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医世界 俗话说:外科不治癣,内科不治喘。 哮喘作为疾病中的佼佼者,病程长,难治愈,持续时间长,易反复发作。 今天小师妹为大家整理了刘渡舟老先生治疗哮喘医案3则。 5分钟读完,治服哮喘! 治喘之小青龙汤加减 柴XX,男,53岁。 刻下症:患者气喘憋闷,耸肩提肚,咳吐稀白之痰,每到夜晚则加重;不能平卧,晨起则吐痰盈杯盈碗。背部恶寒。视其面色黧黑,舌苔水滑,切其脉弦,寸有滑象。 中医诊断:哮喘 寒饮内伏,上射于肺证 西医诊断:慢性支气管炎并发肺气肿 治法:温肺胃,散水寒 方药:小青龙汤加减 麻黄9克 桂枝10克 干姜9克 五味子9克 细辛6克 半夏14克 白芍9克 炙甘草10克 二诊:服七剂咳喘大减,吐痰减少,夜能卧寐,胸中觉畅,后以《金匮》之桂苓五味甘草汤加杏仁、半夏、干姜正邪并顾之法治疗而愈。 按语 小青龙汤是治疗寒饮咳喘的一张名方,张仲景用它治疗“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以及“咳逆倚息不得卧”等支饮为患。 本案咳喘吐痰,痰色清稀,背部恶寒,舌苔水滑,为寒饮内扰于肺,肺失宣降之职。 方中麻黄、桂枝发散寒邪,兼以平喘。干姜、细辛温肺胃,化水饮,兼能辅麻桂以散寒。半夏涤痰浊,健胃化饮,五味子滋肾水以敛肺气。 芍药养阴血以护肝阴,而为麻、桂、辛三药之监,使其去邪而不伤正。炙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 服用本方可使寒邪散,水饮去,肺气通畅则咳喘自平。 治哮喘之桂枝汤加减 刘XX,男,33岁,内蒙古赤峰市人。 1994年1月5日初诊。 伴头痛,汗出恶风,背部发凉,周身骨节疫痛,阴囊湿冷。舌苔薄白,脉来浮弦。
西医诊断:感冒并发肺炎 治法:解肌祛风,温肺理气,止喘 方药:桂枝汤加减 桂枝10克 白芍10克 生姜10克 厚朴15克 炙甘草6克 大枣12克 杏仁10克
按语 本案为中风表虚兼肺失宣降之证。太阳中风,迫肺气逆,失于宣降,故见咳喘、胸闷、头痛、汗出、恶风,为“表虚”之证。 故治宜在解肌祛风之中,佐以降气平喘之法。大论日:“喘家作,桂枝加厚朴、杏子佳。” 本方以桂枝汤解肌祛风,用厚朴、杏子降气定喘,并能化痰导滯,为表里兼治之剂。 临床用于治疗风寒表不解,而见发热、汗出、咳喘,屡屡获效。 治哮喘之甘露消毒丹和三仁汤加减 赵XX,男,5岁半。 西医检查:两肺有哮鸣音,并伴有细小的湿啰音,血液白细胞及嗜酸性细胞均有增高,体温37.8℃。 诊断:过敏性哮喘合并肺部感染。给予抗菌素及“扑尔敏”、“氨茶硷”等药治疗,然气喘不见缓解。 喉中痰鸣,痰不易咳出。并伴有纳呆,胸闷,腹胀,烦躁不安,小便短赤,大便不调等症。舌质偏红,苔白厚腻,脉来滑数。 辨为湿热羁肺,积而生痰,痰湿上痹,肺气不宣,因而发生喘咳,拟芳香化浊,清热利湿,宣肺平喘为急务。 中医诊断:哮喘 湿热壅肺,积而生痰,痰湿上痹,肺气不宣证 西医诊断:过敏性哮喘合并肺部感染 治法:芳香化浊,清热利湿,宣肺平喘 方药:甘露消毒丹和三仁汤加减 浙贝12克 菖蒲10克 射干10克 白蔻仁10克 茵陈10克 滑石12克 藿香8克 杏仁10克 苡米12克 黄芩6克 栀子8克 通草10克 桔梗10克 厚朴12克 前胡10克 紫苑10克 二诊:服七剂后,咳喘明显减轻,夜能安卧,胸满不发,再服七剂咳止喘平。两肺哮鸣音及湿啰音全部消失,血象恢复正常,诸恙皆瘥。 按语 肺居于上,为相傅之官,有治节之能,为五脏之华盖,其性清属金而主一身之气。肺畏火,叩则鸣,最忌痰、湿等有形之邪气而使其宣降不利。 本案气喘而身热不扬,纳呆、胸闷、小便短赤,舌苔厚腻,脉来滑数,反映了湿热挟痰浊之邪上痹肺气之象。 治疗之法,清利肺家湿热,芳香化浊为主。用方为甘露消毒丹合三仁汤加减。方用茵陈,滑石、苡仁、通草,黄芩以清气分之湿热:杏仁、射干、贝母、桔梗、前胡、紫菀宜利肺气,化痰平喘。 肺一身之气,气行则湿化也,藿香、白蔻仁、芳香化浊,除障行气。诸药配伍,对湿热壅盛等证,用之则每获良效。 同学们, 看完这篇文章, 你有什么心得体会吗? 在下方留言与大家一起分享吧! ps:华医世界第9次免费送教学光盘公益活动开始了,还没有领郝万山教授2019年“讲透经方”教学光盘的同学,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速领! 由于领取人数教多,24小时内回复您,如超过24小时未回复,请电话联系18310580215 热门文章 扫码添加首席福利官小华, 免费领名医教学课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