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研究了89套中考试卷后发现,原来作文都在考这些

 长沙7喜 2019-06-01

同学们,2018年开始,长沙中考语文考试将作文部分的分值提高到60分,在2017年的基础上增加了10分,2019年中考也将沿用这种模式。这是自2015年以来第二次调整作文分值短短四年内,作文的分值竟提升了20分,这表明作文在初中语文的考试中将成为最重要的一环。而这样的试卷结构,也越来越趋近于高考语文试卷,这也是符合近些年中考改革趋势的。然而,放眼全国中考我们才发现,长沙市的这些改变仍然不算显眼,作文考试的分值和难度都不属全国前列。为此,我特地整理、分析了全国近三年来89套中考试卷的作文题,结合《课标》标准和考试大纲,分析出其中的共性,并挑选出具有代表意义的作文题目加以解读,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把握未来作文考试的方向和思路,从命题人的角度来重新审视这些作文题。

本文作者:严鼎    共5280字

《课标》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该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根据《课标》对写作的界定和要求,我综观89套样本卷,近三年中考写作试题测试内容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引导学生认识自我,提高自我

写作是人们表达自我,与自己、他人、社会交流的常用且重要的方式,而交流的内容是生活本身。因此,写作测试的内容只有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才能让学生在考场中感到亲切、熟悉,使其拥有表达的内容,产生表达的愿望。

在近三年中考写作试题的测试内容中引导学生认识自我和提高自我的题目占了较大的比例,一共有27道题目,占写作试题总数的47.37%。分为以下四类:

1.呼唤内心真实情感

近三年写作试题更加侧重呼唤学生内心真实的感受,引导学生写出自己独特的想法和个性化的表达。

对于初中学生而言,丰富多彩的世界万物充满着无尽的遐想,课堂上丰富的知识、课堂外精彩的实践不断触发着学生的情感。面对这大千世界,学生到底有怎样的愿望和想法呢?这成为中考作文命题关注的话题。如广东省中考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大千世界,色彩缤纷,引人遐想。在我们的心底,总有一个声音——我真想:单纯,乐观,坚强;享受成功的喜悦,体会真挚的情谊,品尝幸福的滋味;和往事轻轻挥手,走向诗意的远方……

请以“我真想_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

(2)自选文体;

(3)不少于500字;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

“我真想______”,一个“真想”将学生的心灵真实地放到色彩缤纷的大千世界中。面对这个真实、复杂的世界,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愿望,那么,你的愿望是什么呢?无论是读书学习、科技制作、文体爱好、社会实践还是其他与个人学习、爱好、发展相关的任何活动,都是最鲜活的愿望,这个题目,学生有话可说,有感可发,有情可抒。这道作文题引导学生关注自己内心最本真的一面。

除了激发、引导学生对世界产生自己的真实愿望和想法,有些题目还鼓励学生突破自我,呼唤一个全新的自己,如2016年湖北黄冈卷第32题题一。

一些中考命题还关注到了如何才能获得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突破自己,如2016年四川成都卷第13题。

2.涵养优秀道德品格

道德是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是每个人的立身之本,是社会良性运转的润滑剂,更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文明及人民素养的内在与外在共同的呈现。近三年中考写作试题非常注意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养成优秀的意志品格。因而,对学生道德素养的关注也是中考作文测试内容的特点之一。

综观近三年的中考写作题,关注学生道德和生活态度的试题很多,命题导向以传递正能量,弘扬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积极、进取、乐观的阳光生活态度为主。

3.发展辩证思维能力

不论是在学生的学习还是生活中,思维能力都极其重要,它同样也是学生精神成长的一个关键指标。思维品质是每个人思维能力的个性特征,它能够显示不同学生之间思维水平的差异。近三年中考写作试题主要考查学生思维能力的三个方面,即思维的发散性、辩证性和深刻性。

发散性思维,又称扩散性思维、辐射性思维、求异思维。它是一种从不同的方向、途径和角度去设想,探求多种答案,最终使问题获得圆满解决的思维方法。反映到中考作文考查上,就是引导学生对一个事物或者事件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思考。严格说,所有好的作文命题都暗含对学生思维多维性的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并加以理解的过程,就是思辨活动的运行。比较典型的考查发散性思维的试题,如浙江宁波卷第21题。这道试题选取了《现代汉语词典》中对“亮”不同意义的解释,要求以“亮”这个字为题目进行写作。实际上,就是以“亮”字的字义为思维的起点,进行适当的发散,体现了思维的发散性和开放性。

