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比卦》“初六:有孚比之,无咎;有孚盈缶,终来有它,吉”的正义、正解

 qk缘园 2019-12-01

接续上节文章内容!

下面通过四个历史事件、历史故事来进一步辅助理解“初六:有孚比之,无咎有孚盈缶,终来有它,吉。”的内涵。两个正面的历史事件,来理解“有孚盈缶,终来有它,吉。”;两个反面的历史事件,来理解“有孚比之,无咎”。

两个正面的历史事件来理解“有孚盈缶,终来有它,吉。”。皆出自《史记·周本纪》,1、古公亶父(周太王)积德行义、德化戎狄;2、周文王善施仁德、断讼称王。

一、古公亶父(周太王)积德行义、德化戎狄

《史记·周本纪》“古公亶父复脩后稷、公刘之业,积德行义,国人皆戴之。薰育戎狄攻之,欲得财物,予之。已复攻,欲得地与民。民皆怒,欲战。古公曰:“有民立君,将以利之。今戎狄所为攻战,以吾地与民。民之在我,与其在彼,何异。民欲以我故战,杀人父子而君之,予不忍为。”乃与私属遂去豳,度漆、沮,逾梁山,止於岐下。豳人举国扶老携弱,尽复归古公於岐下。及他旁国闻古公仁,亦多归之。於是古公乃贬戎狄之俗,而营筑城郭室屋,而邑别居之。作五官有司。民皆歌乐之,颂其德。”

讲说:古公亶父积德行义,国人都拥戴他。古公亶父族人所居的豳[bīn]地,地处戎狄之地,经常受到周边戎狄部族的侵略,每遇戎狄呼啸而来,古公亶父便命族人将满载粮食和衣物的牛车送给戎狄。戎狄见劫掠有成,进一步提出占领周人土地的要求。周人愤怒,纷纷请战。古公亶父却制止民众抵抗,说到“民众拥立国君,国君就要为民众谋利。戎狄攻战,无非是为了土地和民众;民众在我治下,与在戎狄治下,有何区别?民众因拥护我这个国君而战,靠牺牲别人的父亲和儿子来成为国君,我不忍心这样!”此后,古公亶父便率领自己的直系部族人迁徙到岐山下的周原,将自己部族的土地和民众留给了戎狄。此后不久,留在豳地的男女老幼一齐追随而来,豳地周围的戎狄听闻古公亶父的仁德也纷纷前来归附,这边是“泰卦:六四,翩翩,不富以其邻,不戒以孚。”描述的情形。

这个故事,有两点值得注意:1、揭示了周人由豳地迁徙至周原的原因,是为了德化戎狄而主动离开豳地的。2、它表现了早期周人(古公亶父)对戎狄关系的特殊政策——既德化戎狄,又革除戎狄习俗。所谓德化的实际含义便是:不防卫,不开战,不惜让出土地和人口,而与戎狄和平共处。这种近乎以己肉饲虎的德化,在今人看来是完全不可思议的。

二、周文王善施仁德、断讼称王

《史记·周本纪》“崇侯虎谮西伯於殷纣曰:“西伯积善累德,诸侯皆向之,将不利於帝。”......西伯乃献洛西之地,以请纣去砲格之刑。纣许之。西伯阴行善,诸侯皆来决平。於是虞、芮之人有狱不能决,乃如周。入界,耕者皆让畔,民俗皆让长。虞、芮之人未见西伯,皆惭,相谓曰:“吾所争,周人所耻,何往为,祇取辱耳。”遂还,俱让而去。诸侯闻之,曰“西伯盖受命之君”。”

讲说:周国在周文王治下国力日益壮大,引起商王朝的不安。谗臣崇侯虎暗中向纣王进言说:西伯到处行善,树立自己的威信,诸侯都向往他,恐怕不利于纣王。纣王于是将西伯姬昌拘于羑里。商纣王为博妲己一笑,发明了名为炮烙的酷刑,诸侯和人民无不痛恨的咬牙切齿。西伯姬昌被赦免出狱后,向纣王表示愿意献上周国洛河西岸的一块土地,以此换取废除炮烙之刑。纣王答应了,废除了炮烙之刑。此时西伯姬昌虽还是一介诸侯,却因其仁德,成为天下诸侯们的楷模,受到天下百姓的尊敬和爱戴。

