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一特殊的“官”,出事第一个背锅,但权力很大,人人都争着当

 昵称413468 2019-06-17

影视剧中经常出现师爷对着罪犯巧舌如簧的桥段,对律法背得滚瓜烂熟,巧言善辩,让罪犯找不到理由为自己开脱罪名,可真实的师爷远比这用处大,他们不仅是帮助大人处理案件,还处理各类事务,毫不夸张地说,他们是全能型人才。

其实“师爷”更准确来说是被称为幕僚,他们并不是由皇帝任命,而是被当地官员选中后,将他们留在身边,由官员本人直接管理。这种现象很早以前就存在了,远至春秋战国时期,领导者并非全能的,但为了自己的实力能够增强,他们需要从五湖四海征收能人异士来出谋划策,久而久之,形成了门客之风。

门客看似是鱼龙混杂,不在乎出身阶级,但真正想要成为门客,必须从众人之中脱颖而出,因为门客是被王侯供养的,若是走投无路,成为门客是个不错的选择,所以门客是当时多数文人的理想职业,可要达到百里挑一并非一件易事,真才实学是必要的,这样才会得到主人的青睐。

天下统一后,国家为了更好地统治面积庞大的中原,实行州县统治,由中央指定官员去地方管理,意味着地方官一人管理当地所有的事务,自底向上,层层官僚,可一个人管理各种繁琐事务完全是不够的。

此时便衍生了幕府机构,征收精英以辅佐官员管理事务,慢慢地制度也更为完善,幕府机构人员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史书中曾记载每当王侯出府,他们的身边总会跟着幕僚,为他们提前处理好一切的细节和礼仪。

据统计,到了满清时期的幕府机构,地方衙门达到上千,师爷人数更是不计其数,每位行政官员旁边都会跟着三到五位的幕僚,这样算下来,幕府机构人员可达上万,而这也意味着官员有时候并不需要当官才能,所以渐渐出现了买卖官职的腐败现象。

有史学家分析过,当今社会幕僚人数远多于官员人数,当地长官处理事务完全依靠幕僚,他们不需要承担自己本来的指责,成为了空有虚名的官员,可幕僚人员始终不是朝廷认证的,是由当地长官直接管理,这就使得贪污腐败甚为严重,却不利于处理。

美国学者也曾说过,幕僚人数一直在增长,发展到清朝时期已是达到鼎盛,师爷的权力也越来越大,原本是在幕后为大人出谋划策,现在他们已经走到了台前,被老百姓关注。

其实师爷说白了,就是相当于如今的秘书,帮助长官处理好一切事务,相当于长官的智慧锦囊,师爷们通常在衙门上大显身手,收缴地方税收,审理案件,这些都是他们的分内之事,所以他们其实比官员操很多的心。

在官员犯事之后,师爷通常被第一个推出来背锅,每当上级进行财务核对时,看官员们是否收受贿赂,师爷往往是第一个被审查的,所以他们需要精通本朝律法,更需要长袖善舞,这样才能圆滑地应付上级。

在最为鼎盛的时候,幕僚甚至时能够自主掌权,不需要听从长官的命令,可做这一切并不会得到国家认可,朝廷不会给他们升职,也不会发放俸禄,吃穿住行完全是由当地官员负责,所以长官在选人的时候,也会擦亮眼睛,免得选到平庸之人,浪费了自己的钱财。

每当新官上任的时候,新人不了解幕府机构,但幕僚又是他们以后最为亲近的下属,所以新人们就会向有经验的官员请教如何挑选门客。官员需要写“关书”,也就是现在的招聘广告,上面需要有职位和俸禄,这样才能够让前来应聘的人了解到自己的重要性,今后也会更好的效力。

幕府机构的弊端就在于它的门槛极低,在绝对的利益面前,似乎真才实学也就不是很重要了,刚上任的官员需要许多的金银四处打点,可他们并没有那么多的银子,而一些没有才学却想行使权力的富人就盯上了幕僚的职位,所以富人和新任官员之间达成了“交易”,这样一幕僚不是下属,反而成了债主。

幕僚不仅是帮助官员审理案件,精通律法,也有主管刑罚的职位,还有管理治安的职位。放到现代来说,他们是全能型人才。可随着时代的发展,幕僚制度被废弃,洋务运动以后撤掉了师爷的职位,科举制也衰落了,没有选拔的官员上任,师爷本不属于编制内的问题也被放大,流传已久的幕府机构被彻底废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