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隐公十一年(4) - 郑国很忙

 周原樵翁 2019-05-19

今天要说的,全是《左传》中的内容。

隐公十一年的“秋,七月壬午”,到“冬,十有一月壬辰”之间,《春秋》经并没有任何记载。

而《左传》中,则记录了四件郑国的大事:诅祝、换田、抵抗息国,讨伐宋国。让人不禁感慨,这四个月郑国真是好忙啊。

然而,这四则记录的体例有些相似:时间都语焉不详,后面都有“君子”的评论。我有些疑心,会不会是编纂的“君子”,把散见于文献中,隐公时期有价值的郑国史料,都罗列于《左传》隐公一卷的卷尾了呢?

不管它了,咱们一起来看看,郑国忙活的这些事情吧。


第一件事:诅咒内鬼

我们读完《郑庄公戒饬守臣》这篇,不仅对庄公的深谋远虑有了更深的了解,而且也对《左传》行云流水的叙事方法大加赞叹。

细心的读者可能会发现,还有一个地方没有交代完整:

难道颍考叔就这么不明不白被暗箭射死了?

其实,《左传》中对颍考叔之死也有个说法:

郑伯使卒出豭,行出犬、鸡,以诅射颍考叔者。

【郑庄公命令百人出猪,二十五人出狗、鸡,来向神灵祷告,诅咒射死颍考叔的人。】

,百人为卒,按照《周礼·地官·小司徒》的算法,“五人为伍,五伍为两,四两为卒”,合计一百人。

我个人觉得,这里的“卒”通“倅(cuì)”,意为“副”,在这里表示“副车”的意思。

《礼记·燕义》:“古者周天子之官,有庶子官。庶子官职诸侯、卿、大夫、士之庶子之,……若有甲兵之事,则授之以车甲,合其卒伍,置其有司,以军法治之。” 这段话在《周礼·夏官·诸子》中有几乎相同的记载,其中“庶子之卒”即为“庶子之倅”。从《周礼》的记载中可以看出,这些年轻的贵族子弟受到良好的战斗教育,战时作为主战车的从车参与战斗。

为什么这么猜测呢,咱们先往下看。

卖个关子

,二十五人为行。又根据《左传·昭公元年》的记载,“乃毁车以为行,五乘为三伍”。可知“行”是步卒的单位。

(jiā,音“家”),公猪。

,《说文解字》:“咒也”。《周礼·秋官·司盟》:“盟万民之犯命者,诅其不信者”。也就是说,“司盟”的职责包括“对神立誓,诅咒民众中违犯君王教令的人,诅咒违背盟誓的人”。“司盟”是掌管订立盟辞的官员,兼掌“诅”的仪式,说明诅从仪式上与盟相似,挖坑、杀牲、宣读诅文、将诅文与牲体一起掩埋。

为什么让战斗人员来出诅咒用的动物呢?

在《周礼·秋官·司盟》中,有这么一句:“凡盟诅,各以其地域之众庶,共其牲而致焉。” 我想,应该是从经济角度来达到警戒的目的吧——少犯错误、互相监督,共同捍卫自己的钱包。

为什么用猪、狗、鸡来诅呢?

《诗经·小雅·何人斯》中,也有“出此三物,以诅尔斯”的诗句。

《毛传》对“三物”的解释是:“君以豕,臣以犬,民以鸡”。

从诅射颍考叔者这件事来看,虽然这种解释未必准确,但是提出了一个思路——用牲代表身份。

《诗集传》 宋淳熙七年苏诩筠州公使库刻本

很多前辈学者都注意到了一个问题:如果“卒”是百人的话,每二十五人的“行”出了犬和鸡,四“行”还要再出一头猪,岂不是加倍的负担?

