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庄子:以机巧用意,覆盖纯正本性,实则是得不偿失

 时宝官 2019-06-19

在红尘俗世中,有很多人总喜欢利用机巧的用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这个时代每天都存在着变化,而且变化的方式,就是不断的摒弃固有的传统方法,用更快更便捷的方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所利用的就是一些机巧的方式。

但是似乎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在摒弃淳朴方式,以机巧行处世的状态之下,无意之中就违背了返璞归真的本质规律,从而逐渐的迷失了自我本身纯正的心性,也迷失了事物本该持有的一种淳朴状态。

在道家思想中,就提倡脱离机巧之心,一切返璞归真的智慧。

道家思想认为,所有的机巧用心,看似让自己更快的达到了一个目的,但是实际上,在机巧用心的同时,自己的内心就会有了更多的别有用心,淳朴之心就不得完善,自己本身纯真的心情就难以得以保全,看似达到了目的,实则是违背了最初的那一个纯净的状态。

《庄子》中,庄周设计了汉荫丈人与子贡的一番对话,来反映了机巧之心与道家思想相违背的一个状态。

在《庄子》设计的这一个故事之中,借由两个人的对话,表达机巧之心容易妨碍道德修养的纯真性,违背了返璞归真的一个道理。

有一天子贡去楚国游览,返回晋国,走在路上的时候,看到一个老人费力的从井里面取水,收获非常小。

子贡就告诉老汉,有一个机械式的工具,可以很轻松的取出来很多水。

那个老人听了哈哈大笑,就说:我知道这种机械,但是这种机械虽然说看似能够更快的取出来水,但是会让我的内心产生更多的技巧用心,我内心的淳朴就不得完善,精神也不能纯粹,那么我内心的大道也会丧失。

子贡听了之后满面羞愧。

《庄子》中所表述的一个道理,与我们刚才所说的是一样的概念,庄周也是借由子贡的言论来诉说了自己的一个观点。

其中有这样一段话:子贡说,做事情要有可行性,功业要有成就,用的力气少而获得的成就多,就是圣人之道,最初我是这样认为的,但是现在并不是这样。现在我认为持守大道的人德行完备,德行完备品行才完整,德行完整的人精神才健全,这就是圣人之道,内心深远,德行悠远。

有的时候利用一些东西,看似很快的能够到达自己的目的,但是当有了一些机巧之心参与的时候,内心反而背离了事物的本质,也不得以纯净,最后的结果也得不偿失。

故事中的老翁,他也明白用机械取水会省力很多,而且也会提出来更多的水。但是他就是认为这种机巧之心,影响了自己接近朴素自然大道的内心状态,他宁愿保持一种淳朴笨拙的方法,来保持内心的一个纯粹,宁愿用笨拙的方法,也不愿意用那些看似巧妙的方式。

从这个状态中,我们很明显的可以感知到道家所讲的弃绝智巧,和儒家所说的外在形式形成了一个很明显的对立关系。

道家思想中多次提到了摒弃机巧之心的用意,比如在《道德经》之中就有这样一句话: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道德经》中说,杜绝智慧,抛却巧言善辩,杜绝仁慈,抛弃道义,杜绝机巧,抛弃私利之心。

很多人最初并不能理解,认为“智慧,机巧”这一些都是让我们人生能活得更舒服的东西,为什么要抛弃呢?

其实道家思想中所提倡的抛弃,是认为这智慧一个好东西,但是大多数人正是拥有智慧之后,就有了机巧的用心,内心的淳朴也就逐渐丧失了。

比如很多人多了一些私欲之心,因为自己的贪婪,一味的想满足自己的私欲,便会产生自我疏离感,内心会愈发空虚,当一味的想满足自己的欲望,从而走上了堕落消沉,甚至违背了自己的底线,损失了更多的东西,来换来自己所谓的那些欲望,这些事情都是得不偿失的,这也是道家思想一再摒弃的道理。

道家思想认为: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这个智慧就是提倡不可盈满过度,凡事懂得适可而止,不因自己的私欲而左右。而之所以产生私欲,这一切的根源是在于机巧之心,当你懂得摒弃那些用心过度的地方,最后也以避免本末倒置。

