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道路不会一帆风顺,在不发达的条件下是可能犯错的,关键就在于科学相对发达之后及时的更改、修正错误。 痛风治疗也要与时俱进,传统的痛风饮食知识也不断被修正甚至被颠覆。 以往,受限于当时的研究水平,一般建议痛风患者低嘌呤甚至无嘌呤饮食,这个饮食观念影响深远,直到现在仍有不少人仍在严格控制饮食。 原发性痛风患者采用低嘌呤甚至无嘌呤饮食,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血尿酸水平,但并不能纠正高尿酸血症,亦不能使血尿酸达标,更不能减少减轻痛风发作。它难于坚持、疗效不佳不说,而且会降低生活质量,甚至导致营养不均衡,更容易诱使痛风发作。 随着研究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研究成果证明有些高嘌呤食物对痛风及高尿酸血症的控制并无不利影响,而有些低嘌呤食物反而不利于痛风及高尿酸血症的控制。 我去,说好的禁忌高嘌呤含量食物,低嘌呤食物可以放心吃的呢? 瞬间惊成双下巴! 国内权威专家,如 协和医院张奉春教授、 北京大学刘湘源教授、 北京大学伍沪生教授、 复旦大学邹和建教授、 青岛大学李长贵教授等众多权威大咖认为: “近年多项研究表明,痛风饮食控制不能只看食物嘌呤含量表。 大量食用富含嘌呤的蔬菜(如莴笋、菠菜、蘑菇、四季豆、菜花)和豆制品并不会增加血尿酸水平及痛风的发病率。” 进一步的短期干预试验表明,富含嘌呤的蔬菜、豆类及豆制品属于碱性食物,大量进食可碱化尿液有利于尿酸排泄,从而降低血尿酸水平。 大量食用这些富含嘌呤的食物可降尿酸!也不会增加痛风发作!!! 所谓“碱性食物”,是经代谢后产生钠、钾、钙和镁离子较多、在体内生产较多碱的食物。 通俗说,碱性食物并不以口感来决定,而是以食用后产生的代谢产物为标准。如食醋是酸的,但食用消化后呈弱碱性,属于碱性食品。大部分蔬菜、水果都是碱性食物。 专家认为,碱性食物可碱化尿液,从而抑制有机阴离子转运体4(human organic anion transporters 4)功能,减少尿酸重吸收,增加尿酸排泄。 常见的碱性食物包括: ▣水果:葡萄、苹果、柑橘类、香蕉、柠檬、柿子、草莓、番瓜等。 ▣蔬菜:芦笋、豆芽、洋葱、黄瓜、胡萝卜、番茄、菠菜、甘蓝、卷心菜、油菜、花菜、马铃薯等。 ▣其它:大部分豆类及豆制品(大豆、红豆、豆腐等)、蛋白、牛奶、海带、坚果、食醋、茶叶等等。 随着相关研究进一步深化,一些旧的痛风饮食观念逐渐被更正,以往痛风患者禁忌食用的食物得以平反(限于篇幅,仅列举部分常见食物)。 3.1✎ 莴笋、菠菜、蘑菇、四季豆、菜花等富含嘌呤的蔬菜 以往的观念推荐痛风患者不宜进食富含嘌呤的蔬菜。 近几年多项研究表明进食富含嘌呤的蔬菜并不增加血尿酸水平及痛风的发病率。 进食大量的蔬菜可碱化尿液有利于尿酸的排泄,从而降低血尿酸水平。 此外,蔬菜富含纤维素、维生素及矿物质,可预防心血管疾病、代谢综合征及某些恶性肿瘤的发生。 因此,鼓励风友食用蔬菜(包括富含嘌呤的蔬菜)。 3.2✎ 柠檬、橙等酸味水果 由于柠檬、橙等水果口感酸,被误认为酸性食物,一度不推荐痛风患者食用。 研究发现,富含维生素C的柠檬、橙是碱性食物。另外,新的研究发现,维生素C有明显的降尿酸作用。 因此,风友可放心食用柠檬、橙等酸味水果。 3.3✎ 豆类及豆制品 以前,人们都认为豆类食品可增加痛风的发病率,且一次性大量进食可能会诱发痛风急性发作。 新的研究证明,豆类富含嘌呤可导致血尿酸合成增加,但也含有促尿酸排泄物质,且后者的作用更显著。 豆制品在加工、存储过程中会流失一些嘌呤,但其降尿酸作用并未相应减弱。 因此,豆类及豆制品并非痛风患者的禁忌,豆制品(如豆腐、豆浆等)比豆类食品更有利于痛风患者,风友可安心食用。 3.4✎ 食醋 众所周知,醋是酸性物质。但是, 食醋进入人体后,经过一系列新陈代谢后,产生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随着正常呼吸由肺部排出体外,减低了血液中的碳酸成分,使体液呈弱碱性。 因此,风友们可大胆食用食醋。 3.5✎ 酸奶 牛奶嘌呤含量低又富含蛋白质,一直都是风友们补充优质蛋白质的主要食物之一。作为奶制品的酸奶,由于口感酸,很多风友们不敢食用。 酸奶是牛奶通过乳酸菌发酵而来,与牛奶相比降解了一部分乳糖、蛋白质和脂肪,提高了可溶性钙和磷的含量,并合成了一些B族维生素,是一种容易消化和吸收、营养丰富、口感好的碱性食物,风友们可以选用。 3.6✎ 咖啡和茶 咖啡、茶是人们生活中的重要饮料。 以前,痛风患者曾被严格禁用咖啡、茶叶。研究发现, 咖啡、茶叶中的甲基黄嘌呤在人体内代谢生成的甲基尿酸盐,其分子结构不同于尿酸中的尿酸盐。 进一步研究发现,咖啡可降低血尿酸水平并减低痛风的发病率,饮茶对血尿酸水平无显著影响。 因此,风友可保持原有习惯,选择是否喝咖啡、饮茶。 看到这里,有风友会说“纯扯淡,你要是痛风患者吃个豆腐看看,准犯病!” 还有风友会说“我吃豆腐不会诱发痛风,但吃菠菜后必定发作!” …… 为什么会这样呢? 是研究结论错了,还是病错了? 为什么会这样? 这位风友,问的好。因为,
同时,国内外权威文献均提出:痛风规范化治疗由系统的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组成。 最严格的饮食控制也只能降低70~90μmol/L血尿酸,当科学的饮食控制仍不能把尿酸控制达标,就需考虑药物治疗。 饮食控制是痛风治疗中非药物治疗的核心,其目的不单是为了降低血尿酸水平及减少痛风急性发作,更重要的是促进及保持理想的健康状态,预防及恰当管理痛风患者的并发症。 痛风患者的饮食治疗不应局限于低嘌呤膳食,科学的饮食控制必须兼顾到营养合理均衡,并结合患者的整体健康状态进行个性化饮食。 参考文献 [1]李长贵,伍沪生,邹和建, 等. 实用痛风病学[M].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16 [2]李朝霞,李谦华,戴冽.痛风饮食治疗的新证据和新观点[J].中华风湿病病学,2014,18(10):716-719 [3]伍沪生.痛风与晶体性关节病[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 [4]Choi H K, Atkinson K, Karlson E W, et al. Purine-rich foods, dairy and protein intake, and the risk of gout in men[J]. N Engl J Med,2004,350(11):1093-1103. |
|
来自: 好大水 > 《高尿酸血症与痛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