西伯姬昌出狱返回周国后继续暗自行善,恰逢诸侯国虞国、芮国发生纠纷,闹得不可开交,没办法想请西伯姬昌仲裁。进入周地后,看到周国人相互谦让,长幼有礼,还没见到西伯,已觉非常惭愧,说道:我们所争的,正是周人所耻的,还去干什么,去了只是自取羞辱罢了。于是相互礼让而返。诸侯听闻了这件事情,都说:西伯是受命于天的君主,凡是有矛盾纠纷都来找姬昌评判。西伯姬昌断虞、芮之讼,成为一个标志性事件,周人将这一年称为西伯姬昌受命元年。

有孚盈缶,终来有它,吉。的内涵便是:持续不断的修“”,自会感化他人前来归附,进而壮大自身,这便是“以德服人”;待到实力强大之时,对于冥顽不灵者,便需“以武服人”,这也是卦辞中“不宁方来,后夫凶”的含义。(PS:德,孚也;孚,信也;详见《谈《周易》中“孚”、“有孚”的正义、正解,借以掌握其卦爻内涵》。)

两个反面的历史事件来理解“有孚比之,无咎”。1、“周郑交质”事件(出自《左传·隐公三年》、《左传·隐公六年》、《左传·桓公五年》);2、楚国和宋国的盟约“尔虞我诈”(出自《左传·宣公十四年》、《左传·宣公十五年》)。

一、周郑交质信不由中,质无益也。(信任不是发自内心,即使交换人质也没有用。)

历史评价周郑交质是东周“礼崩乐坏”、周王权威崩溃的第一个标志性事件。周天子(周平王)与郑庄公想通过交换人质来缓解矛盾、取信对方的做法是不可靠、也不可取的,双方即使交换了人质,也还是不能够维持他们之间的关系。反而为周、郑后来交恶埋下祸根。

左丘明-《左传·隐公三年》“信不由中,质无益也。明恕而行,要之以礼,虽无有质,谁能间之?苟有明信,涧溪沼沚之毛,蘋蘩蕴藻之菜,筐筥锜釜之器,潢污行潦之水,可荐於鬼神,可羞於王公,而况君子结二国之信,行之以礼,又焉用质?《风》有《采蘩》、《采苹》,《雅》有《行苇》、《泂酌》,昭忠信也。”(译文:信任和诚意不是发自内心,即使交换人质也没有益处。设身处地将心比心来办事,又用礼仪加以约束,虽然没有人质,又有谁能离间他们?假如确有诚意、信任,即使是山沟、池塘里生长的野草,蘋、蘩、蕴藻这一类的野菜,筐、筥一般的竹器和锜、釜一类的器皿,大小池塘的积水乃至道路上的流水,都可以献给鬼神,进给王公,何况君子建立两国的信约,按照礼仪办事,又哪里还用得着人质?《国风》有《采繁》、《采蘋》,《大雅》有《行苇》、《泂酌》这些诗篇,就是为了表明忠信。)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五回“周郑交质之事,以为君臣之分,至此尽废矣。腹心手足本无私,一体相猜事可嗤。交质分明同市贾,王纲从此遂陵夷!”

周郑交质事件背景经过后续结果影响

周王室东迁时,郑、晋都尽了保卫的责任。晋国不久后分裂为翼(晋)和曲沃两部分,内战频发,所以周王室不得不依靠郑国,郑国以诸侯而兼王室的卿士。(郑国是春秋时期第一个强势起来并称霸的诸侯,郑国充份利用王室卿士的身份,经常以王室之名为自己谋私利,兼并、侵夺、干涉其他诸侯国之事。)

郑武公在周平王时出任卿士,郑庄公继承父亲为郑国国君时,也承袭了父亲在王室的卿士职位。公元前720年,周平王宠信虢公忌父,见郑庄公久不来朝,有意擢升虢公、分享郑庄公的权力,却引来郑庄公的埋怨、怨恨。周平王随即澄清说:“没有这样的事。”为表示相互信任,周王室和郑国交换人质,周平王的儿子王子狐到郑国去作人质,郑庄公的儿子公子忽到周王室作为人质。周郑二国交换人质以后,郑庄公继续留在朝廷辅政。当年周郑交质后不久周平王去世(周历三月二十四日),王子狐从郑国返回东周准备继位,但因一路哀伤过度,回朝后即病死。改由周平王之孙、姬泄父之子姬林继位,是为周桓王。郑庄公的儿子公子忽自然也离开东周回到郑国。周桓王继位后,对郑庄公实行强硬政策,让虢公分政,以保持政权的平衡,防止郑庄公独揽朝政,削弱其对王室的控制。郑庄公因此怨恨周桓王,也不再朝觐周王,周历四月郑庄公派遣郑卿祭足率领郑军收割了东周王畿内温邑的麦子。当年秋天,祭足再率领郑军收割了东周王畿内成周的稻谷。周王室和郑国由此互相仇恨。(出自《左传·隐公三年》

