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备势 1、左脚开步成八字脚,两脚距离小于肩宽。八字脚时会阴穴不开,夹着尾巴练功,影响任脉督脉的联通。 纠正方法,开步时,左脚先提脚跟,后提脚尖,落脚时,先落脚尖,后落脚跟,落脚跟时要向左侧外撑下落,使两脚保持平行。开脚距离要稍宽于肩,即两脚内侧距离与肩同宽。 2、起势调息向前托起时肘部过直,抬手过高,下按时抬肘过高。 纠正方法,两掌前托时,肘部微屈,手不过乳高,两掌内合于胸前时,肘要微低于腕。 虎举 1、手直接由掌变拳,没有虎爪状过程。 纠正方法,先坐腕撑掌,十指充分张开,掌心向下,再屈十指第一、二指节成虎爪,随后从小指、无名指、中指、食指到大指依次外旋握紧成实心拳,拳眼向前。 2、十指撑开举至头上时肘部弯曲。 纠正方法,十指撑开举至头上时,要充分向上,使肘部完全伸直,如托举重物,并一直保持到完成旋握成拳。 3、两拳下拉时,两肘外开,两拳距离变小。 纠正方法,两拳下拉时,两肘向前弯曲,保持小臂垂直下拉,两拳与肩同宽距离不变。 虎扑 1、开步直膝前扑时,低头弓背,眼看前下方,肩部高于臀部和虎爪。 纠正方法,开步直膝前扑时,从两手举至前上方时起,就目视双手,直背塌腰,臀部主动向后坐,目视虎爪向前扑落到臀、肩、爪三点达水平位置时停顿住。 2、虚步前扑时,重心偏前,前腿和两臂完全伸直。 纠正方法,出步要小,不超过本人一脚远,重心在后脚,身体前倾约45°,前腿膝微屈脚尖上翘,两臂肘微屈成弧形。 3、开步和虚步两次前扑的提拳动作没有区别。 规范要求,开步直膝前扑时,要直身提拳,举拳至头的前上方再变虎爪下扑。虚步前扑时,要反躬身提拳到肩前,再撇脚移重心,举拳变虎爪下扑。 4、每戏后的调息动作与起势时的调息动作无区别。 规范要求,每戏后的调息动作动作与起势时的调息动作区别在于两手托起的方向不同。起势调息两手向前方托起,戏后调息两手向侧前方托起。 鹿抵 1、迈步落脚点方向距离不准确,使身体侧屈不到位,看不到后脚跟。 纠正方法,以左脚为例,重心右移右膝微屈,提左脚经右脚内侧,向左前方划弧迈步,脚跟的落点应在左脚迈步前,左脚尖前约一脚远的位置。 2、前脚尖外展不到90°,弓步拧转时重心不稳。主要是因为前脚尖外展角度不够,使后脚处于或接近处于前脚的延长线上,造成重心不稳。 纠正方法,前脚尖充分外展达到大于等于90°,使后脚完全踩不到前脚的延长线,弓步拧转时重心就稳定了。 3、拧身抵角时,为看到后脚跟,后脚跟向外碾动或向上提起。 纠正方法,伸抵鹿角时,重心前移,前脚尖外展90°前腿屈弓,后腿蹬直,后脚全脚踏实不动,加大腰、腹部的拧转幅度,即可看到后脚跟。 4、收脚撤步时,两手伸展划弧不充分,划成小斜弧。 纠正方法,重心后移前脚尖翘起的同时,肘抵腰部的手充分向体侧伸展,收脚变开步时,两手经头上划大立圆落于体前。
鹿奔 1、落步后,两脚前后近似成一直线,重心不稳,上体左右晃动。 纠正方法,上步要向同侧肩前方向落步,使两脚之间横向距离约20厘米,后坐前,后脚跟先内合30-40°。 2、后坐拱背,两臂前伸时,塌腰翘臀,做不出竖弓。关键原因是上步过大。 纠正方法,上步要高抬脚近落步,上步距离要等于小于自己一脚的长度,后坐拱背时要背向后引,收腹含胸臀向前勾,躯干自成竖弓。 3、后坐弓背时,两臂伸直向前,背部横弓不明显。关键原因是两肘挺直。 纠正方法,后坐弓背时,低头、弓背、收腹,同时两臂内旋,两肘向两侧微屈。 欢迎大家关注并转发! |
|
来自: 昵称63703230 > 《五禽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