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干货丨臧雁翔:从典型心电图演变认识de Winter综合征

 石叶文摘 2019-06-08

一. 病例概况

患者,女,76岁,因'持续胸痛3小时'入院就诊。患者表现为心前区压榨性胸痛,无明显诱因,疼痛放射至左肩及左臂内例,并伴有心悸、胸闷、大汗。患者于120救护车上行第一次心电图检查,同时建立静脉通路、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300 mg。随后出现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可见阿司匹林肠溶片残留,急诊以'胸痛待查'收入心内科。

疾病史

既往无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烟酒史。

查体

血压100/70 mmHg,脉搏50次/分,呼吸16次/分,体温36.5℃。患者呈急性病容、表情痛苦,四肢稍湿冷,心肺听诊无明显异常,两侧桡动脉搏动减弱。

二. 检查结果

1. 实验室检查

心肌酶与肌钙蛋白的变化如表1。

表1. 心肌酶与肌钙蛋白变化

2. 辅助检查

(1)床旁超声心动图

床旁超声心动图显示,各房室内径正常,心尖稍圆;左室壁厚度正常,左室前壁运动幅度降低,其余室壁运动幅度代偿尚可;左室射血分数为55%。

(2)冠脉造影

冠脉造影显示左主干未见异常;左前降支开口全闭塞,中段约80%狭窄,可见心肌桥,TIMI血流1~2级;左回旋支中段约80%狭窄,TIMI血流3级;右冠脉未见明显狭窄,TIMI血流3级。

(3)心电图

患者共做过5次心电图,但出现四种不同的演变过程。

①急诊120心电图

患者于凌晨5点07分在120救护车上行第一次心电记录。心电图显示,II、III、aVF导联ST段压低,V5导联丢失,胸前导联无明显变化,QT间期略长。

图1. 第1次心电图

②入院后心电图

患者入院后于7点06分行第2次心电记录。心电图显示,II、III、aVF导联ST段压低,aVL导联ST段水平抬高1.5 mm,胸前导联T波对称高尖,V2导联ST段抬高,V4~V6导联ST段上斜型压低2~4 mm。

图2. 第2次心电图

③CCU心电图

随后患者转入CCU,于7点35分行第3次心电记录。心电图显示,肢体导联基线震荡,与之前心电图相比,II导联ST段有所变化,aVL导联ST段回落,胸前导联ST-T段变化显著,V1、V2导联ST段略微抬高,V3、V4导联ST段下斜型压低,V5、V6导联大致恢复正常。

图3. 第3次心电图

④术后心电图

患者于7点52分行PCI,8点42分行术后首次心电记录。心电图显示,与术前心电图变化不大。

图4. 第4次心电图

⑤术后第2次心电图

患者于术后第1天8点21分行第2次心电图。心电图显示胸前导联较前变化显著,T波倒置,呈冠脉T波。

图5. 第5次心电图

诊断

急性心梗,de Winter综合征。

三. 讨论与启示

1. 讨论:入院时心电图是否表现为de Winter综合征?

2008年,de Winter医生等通过回顾1532例前降支近段闭塞患者的心电图发现,其中有30例患者并未出现典型的ST段抬高型心梗以及超急性期心电图表现,将这一发现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从此这种新的提示ACS的心电图表现被命名为'de Winter综合征',受到广泛关注。

de Winter综合征的典型心电图表现:①胸前V1~V6导联J点压低1~3 mm,ST段呈上斜型下移,随后T波对称高尖;②QRS波通常不宽或轻度增宽;③部分患者胸前导联R波上升不良;④多数患者aVR导联ST段轻度上抬。

2. 启示

(1)疑似急性心梗患者需要严密监测患者心电图演变。

(2)熟悉de Winter综合征的心电图演变,有助于临床医生或120急诊医生判断患者病情。de Winter综合征提示左前降支近端闭塞或次全闭塞,若未认识该心电图,当出现演变,可能会诊断为NSTEMI,但实际病变与NSTEMI的血管病变特点不相符。

(3)经验来自于日常学习。患者入院完成首份心电图、首次病程及住院病历、与家属沟通、完成病程记录至转入CCU不超过20分钟,从心电图中发现文献中提到的心电图改变,预判患者左前降支近段闭塞,考虑急性心梗,遂转至胸痛中心行急诊PCI。


 心在线 专业平台专家打造
编辑 刘明玉┆美编 高红果┆制版 刘明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