公元前717年(周桓王三年),郑庄公前来朝觐周桓王。这是郑庄公首次朝觐周桓王,周桓王对他不加礼遇。周公黑肩(周桓公)对周桓王说:“我们周室东迁,依靠的就是晋国和郑国。友好地对待郑国,用以鼓励后来的人,这样还恐怕人家不来,更何况不以礼接待呢?郑国不会再来朝觐了。”(出自《左传·隐公年》

公元前715年夏,周桓王正式任命虢公忌父为周王室的右卿士,以分郑庄公之权(郑庄公为左卿士)。

公元前707年(周桓王十三年),周桓王正式免去郑庄公左卿士职务,郑庄公遂拒绝朝觐周桓王。同年秋,周桓王为维护王室尊严,亲率王师并征调陈国、蔡国、虢国、卫国四国军队联合讨伐郑国,郑庄公则率军迎战周联军于繻葛。交战之过程中,周桓王被郑国的祝冉射中肩膀,史称“射王中肩”。周军最终溃退,但周军败而不乱。祝聃请求追击周军,郑庄公认为“周天子地位虽已今非昔比,但威望犹在,不可过分冒犯,以致引起其他诸侯国的敌视和作对。”,郑庄公阻止说“君子不希望欺人太甚,过分地占人上风,更何况敢侵侮天子呢!只要能挽救自己,使国家免于灭亡,这就足够了。”,于是没有追击。当天晚上,郑庄公派遣祭足前去周营慰问负伤的周桓王,同时问候天子的群臣及左右随从,以示与王室和好之意,并用以缓和两国间的尖锐矛盾。(出自《左传·年》

繻葛之战使周天子威信扫地、威严一落千丈,战后周王室开始衰弱,诸侯国势力大增,竞相争霸。继郑国之后,齐国、晋国、楚国,秦国等大国先后兴起。诸侯争霸,周王室无力征讨,天子之位,形同虚设。

繻葛之战后,郑国国力一度到达巅峰。公元前701年五月七日,郑庄公溘然而逝,随后郑国陷入国君之位争夺的内乱之中。进入由齐桓公开始的春秋五霸后,郑国逐渐沦为打酱油的角色,直至亡国。

繻葛之战,随着郑国先以战车冲阵,让步兵在后跟随弥补空隙的“鱼丽之阵”的出现,使中国古代车阵战法逐渐趋向严密、灵活,有力地推动了古代战术的革新和演进。

PS:与郑庄公有关的成语有:多行不义必自毙、其乐融融、处心积虑、言不由衷、自不量力、冒天下之大不韪、暗箭伤人。

二、楚国和宋国的盟约“尔虞我诈

尔虞我诈:比喻互相欺骗,互不信任。出自《左传·宣公十五年》:“宋及楚平,华元为质。盟曰:「我无尔诈,尔无我虞。」”,后延用为成语,意为互相猜疑、互相欺骗,含贬义。

历史典故“尔虞我诈的大概内容

春秋中期,楚国称霸中原,楚庄王根本不把邻近的小国放在眼里。

一次,他派大夫申舟出使齐国,指示他经过宋国的时候,不必要向其借路。申舟估计到这样一来,必定会触怒宋国,说不定因此而被处死。但楚庄王坚持要他这样做,并向他保证,如果他被宋国处死,自己将出兵讨伐宋国,为他报仇。申舟没有办法,只好将儿子申犀托付给楚庄王,然后出发。不出申舟所料,他经过宋国时因没有借路而被抓住。宋国的执政大夫华元了解情况后,对楚庄王如此无礼非常气愤,对宋文公说:“经过我们宋国而不通知我们,这是把宋国当作属国看。当属国等于亡国。如果杀掉楚国使者,楚国来讨伐我们,也不过是亡国。与其如此,倒不如把楚使处死!” 宋文公同意华元的看法,下令将申舟处死了。消息传到楚国,楚庄王听到后火冒三丈,连鞋子都来不及穿,宝剑也没挂,就立即下令讨伐宋国。 这年秋天九月,楚庄王派兵包围了宋国。(出自《左传·宣公十四年》

