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语文议论文写作指导:层层深入逐步推进

 老刘tdrhg 2019-05-26

孙梅华

纵向议论,指的是在议论文中先提出中心论点,然后按照事物的内在逻辑关系,层层深入地围绕中心论点加以论述的一种论证思路。这样写出来的议论文,文章各个层次之间层层深入,步步推进;各层的前后顺序有严格要求,不能随意改动。写作过程中,如何逐层深入、纵向展开议论呢?

一、分解中心论点,逐步深入

很多同学写议论文,常常会出现这样的不足:提出的论点是正确的,但分析论证时要么只是简单地罗列素材而缺少分析议论,要么只是停留在事物的表层泛泛而谈,致使论证缺乏或不深刻。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我们可以采取将中心论点进行分解的方式展开纵向议论,即把中心论点分解成几个分论点,让这些分论点按照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关系排列,层次间可用诸如“不仅……而且……”“……况且”等关联词语过渡,以此反映层次间递进的关系。例如在《崇尚简单》一文中是这样安排论证结构的:

中心论点:大凡至善至美,皆简单。

外在的简单可以使我们舍弃繁杂,放身心于轻松之境。

简单的真谛绝不只是外在束缚的祛除,更重要的一种心态。心的简单方为至境。

崇尚简单,让人生变得更加永恒。

在提出中心论点“大凡至善至美,皆简单”后,分解成三个分论点纵向展开:首先阐述“外在的简单”,然后进一步论述“心的简单方为至境”,最后回扣中心,强调“崇尚简单”的意义所在,使文章逐步深入,开合自如。

二、采用层进结构,三问展开

多数同学在写作议论文时是根据材料、题目里明示或暗示的某个观点,找一些事例和名言证明一番,至于自己的所思所想,独到的发现与思考就显得很少。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展开“三问”架构全文,即以“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个问题为思路展开层进式论述。如命题作文《品读经典》,有同学是这样展开三问的:

1.是什么:经典不是十字街头的流俗文学,更不是所谓御用文人极尽谄媚之作。它是时代凝成的精魂,字字诉尽这世间百态。

2.为什么:品读经典,于己实有大益,任思接千载,神游万仞。“腹有诗书气自华”,一颦一笑皆是世界,目光所及尽是心中的王国。

3.怎么办:用心去品读经典,切莫浮于表面的一词一句,而要用心去构建人生和精神的大厦。

这位同学对文题“品读经典”理解和把握准确,围绕“三问”展开行文思路,有自己的认识与思考。运用层进式结构纵向展开议论,内在逻辑关系显得紧密有序。

三、由现象到本质,评论生活

生活中,一件小事、一则新闻、一场比赛、一项发明……都可以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起学生写作的愿望和动机、情绪和感受。这要求学生能够由现象到本质,创造性地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并用新的观点深化对某种社会现象的认识,或抨击时弊,或倡导新风,或提出建议,或阐明事理。行文时,我们可以这样展开:摆出社会现象──分析其危害(或好处)——深挖其产生根源——指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例如学生作文《由音乐选秀节目泛滥想到的》,该同学是这样安排论证结构的:

1.摆现象:近年来音乐选秀节目泛滥。

2.析危害:一味地模仿与盲从,大多数选秀节目收视惨淡。

3.挖根源:盲目跟风迷失自我。

4.指办法:坚持自我才是在现代社会中的唯一出路。

作者由“音乐选秀节目泛滥成灾”这件家喻户晓的事说开去,对社会生产和文化生活中的盲目跟风甚至邯郸学步的现象进行了分析并指出其危害性,既向人们敲响了警钟,又为迷茫中的人们指明了出路,思路清晰,见解深刻独到。这样的论证,便是纵向式一步一步展开的。

【学生佳作】

清心净欲

朱雨婷

人生是一段短暂而奇妙的旅程,沿途充满了各种诱惑,一旦把持不住,就会让贪欲无限膨胀,不能自已,最终落得个“四大皆空”的下场,得不偿失!依我愚见,人生在世,清心净欲方为处世之上策。

清心净欲,非“禁欲”,又非“清心寡欲”,关键在于一个“净”字,净化内心,审视内心,不要让一时无度的欲望主宰你的内心。古人云:“食,色,性也。”欲望是人与生俱有的,有如贪欲,但学会控制,学会“净”心方为人生智者。

晓梦迷蝴蝶的庄子,面对一国之君的邀请,委婉推辞,回家继续过他那清贫的小日子。他为什么不答应君王呢?难道他不知道答应之后他就是权力加身了吗?难道他不知道答应之后他就会摆脱贫困清苦,从此显赫富贵了吗?这些他都知道,但是,他更清楚,他要的不是权倾天下,他要的是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正是因为清心净欲,他才能够淡然地拒绝。如果庄子内心充满欲望,争权逐利,我们还能知晓那个逍遥的庄子吗?

可惜,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如庄子那般逍遥。那些为了满足内心欲望而身败名裂的例子还少吗?曾经的一些政府要员,为了个人利益,竟置民生于不顾,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被打落下马,身败名裂,遭人唾弃。

由此可见,只有把持住自我,坚守内心者,才能做到清心净欲。一个人如果不能坚守住内心,那么他就失去了走向成功的通行证,也就不能掌握人生的正确方向。

面对王密深夜送来的金子,杨震理智审视内心,把持住自我,更以“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的理由反驳得王密哑口无言。面对如此诱惑,杨震做到了清心净欲,令人赞叹不已!

诸葛亮《诫子书》曾云: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人生道路上,理智对待欲念,审视内心,清心净欲,相信总能让你找到一条通往成功的路!

【点评】

作者构思巧妙,开篇提出自己的观点:人生在世,清心净欲方为处世之上策。接着从“是什么”的角度论述清心净欲就是“净化内心,审视内心,不要让一时无度的欲望主宰你的内心”;然后从“为什么”的角度以正反例证论述人要清心净欲;最后从“怎么办”的角度论述“只有把持住自我,坚守内心者,才能做到清心净欲”。全文围绕“三问”展开,逐步深入地论证了中心论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