什么就不能成为社会上的佼佼者呢?学生时代的“优秀”难道是假的吗?是谁蒙骗了他们?他们冤不冤?他们有知识,有能力,当学生时,哪个老师都说他们“优秀”,可参加了工作,哪个领导都不承认他们是优秀工作者。他们的情商几乎为零。他们力没有少出,苦没有少下,就是不会处理千头万绪矛盾重重的社会关系。他们没有探索和践行社会关系学的意识、愿望和能力。这不全是他们的错。这是教育者让他们失去了给自己培养这方面兴趣和能力的最佳时机,是教育者有意无意地误导了他们。他们才是让教育者“优秀”的光环给害苦了的最忠实的受害者和最大的生活悲哀者。

其次,造成这个“悲哀”的根源在哪里?值得我们去研究。“许多优秀学生一旦不再是你的学生,特别是毕业后,都在一定程度上漠视教师,相反,那些不是'宠儿’的学困生,在离开你后却对你非常的礼貌尊敬。”这一现象的普遍存在,从表面上看,是许多“优秀学生”的忘恩负义,“学困生”的知恩图报。但透过现象,从教育的深层根源上来看,这不是一个小问题,是一个影响教育发展的大问题,是一个关系到教师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大问题,是一个关系到每个孩子发展与生存的大问题。具体地说,主要根源有以下两点:一是历史遗留与教育大环境的问题。古人说:学而优则仕。范进与孔乙己便成了科举制度下普遍存在的典型形象,先生可以对自己认为是朽木不可雕也的孩子放弃教育。那时,穷人的孩子上不起学,富人的笨孩子没人教,教育被少数人垄断了。如今呢?人们都以为能考上清华北大的就是好孩子、好学生,他们就是学校、家乡、家长、老师的成绩与光荣。学生和老师都以成绩好而一荣俱荣,以学习成绩差而一损俱损。这是现行的教育体制给“我们的眼光蒙上了云雾”,使“我们的教育出了问题”。二是教师素质的问题。在以科学发展观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要一切为了学生,要为了一切学生。教育要以学生为本,我们能说到,却很难做到,这是不争的事实。作者焦建兵就说他给那些自己认为“优秀”的学生给了“不少的关爱和'特殊的待遇’”,直到其他同学说他“偏心眼”,他才“不得不'收敛’自己的行为”。而对新接受的那班学生“愚钝不化”,他不去好好研究如何才能教好他们, 却只是一味地“恼火”。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很多教师在教学生时,是在教书,而不是在育人。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是以学生为本,好像不知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往往是从个人的利益出发,甚至不惜以耽误学生的健康成长为代价,直至自食其果,遭到冷遇,还不清楚“悲”从何来。

还有,如何才能让这个“悲哀”离我们而去?值得我们去研究。要远离这个“悲哀”,就要把我们的学生当人看,当大人一样去看待。鲁迅先生好像早就说过:要把我们的孩子当人看,如果小时候不把他们当人看,他们长大后,也是很难成人的。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意无意地冷落我们的“头疼蛋”,我们的“宠儿”都会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冷落我们的教师。这种现象很普遍,这个道理很浅显。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潜移默化的结果吗。只要我们知错就改,消除成见,把自己的利益喜好暂且放一放,多为每一个孩子想一想,多从他们的利益出发,把他们当人看,情况就会大有好转的。当然,作为教育者,要把心态放正,这也是至关重要的。不要老想着自己的荣誉和面子,多为孩子们想想,多为学生的将来想想。当学生学习成绩“优秀”时,教育者不要光盯着自己的业绩;当学生“没有一次不听话”时,教育者不要只想着自己好管理;当学生“在考试、演讲、演出、运动会……各个方面为我挣足了光”时,教育者不要只考虑自己的荣耀;而应当多替学生想一想,多教一教他们如何才能避免步入“高分低能”的境地,强化一下学生的个性培养,激发一下他们团结友爱、取长补短的兴趣和能力。也许这些“优秀”学生就会少让教育者再“悲哀”了。否则,教育者“悲哀”了,学生是不会知道的。即便是他们知道了教育者的“悲哀”,他们也不会明白这“悲哀”会造就自己的人生“悲哀”。这就要教育者狠下功夫,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基本素质,力争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才能让这个“悲哀”离我们而去。

             ——刊登于2009/6《宁夏教育》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