宋国虽然是个小国,但是要攻灭它也并不容易。楚庄王从公元前595年秋出兵,一直围攻到次年夏天,还是没有把宋国的都城打下来。楚军锐气大挫,决定解围回国。申舟的儿子申犀得知后,在楚庄王马车前叩头说:“我父亲当时明知要死,也不敢违抗您的命令。现在,您倒丢开从前说的话吗?” 楚庄王听了,无法回答。这时,在边上为楚庄王驾车的大夫申叔时献计道:“可以在这里让士兵盖房舍、种田,装作要长期留下。这样,宋国就会因害怕而投降。”,楚庄王采纳了申叔时的计策并加以实施。宋国人见了果然害怕。华元鼓励守城军民宁愿战死、饿死,也决不屈膝投降。当天深夜,华元悄悄地混进楚军营地,潜入到楚军主帅子反营帐里,并登上他的卧榻,把他叫起来说:“我们君王叫我把宋国现在的困苦状况告诉您:粮草早已吃光,大家已经交换死去的孩子当饭吃。柴草也早已烧光了,大家用拆散的尸骨当柴烧。虽然如此,但你们想以此来压我们订立丧权辱国的城下之盟,那么我们宁肯灭亡也不会接受。如果你们能退兵三十里,那么您怎么吩咐,我就怎么办!” 子反听了这番话很害怕,当场先和华元私下约定,然后再禀告楚庄王。楚庄王本来就想撤军,听了自然同意。第二天,楚庄王下令楚军退兵三十里。于是,宋国同楚国恢复了和平。华元到楚营中去订立了盟约,并作为人质到楚国去。盟约上写着:“我不欺骗你,你也不要让我防备你!(即我不欺骗你,你也别欺骗我)”。(出自《左传·宣公十年》

评析成语“尔虞我诈”就出自这个故事。宋国和楚国把“我无尔诈,尔无我虞”写进了盟誓之中,给人的感觉却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在春秋那个“礼崩乐坏”的乱世之中,谁不欺诈?不欺诈就难以立住脚,难以为自己谋取利益。大国之间相互欺诈,如秦国和晋国之间;大国还欺诈小国,秦国欺诈郑国,楚国欺宋国就是例证,就连中、小国家之间也相互欺诈。真是不欺诈就不成交,就不能攻城掠地。所谓“春秋无义战”(出自《孟子·尽心下》),在一定程度上也包含各国之间的利益纷争,总包含着欺诈的成分。于是,外交手段,外交辞令,结盟修好等等,便成了欺诈的一种手段(如上面的“周郑交质”)。无论说客们的言辞多么好听,都无法让人对其动机确信不疑。在这种时候,耐人寻味的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便是“诚信”二字,而事实上,人们之间是最不讲诚信的。这便使我们联想到一现实情况:当人们在高喊什么口号时,往往正是最缺乏那种东西的时候。春秋时期人们大讲信义、忠诚,说明那时候最缺乏的便是信义、忠诚。人们在极力呼唤理想之时,表明正好缺乏理想。在召唤雷锋精神时,说明最缺乏雷锋精神。

有孚比之,无咎的内涵便是:因“有孚”(相互发自内心的信任)而“”(亲附、结盟)在一起,这样便不会有灾祸发生;如果“”(相互不信任)却“”(亲附、结盟)在一起,终会有灾祸发生,上面的“周郑交质”、“尔虞我诈”便是实例,西周初期的“三监之乱”也是实例之一。

综上:“初六:有孚比之,无咎有孚盈缶,终来有它,吉。”中,“有孚盈缶,终来有它,吉”是前提,“有孚比之,无咎”是结果,有前提才会有结果的出现。

有孚盈缶,终来有它,吉。的内涵是:持续不断的修“”,自会感化他人前来归附,进而壮大自身,这便是“以德服人”;待到实力强大之时,对于冥顽不灵者,便需“以武服人”,这也是卦辞中“不宁方来,后夫凶”的含义。

有孚比之,无咎的内涵是:因“有孚”而“”在一起,这样便不会有灾祸发生;如果“”却“”在一起,终会有灾祸发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