人类在史前时代的时候,以天为盖,以地为床,即便是结成部落,吃穿用全是取自大自然,与大自然和谐生存。

到后来的时候正是因为智慧的产生,比其他生物更加的聪明,而形成了部落,形成了村庄。到了近代的时候,很多人为了追求更舒适的生活,沿交通要道而聚集,形成了城镇,在另外一个层面,大量的砍伐树木,来为自己塑造一个更看似更舒服的生活状态。于是很多人在城市水泥固化的丛林中生存,为了理想中的美好生活,不断的过度开采,在大自然中过度的取材,来为自己塑造那些看似美好的生活环境。

但是当一切看似达到了自我期望的状态时,才想起来曾经山清水秀的山林地貌,已经在过度开采之中逐渐消失。但是此时已经不能再回到当初了,当初那些很多山清水秀的地方也被大肆破坏。

这就是本末倒置的一个结局,一方面深怀敬畏,但是另一方面却贪婪的索取,试图凌驾于自然之上,这也正是违背了自然规律而得到了一个结局。也正是因为自己的机巧之心,因为自己产生了私欲,所以背离了事物的纯正本质。

也正是这样一个道理,那些看似机巧用心让自己达到了自我的目的,但是在机巧用心的时候,我们违背的是自己的本心。

虽然说庄子设计的子贡与汉荫丈人的一番对话,看似有一些过度,因为我们不可能完全的摒弃前进的道路,我们也需要不断的改进,不断的进取,我们需要不断的改进环境和方式,但是我们不可过度的去利用私欲之心。

而我们从这样一篇文章中所明白的一个道理,最重要的就是不可以以机巧之心完全占据自我内心,而违背了中庸之道的智慧。

凡事适可而止,这一点是最重要的,如果懂得适可而止,不会一味的用机巧来追求那些所谓的良好时,才不至于让自己弄巧成拙。

当我们明白这样一个道理之后,如果以道家的智慧为本,以中庸之道的方式为辅,那么才是一种真正合理的状态。

就好像我们刚才所说的,我们不可以完全的摒弃进取,不可以完全的去除改进。因为完全的丧失了那些所谓的改进,那么我们永远会停留在一个落后的阶段,我们需要保留着一份进取之心,才能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但是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我们以“中庸之道”为辅,要合理适度的状态才会良好。

所谓的“中庸之道”就是包容以及合理的利用,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状态之下,采取一个不同的方式去对待一件事情,以合理的状态不可过犹不及。

比如说我们不可以过度的去开采,不可以过度的去用机巧之心,来为自己谋得福利。这样都是得不偿失的状态,而且结果总会弄巧成拙,也会丧失了本身我们所期望的生活状态。

俗话说得好“欲速则不达”,当你太过于急切的想到达一个目的,总想利用机巧之心去达到自我期望的时候,反而会背离了本质。即便是有进取之心,也要拥有一个合理而又坦然的适度状态。

在佛经中,有这样一个很有启发性的故事。

释迦牟尼有一个弟子,叫二十亿耳尊者,有一次释迦摩尼发现他诵经的时候表现急切,有一些浮躁。

他就问他:你诵经为什么如此急切?他就说:我出家修行很久,看到别人得了三昧,证得了禅定,也修正得道,但是我自己还没有修行成果,所以觉得悲伤,心也不静。

释迦摩尼就问他:你出家之前是做什么的?

二十亿耳尊者就说:我以前是弹琴的。

这个时候释迦摩尼就对他说:就好像你从前弹琴一样,怎么样能把琴弹好呢?如果琴弦太松了怎么样呢?

二十亿耳尊者就说:琴弦太松了,就根本没有声音。

释迦摩尼就说:那如果琴弦太紧了,怎么样呢?

他就说:如果琴弦太紧,音就不正确,琴弦还会断。

这个时候释迦摩尼就说出来一段值得我们去揣摩和领会的话,他说:太紧了反而容易起烦恼,定不下来心,松懈了又容易懈怠散漫。我们修行也是如此,不能太紧张,不能太懈怠,诵经的时候也应该是这样,如果做到这些,内心自然也就有成果。

所以由此可见,当我们对待自己的进取之心和自己的内心纯正智慧时,都要有一个适度的状态。

可以保留进取之心,来追求美好,但是更多的是需要有一个适度,不能因为太过于浮躁而丧失了自我本真的一个纯净,这就是道家思想,给我们带来的处世哲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