如果“卒”表示副车的贵族子弟的话,这句话就好解释了:

贵族子弟在战车之上,身份较高,应该用较贵的牺牲;且精于射术,射死颍考叔的嫌疑最大,所以出猪来诅咒;

“行”作为步兵作战单位,其身份略低,但其中包含了射手,嫌疑较高,出犬;

“行”中参与战斗的其他步兵,或有知情者,出鸡。

其实,从争车到“一二父兄不能共亿”,老辣的郑庄公不会不知道,谁是射杀颍考叔的凶手,至少他应该清楚谁最有嫌疑。但这个时候,杀掉子都为颍考叔报仇于事无补,白白折损战斗力,对正处于连年战斗的郑国没有任何益处。用诅咒的方式了结此事,避免类似事件发生,可能是当时最好的选择。子都,或许是被剥夺了军权,在之后的经传中再也没有出现过。

第二件事:土田置换

王取邬、刘、蔿(wěi)、邘(yú)之田于郑,而与郑人苏忿生之田:温、原、絺(chī)、樊、隰郕、攒茅、向、盟、州、陉、𬯎、怀。

【周王室从郑国取得邬、刘、蔿、邘的土地,而把苏忿生的土地——温、原、絺、樊、隰郕、攒茅、向、盟、州、陉、𬯎、怀——给了郑国。】

换田这个事情,在金文中也有类似记载。

五祀卫鼎,通高36.5厘米,口径34.3厘米,腹深19.5厘米,重11.5公斤。双立耳,三柱足,平沿外折,下腹向外倾垂,口沿下饰以细雷纹填地的窃曲纹。1975年出土于陕西省宝鸡市岐山董家村1号西周铜器窖藏,现藏陕西历史博物馆。

铭文大意是讲西周恭王五年正月,“裘卫”和“邦君厉”之间发生的土地纠纷。经三有司和内史实地勘察、划定地界,裘卫以“田五田”,交换邦君厉靠近两条河川的“田四田”。

苏忿生何许人也?

根据《左传·成公十一年》的记载:“昔周克商,使诸侯抚封,苏忿生以温为司寇,与檀伯达封于河。” 苏忿生是武王时代的人,当过周朝司寇,封地在温。《尚书·立政》有“司寇苏公式敬尔由狱,以长我王国”的话,就是当年周公对苏忿生的训勉之词。

这些田,都在现在的什么地方?

我贴心地为各位看官准备了下图,红色为苏忿生十二田,白色为周王从郑国取得的土地。

周郑为什么要置换土田?

从上图可以看出,苏忿生的田都在太行山以南、黄河以北的河阳之地,而周王室从郑国取得的都是靠近成周的土地。

本来苏、温一带是武王伐纣的重要根据地,也是周初对殷后人加强控制的快速通道。进入春秋后,随着周王朝力量的衰退,晋国的崛起,这一带实际已经被从晋国逐出太行山的戎人控制。郑国开疆拓土的这些年,触角已经到了黄河以北(隐公三年取温之麦),与戎人也有了交战的经验(隐公九年 郑人大败戎师)。此时的郑国国势强盛,正需要更多土地。

而周王朝力量已经大不如前,只能维持对成周附近的控制,而且需要附近的土地来封赏畿内诸侯。

换田的主意不知道是谁先提出,但确实极大满足了周和郑各自需求,不失为一个双赢的方案。

关于换田,我还有一点补充。

周王换取的四块土地中,太行山脚下的“邘”显得格外突兀。周王既然已经不能控制黄河以北的区域,为什么还要换取远离成周的“邘”呢?

个人怀疑,“邘”为“𬩽”之误。

“𬩽”的位置

首先,“𬩽”在郑与周的中间,比“邘”更靠近成周;

再次,“𬩽”在邬、刘和蔿之间,能够连成一块完整的区域,便于周的控制和分配;

又次,“𬩽”符合《周语·郑语》中史伯给郑桓公推荐的“谢、郏之间”、“济洛河颍之间”的区域,比“邘”更有可能是郑国控制的土地;

最后,二字字形相近,或有后世传写错误的可能。

包山楚简中的“邘”和“𬩽”

第三件事、抵御息国

郑、息有违言。息侯伐郑,郑伯与战于竟,息师大败而还。

【郑国和息国,因语言不合而失和。息侯亲自帅军伐郑。郑庄公带领军队在郑国边境抵御,息国军队大败而回。】

这是息国第一次出现,简单介绍一下吧。

1979年4月,在河南省信阳地区罗山县莽张乡,发现了商代晚期墓葬22座。共出土商代青铜器219件, 其中“息” 字铭文青铜器 26 件。这些青铜器的出土,确定了商代息国的位置。

