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得不看!端午安康三部曲

 楚天浩慧聪书院 2019-06-13



1、

早起出游踏青

我们老家管端午节叫“五月节”(后来才知道还有个五一劳动节😄 ),这一天的风俗是这样:要在太阳☀️ 没出来前起来去野外踏青,因为老家是山区,所有一般是爬山;然后去河边用河水洗脸(想念那个时候的清清河水);不管男女老少都采些艾蒿(好像到处都有),然后回家里吃粽子。

经常回忆里会有这样画面:一个美丽的小村庄,村后山上郁郁葱葱、村前河水清清流淌,早晨空气清新香甜,湛蓝的天空下屡屡炊烟……

很少见的一天里,成群结队的人们开心的同时出来,或山上、或田间、或河边,大人小孩都是三五成群,每个人脸上都是充满了快乐和淳朴,每个人耳朵上都夹着艾叶,头上或带着艾蒿编织的头圈,手里拿着一把艾蒿草,最后迎着朝霞回家……

而我们小孩子是最快乐的,提前就要约好,这一天要比谁起得早,起得最早的就会去挨家敲门,然后大家出来后风一样的比谁跑的快,然后开始爬山,很快就能到半山腰了。

记得又一次我们几个跑疯了,一直直跑到我们后山的最高处,在山上太阳就很高了,结果下山后大人们早就回家了,于是又飞快跑到河边,噼里啪啦洗了脸,在河边揪上几片艾蒿叶夹在耳朵上,抓了几颗艾蒿回家。

大人们早已经吃完饭了,回去免不了被大人数落一阵,但妈妈还是会把香喷喷的粽子扒好,放上白糖,于是狼吞虎咽美美吃起来……

这样的风俗完全不知道为啥,问大人,说老辈子传下来就这样的。后来知道了端午节的由来,知道了各地有很多的风俗,比如赛龙舟、吃粽子、郊游……对端午节也有很多种称谓:端阳节、龙舟节、天中节……

但不管怎样叫法,但都是在五月初五,而各种流传下来的风俗活动应该是讨吉利的目的,但对于不同区域,很多奇奇怪怪又有意思的风俗活动恰是将人们对于区域划分的一种标志,也能让我们能追溯到自己的根源和区域的文化。

2、

包粽子

端午节最重要的活动是吃粽子,我一直都认为妈妈包的粽子是最好吃的。

在我们老家,包粽子的原材料是用芦苇的叶和黄米、枣。每年在端午节的前10天左右,大人便带着我们到苇塘去打苇叶,芦苇能长2米多高,我们在里边乱跑,把叶子乱拽,大人会挑选叶子大宽的,打上一沓捆上,一般都是打上一筐,然后就会大声的喊我们,我们也会在里边跑的找不找人,最后循着声音摸出来。

有一年我7-8岁吧,在苇塘看到了一个鸟窝,有一个特别好看的鸟在哪里喳喳叫着,直到现在这个画面还是很清晰,当时应该是在孵蛋,我打扰到了它。还有时候会遇到蛇,这时就会吓得再也不敢乱跑了。

包粽子的另一个材料是马莲(我一直想是不是我们小时候跳皮筋唱的马莲开花二十一的一样东西?),长得像一根根绳子,专门用来困粽子的。那时候家里种的马莲能长得很高,山上长的一般都很短。

有一次我到山上去,看到一堆马莲长得很高,就连根挖了出来回家种到院子里,这个东西只要有根后年春季就开始长了,到端午节时长得一般超过60厘米,正好能用。在包粽子之前,要把苇叶和马莲用水泡上2天。

最重要的内容就是糯米和枣了。小的时候我们那里没有江米,所有粽子都是黄米做的,有大黄米和小黄米之分,大黄米就是黍子去壳后的米、小黄米就是粘谷子,都属粘性,是北方山区种的很多的一种杂粮,每年包粽子、做年糕都是用这两种、再加上枣。(后来突然有一年吃到了江米粽子,发现粽子原来可以多种样子啊)。

一般提前4-5天开始淘米,把米和枣泡上,有时会加些豆子。我一直都认为我妈包的粽子是最好的,个子比现在超市买的要大很多、更好吃

一般在过节前几天就开始包粽子了,我们会围坐在一个泡着米的大盆边上,妈妈不慌不忙,把粽叶一般用2-3片并排拿到手里、再一扭转,就成了一个三角,然后把水里的米捞出一把装在里边,放上2-3个枣,用手压紧,水会从下边流出然后,装满后再把粽叶翻转过来盖住,用马莲转圈一捆,一个粽子就OK了。

每年包粽子时我们都跟着学,妈妈手把手的交,姐姐很快学会了,我直到今天也不会,每次包的会露米或是最后包了一个小小的……

粽子会包很多,放到大锅里煮,一大锅全家人能吃上好多天。每次都是煮好了,我们姐弟几个每人端一个碗排队等着,妈妈会每人给我们扒一个,我们从糖罐中舀上些糖放上,然后用筷子把粽子夹成小块,把糖办好,一般吹着一边吃,妈妈总会说不要急、别烫着,而我们总是狼吞虎咽……然后的几天里,粽子基本都是主食了,但总是要搭配一些其他的,大人说不能老吃粘的。

每年粽子煮好后,妈妈会用个盆检出一些,让我给爷爷奶奶送去,还有我们的邻居家如果谁家没有包粽子,也会给送一些去。

3、

挂纸葫芦

端午节还有一个风俗就是门口要挂纸葫芦。看到一个个葫芦五颜六色在风中飘扬也算一道风景了。村里有一家人专门会做葫芦,然后在节前会卖,小的2毛钱一个,大的5毛钱。买回来的葫芦是压缩的一个像扇子折起来的样子,一打开一转,一个完整的葫芦就OK了,然后用彩线挂在大门口上,小孩子也可以用个棍拴上,像打灯笼一样提着跑着玩。我总是好奇是怎么做出来的,也问过卖葫芦的给我说过但已经记不得了。

不过还记得有一年去他家看到正在做,就是把纸裁好、按照葫芦的样子叠好,好多层,用一木板盖在上边用石头压住。具体上色他们说要用染料去熏蒸,这个环节没有看到,所以一直还是没有搞清楚。

后来我工作后在县城买了房子,父母也接到了县城,每年端午节还是会吃粽子,妈妈也会包粽子但不会包那么多了,街上有卖葫芦会买回来挂在门上,但基本没有去河边洗脸了,听说农村保留下来还有的人会这样,但也越来越少了。

再后来我出去工作到处跑,老家农村端午节的活动再也没有过过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