胫骨平台骨折,也称胫骨髁部骨折,属胫骨近端的关节内骨折,可有不同程度的关节面压缩与移位,将影响膝关节的对合、稳定性与运动。胫骨平台骨折约占全部骨折的1%,占老年骨折的8%。外侧平台骨折占55%-70%,内侧平台骨折占10%-23%,内、外侧平台同时骨折占10%-30%。胫骨平台骨折的分类多种多样,所有分类方法均是基于骨折的部位与移位的程度。 Hohl胫骨平台骨折分类 早在1956年,Hohl和Luck提出的胫骨平台骨折分类,包括无移位型、局部凹陷型、劈裂凹陷型和劈裂骨折型4类。1967年Hohl扩展了骨折的分类,分为骨折无移位、局部压缩、劈裂压缩型、全髁骨折型、粉碎骨折等6类。1991年Hohl结合Moore分类,再次修正了骨折的分类,将胫骨平台骨折分为微小移位(关节面压缩与移位小于4mm)与移位两大类。 Schatzker胫骨平台骨折分类 1979年Schatzker提出了胫骨平台骨折分型,是至今使用较多的分型。 I型:外侧平台单纯楔形或纵向劈裂骨折; Ⅱ型:外侧平台劈裂—压缩骨折; Ⅲ型:外侧平台单纯压缩骨折; Ⅳ型:内侧平台骨折(骨折/膝关节半脱位) Ⅴ型:涉及内、外侧平台劈裂的双髁骨折 Ⅵ型:平台骨折联合干骺端与骨干间骨折,致胫骨髁部与骨干部分离。 AO分型 1990年国际内固定研究会(AO/ASIF)有关长骨骨折的综合分类,将胫骨平台骨折归为胫骨近端骨折,其中部分关节内骨折为B型(其特征有部分关节面仍与干骺端-骨干部相连),若关节内骨折且与骨干部分离则归为C型,故共分为两型6组18个亚型。1996年美国创伤骨科学会(OTA)有关骨折和脱位的分类(OTA分类)认同了AO骨折分类。 B——部分关节内骨折 B1——部分关节内骨折、简单劈裂骨折 1、外侧关节面骨折 2、内侧关节面骨折 3、斜形、类及胫骨嵴及一侧关节面 B2——部分关节内骨折、简单压缩性骨折 1、外侧完全压缩骨折 2、外侧部分压缩骨折 3、内侧骨折 B3——部分关节内骨折、劈裂压缩骨折 1、外侧骨折 2、内侧骨折 3、斜形、类及胫骨嵴及一侧关节面 C——完全关节内骨折 C1——完全关节内骨折、关节简单骨折、干骺端简单骨折 1、轻度移位骨折 2、单髁移位 3、双髁移位 C2——完全关节内骨折、关节简单骨折、干骺端粉碎骨折 1、完整楔形骨折 2、粉碎楔形骨折 3、复杂骨折 C3——完全关节内骨折、粉碎骨折 1、外侧粉碎骨折 2、内侧粉碎骨折 3、外侧 内侧粉碎骨折 来源:股骨头坏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