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么是三平调,孤平,拗救?

 昵称5466805 2019-05-26
  • 除了韵脚,整句只有一个平声字,这叫“孤平”,是近体诗的大忌,在唐诗中极少见到。前引杜诗“臂悬两角弓”即是犯了孤平,象这样不合律的句子,叫作拗句。老杜有意写过不少拗体近体诗,这种探索另当别论。  如果第一字非用仄声不可,怎么办呢?可以同时把第三个字改成平声:  仄平平仄平  这样就避免了孤平。这种作法,叫作拗救,意思就是避免了拗句。  所谓“孤平”,是专指平收句(也就是押韵句)而言的,如果是仄收句,即使整句只有一个平声字,也不算犯孤平,至多算是拗句。例如把“仄仄平平仄”改成“仄仄仄平仄”,这不算犯孤平,是可以用的。  还有一种情况,是五言的仄起平收句:  仄仄仄平平  在这种句型中,第一字是可平可仄的,但是第三字不能用平声字,如果用了平声字,成了:  仄仄平平平  在句尾连续出现了三个平声,叫做“三平调”,这是古体诗专用的形式,做近体诗时必须尽量避免,而且无法补救。  同样,七言平起平收句“平平仄仄仄平平”,第一和第三字都可平可仄,但是第五字不能用平声,否则也成了三平调。  只要能够避免孤平和三平调,“一三五不论”就是完全正确的。格律诗中出现拗句,采取一定的方式补救,称为'拗救'。拗救的方法,一般有本句自救和对句相救两种。  凡平仄不依常格的句子,叫做拗句。律诗中如果多用拗句,就变成了古风式的律诗。上文所叙述的那种特定格式(五言'平平仄平仄',七言'仄仄平平仄平仄')也可以认为拗句之一种,得是,它被常用到那样的程度,自然就跟一般拗句不同了。现在再谈几种拗句:它在律诗中也是相当常见的,但是前面一字用拗,后面还必须用'救'。所谓'救',就是补偿。一般说来,前面该用平声的地方用了仄声,后面必须(或经常)在适当的位置补上一个平声。

    2013-09-0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