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七千年文明史,留给世人数不尽的文化宝藏,武术就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在当今科技时代,习武成为大多数人的休闲,健身方式,技击打斗已在其次了. 笔者有一位武友,年轻时拜一位名师学武,刻苦练功,起早贪黑的苦练十多年后,竟卧床不起,肾脏极度虚弱,奄奄一息,而他的师傅五十多岁也患肺癌,肝病过早的去世. 据师辈传言:心意门有一长者,八十多岁了,还能连打十几个旋风脚,能在大水缸上蹦上跳下,气色从容,可见得诀窍与否,有天壤之别。 练武要吃苦,无可厚非,但要看吃什么样的苦,每天要用拳头打树,以脚踢石,以木棍击头,这叫吃苦吗?(泰拳王残酷训练,膝硬肘猛,全身不畏击打,大多寿不过40岁,这是拿命换钱,戗生!不足取;还有许多现代搏击高手,一上30多岁,百病丛生,留下很多病患,痛不欲生。要警醒。);而舒筋活血,耗筋熬骨,嘴咬脚尖,劈叉耗筋,独立守神,这也叫吃苦,我选择后者;中国功夫在内不在外,在柔不在硬,要练精气神,而不是皮毛。要练养结合,不可练而不养,只练不养;也不可以只养而不练。如手电筒,平时蓄电,关键时照亮;老开,就没电了。 记得有一高人教导我:咱们炼的心意拳,是高能量的拳,是“乙炔枪之火焰”,能量集中,能切割钢板;逮住劲了,上身了,就不可多炼,猛炼,那样非把锅(身体)烧穿,烧塌了,需散功大于炼功,要全身抓捏拍打,散步遛腿,炼二养八,人参吃多了,回害人的!切记! 黄帝内经曰:阴平阳秘,精神乃至,真气内守,病安从来? 上乘医:治未病,中乘医:治已病,下乘医:害人得病。 练一套功法,每过一段时间就要自身体会、反省,反思,不可进入“功到自然成”的误区,耽误不起啊。 成功一定有方法,失败一定有原因。检查自己是否比以前精神了?眼睛比以前亮了?手心、脚心发热了?练功正确就会进步迅速,往肾脏里装精华,练完切记:全身抓捏拍打,散步、遛腿,放松收功重于练功。要炼拳,更要养拳,养人。 陕西 李中元的“猴寿 ![]() 龙马精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