息鼎,1980年11月出土于莽张乡天湖村商代息国墓地,现藏于河南博物院。通高21.9厘米,口径17.4厘米。宽沿方唇,口沿上一对立耳,鼓腹分裆,三柱足。腹饰云雷纹衬底的兽面纹,两侧填以倒置的夔龙纹。内壁有“息”字铭文。

息鼎中的“息”字铭文。

“息”的字形从“自”,“自”是“鼻”的本字,像鼻形;金文“息”字,像鼻孔下气息出入之形。后期金文亦作从自从心,表示心气从鼻孔出入。

至西周时期,周王朝灭掉商代的息国,在其生活的土地上分封同姓。虽然也称为息国,但其活动中心向北移至淮河北岸,主要在今河南省信阳市息县境内。

姬姓息国在春秋早期被楚国所灭,沦为楚国的一个县。

西周息国故城遗址,位于息县西南5公里处徐庄村青龙寺。遗址平面略呈长方形,东西846米,南北420米,城墙大部分已平毁,但夯土墙基仍依稀可辨,城墙基础宽10-30米,周长2532米。1963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首批文物保护单位。

咱们从下图看看息国和郑国的位置:

“与战于竟”,“竟”通“境”,疆界的意思,郑国在边境抵御息国的进攻。

息国在郑国的南边,郑国的最南部应该就是刚占领的许国了。

息国到许国直线距离200公里,在行军速度“日三十里”的先秦时代,息国军队要走上半个月才能到达。且不说要耗费大量的粮草辎重,赶了半个月路的士兵能打得过老谋深算的郑庄公亲自率领的士气正盛的郑国军队?

所以《左传》中,“君子”对息国的评论是:“君子是以知息之将亡也——不度德,不量力,不亲亲,不征辞,不察有罪。” 

成语“自不量力”的出处,就是这里。

个人认为,息国并没有狂妄到因为言语不和就去讨伐同姓,主动出击如日中天的郑国。息国这么兴师动众、劳师袭远,应该有迫不得已的原因。

这个原因,或许就来自息国南方的楚国。

这一年是楚武王二十九年。

楚武王是楚国历史上相当有分量的一位君主,对于楚国走向强盛有卓越的贡献。从《竹书纪年》记载的楚武王三年讨伐申国,到《左传》记载的楚武王三十五年伐随,期间虽然没有记录,但是楚国在这位雄心勃勃的君主领导下,正逐步向北推进势力范围。

这位“欲观中国之政”的楚君,对中原念念不忘,自然难以忍受郑国在中原逐渐做大,甚至拿下了许国。

许国对楚国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左传·昭公十二年》中,楚灵王回忆“皇祖伯父昆吾,旧许是宅,今郑人贪赖其田,而不我与”。

原来许是楚国先祖的故土,楚国也始终没有忘记这块地盘。郑庄公戒饬守臣时,担心“无滋他族实偪处此,以与我郑国争此土也”,看来也绝非过虑了。

息国来讨伐郑国,不过是楚国向郑国传递一个信息,作为郑国占领许国的警告。

第四件事、再伐宋国

冬,十月,郑伯以虢师伐宋。壬戌,大败宋师,以报其入郑也。宋不告命,故不书。凡诸侯有命,告则书,不然则否。师出臧否,亦如之。虽及灭国,灭不告败,胜不告克,不书于策。

【冬,十月,郑伯率领虢国军队讨伐宋国。十四日,大败宋国军队,作为去年七月,宋国侵入郑国的报复。宋国没有来报告这件事,所以《春秋》经文中没有记载。凡是诸侯发生大事,前来报告就记载,不报告就不记。出兵顺不顺利,也是一样。即使国家被灭亡,被灭的不报告战败,胜利的不报告战胜,也不记载。】

宋国入郑是在隐公十年的七月,根据《左传》的记载,在当年的九月,郑庄公就亲自率军入宋,报了入郑之仇。然而时隔一年,郑庄公为什么又来讨伐宋国呢?

郑伯这次讨伐是“以虢师”,率领的是虢国军队。这么做一来可以消耗宋国,二来消耗取代郑国“为王卿士”的虢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