另一类试题则侧重考查学生的辩证性思维。在中考作文试题中对辩证性思维的考查比较浅,并不像高考那样全面深邃,一般只是考查相反的两个概念之间的辩证关系。如辽宁大连卷作文题:

世界上没有绝对的远与近。目标的远与近,行动可以改变;心灵的远与近,沟通可以改变;美景的远与近,发现可以改变……

请以“远与近”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主立意;②自拟题目;③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但要文体明确。

远和近是我们生活中非常熟悉的两个概念。白云飘拂的天尽头,叫作远彩蝶飞舞的窗外,相比之下无疑应当叫作近。远就是远,近就是近,这是不容混淆的。但是,远和近不是一成不变的。大洋彼岸可谓远也,然而一部可视电话使亲人如在眼前;同室同床可谓近也,可是同室操戈、同床异梦者大有人在;天涯可谓远也,可是王勃唱出了“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绝唱;大陆与台湾仅一条海峡相隔,可是两岸人民共同努力了50年还未能走到一起。近亦远,远亦近,远近相通,远近互变,地理人心,历史现实,写作的话语太多了。另外,远和近除了指事物在空间或时间上的间隔以外,还有什么意思?为什么同样的地理距离给不同时代的人们造成不同的障碍呢?在历史和现实中有哪些远近互通互变的现象呢?在多元的时代要不要缩短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随着地理距离的缩短,心理距离会自然缩短吗?深入地想想,这里有写不尽的内容。

还有一类题目就是考查思维的深刻性。思维的深刻性集中表现在能够深入思考问题,逻辑抽象能力强,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如山东潍坊卷第26题。这个题目的意图不是让考生简单地扩写或者复述故事,它考查的是透过表面的故事得出深层次哲理的能力。你可以肯定纳瓦罗的做法,从尊重他人的角度去谈;也可以否定纳瓦罗的做法,讨论公平竞技的本质。

4.培养学生读书的习惯

《课标》在“实施建议”中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可见,阅读也是学生实现精神成长的重要途径。鼓励学生多读好书,成为近几年语文教学改革的重点,这也反映在作文命题上,以写作来促进学生读书。如北京卷作文题:

请以“读书·实践·收获”为题目,写一篇文章。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这道命题作文给出三个名词:读书、实践和收获,读书作为第一个概念被提出来,后面的实践和收获实际上是要围绕着“读书”来展开。和通常关注生活和情感类的作文题目相比,2016年北京卷的题目关注的是考生日常读书和实践经历。没有深入地读书,没有创造性地读书,是无法写好这篇文章的这在一定程度是通过作文考试来促使学校、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与此类似的还有山西卷的“因为______,我爱上读书”,同样是围绕着读书展开写作的。

(二)引导学生认识世界,融入社会

1.关注自己,记录日常生活

除了关注学生成长、启迪心灵,还有一些题目延续着往年的经典题目,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生活,写出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这些生活可以是家庭生活,也可以是校园生;既可叙事,又可写人。如宁夏卷的“我品尝了________的滋味”和山东临沂卷的“他(她、它)让我感到_______”就是让学生写出日常生活中的某件事或者某个人带给他们的不同真实感受。

2.关注他人,认识世界

除了引导学生关注自己日常生活的圈子,近三年的中考写作试题还引导学生走出自己的圈子,去关注社会中平凡的人和事,深人认识世界。例如江苏无锡卷要求学生以“比分数更重要的”为题写作,鼓励学生走出自己平常生活的圈子,有些题目还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上平凡人背后的感动和平凡事背后的深刻意义,而不是就事论事,使作文成为生活的简单复现。如湖南长沙卷“凡人小事的背后”引导学生去思考看似平凡背后的深意,挖掘人与事背后的情与理,写出自己真实的感悟。

除此之外,也有很多试卷保留着传统的反映一般生活、关注社会的题目,其实并不存在难度,如河南卷的“我的青春有______,其实就是让学生谈谈青春时代中难忘的经历;如黑龙江哈尔滨卷的“读你的感觉像春天”,其实就是用比喻的形式考查学生对生活中人或事的理解和体会。有的题目则是在形式上进行了一定的创新。如广东深圳卷作文题:

题目:我的表情包里没有_________

……(不限以上表情)

要求:

(1)阅读上边图文,选择一个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完成作文。

(2)不少于600字,不超过900字。

(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4)文中不要出现影响评分的人名、校名和地名。如果不可避免,请用xx代替。

(5)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书写要求:工整,规范,美观。

这个题目其实是借助QQ上的表情包,考查考生对生活的体会和感受,这种形式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在内容上其实也是让考生写生活中的人或事,并写出对生活中人或事的情感体会。

(三)激励学生进行创造性的表述

写作是个性化比较强的语言表达行为,“鼓励学生创造性的表述”也逐渐成为近几年命题的一个趋势:这一方面是鼓励学生进行想象和联想,避免套作宿构;另一方面将写作真正和生活中的言语实践结合起来,回归写作作为“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的初衷。

1.培养想象力

《课标》写作部分的“实施建议”指出:“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7~9学段的课程目标与内容也指出,写作要鼓励、引导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近三年中考写作部分的试题显示出命题者对学生写作中运用联想和想象能力的考查。例如以下作文题:

想象力是一种重要的智能,借助联想与想象,可以思接千载,视通万里, 由此及彼,睹物思人,触景生情,言物喻理。下面的这些词语,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

数字3    河流    梯子    夏天    逗号

请从中选择一个,自由地发挥联想与想象,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1)文体不限,字数在600字以上。(2)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广西南宁卷的作文形式很新颖。虽然题目中提到的词语都是学生身边常见的事物,但考生们都能够有东西可写、有感情可抒发。这类想象作文又考查了学生平时学习的能力,只有赋予事物深意,才能更好地立意成文。另外这也避免了传统作文题目宿构和套作的可能性。如何写好这个题目呢?这需要学生把脑洞打开,从所给的词语进行联想。比如“数字3”,这个可以是实指,比如初中实实在在的三年,也可以指代其他的,看学生平时的观察能力有没有留心观察生活;只要学生抓住关键字,发挥想象,挖掘其中的内涵就可以把作文写好。与此类似的还有海南卷的试题,让考生将题目所给语段扩写成一篇完整的文章,其实也属于联想作文的一部分。

北京卷“奇妙的实验室”,该文题展现的对象主体是“实验室”,而修饰词语“奇妙”则要求考生充分发挥想象和联想,以“奇妙”作为重点逐步深层次挖掘。这个题目胜在想象的合理性和独创性。

2.注重学生的言语实践

《课标》“实施建议”部分指出,教师应当“重视学生读书、写作、口语交际、搜集处理信息等语文实践,提倡多读多写,改变机械、粗糙、繁琐的作业方式,“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学会学习”,明确了引导学生进行言语实践的必要性。2018年的中考作文试题中,小作文占7道,小作文注重片段写作或者微写作,呈现出短小精悍的特点,侧重考查学生语言应用的基本能力和言语实践能力,体现出语文课程逐步增强言语实践活动的趋势。

近三年的写作试题直接考查基本语言能力,以片段写作的形式呈现,考查缩写、改写以及特定表达方式或修辞手法的运用等。如呼和浩特卷作文题:

改写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要求:

(1)不少于130字;

(2)不得曲解原诗所描写的景物与所传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3)改写为散文,必须运用描写与抒情相结合的表达方式,可以合理想象,使文章生动形象。

这道试题让学生把苏轼的一首古诗改写成一篇散文,这就是特定文体之间的转化和改写;另外,在题目要求中,要求考生“须运用描写与抒情相结合的表达方式”,实际上是对描写和抒情这两种表达方式运用的考查。再如湖南长沙卷第16题,也考查“描写”的表达方式和比喻的修辞手法。

类似的还有考查缩写的小作文,如山西卷的小作文。

另一类言语实践题,是通过语言的工具性特点完成实践活动,如介绍阅读经验、推荐美食、写演讲稿等,旨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言语实践能力。

我们只有从命题人的角度来分析中考作文题,才能更好地把握写作方向,明确写作重点,在考试时稳定高水平发挥。希望今天分享的内容对你有帮助。也欢迎同行们前来切磋交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