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亚宇---不务正业的油画家

 泊木沐 2019-06-24

朱亚宇近照

我喜欢亚宇近几年创作的一批风景油画,不管画的是家乡还是异乡的题材,画面给人的感觉总是那样宁静而纯粹。画家以抒情、叙事性的表现手法把观画者不知不觉深深地诱入到其精心设计的故事情节中。他的每一幅作品都象一篇日记或者是生活的心得,他希望用绘画的语言描述一个个他所经历故事,他的画面构图自由、清新,造型丰满、严谨,色彩唯美而浪漫并弥漫着对生活浓浓的热爱与童话般的意境。

记忆中的故乡 131cm x 117cm

朱亚宇本科学的是视觉传达,毕业后远赴重洋求学于新西兰学的也是平面设计,学设计是为了找份工作,然而纯粹地画画却是他内心深处的梦想。朱亚宇的风景作品中有较明确的自然主义倾象以及淡淡的理想化地忧伤,亚宇说:“在海外的经历五味杂陈,在最迷茫和失落的尽头总会有柳暗花明的惊喜。一切看似简简单单生活却蕴藏着无尽的诗情画意,”

忆 120cm x 100cm

亚宇把他在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通过线条、笔触和色彩尽情地表现在画面中,从开始的稚拙探索到后来的随心所欲的表现,亚宇的绘画艺术呈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放松状态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语境。

2019年5月6日

邓旭

邓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重庆市美术家协会顾问,重庆市第三、四届政协常委,重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外梁 131cm x 117cm

春日光 70cm x 70cm

盎然 170cm x 85cm

被时光搁浅的路口 100cm x 70cm

春风十里 100cm x 70cm

2014年12月夏天,我创作了一张油画,名字叫“那年夏天宁静的海”。参加了很多展览,我妈总是说家里的油画还是许多年前的那几张,并且表示她很喜欢那一幅作品,遗憾的是这幅画卖给了朋友。随后我陆陆续续创作了很多故事,有一段时间里,爸妈的点赞慢慢变成了一种鼓励,我其实看懂一切,却掩耳盗铃的安慰自己艺术家需要自我的顽固,其实我知道很多时候画笔和思维是不同步的。2017年9月的一天我在整理房间的时候,心血来潮的把所有的油画打开一张一张的看,我疑惑着有一种精神被我弄丢了,误解了,我挑选了一张并不是很满意的半成品,重新装裱,我坐在画架前告诉自己把状态和激情找回来,然后重新打开画箱,拿出被遗忘在松节油里的画笔开始涂抹,于是诞生了“秋艳”那副转型的故事。但是我又不能全部丢掉那么多年来形成的个人符号,所以在接下来的创作中尽量去寻找一种平衡。我依然每周五都会去gorden harris美术用品店买画布,里面的店员都认识我了,他们一看到我进去就会笑着说,哇,你又画完一张啦?快给我们看看呢。我总会愉快的打开手机分享给他们每一周的故事。2018年,年初,给自己放了一个小年假,去海边,去森林,去爬山,去会朋友,观赏了无限开阔的大海,偶遇夕阳尽然的傍晚,让画笔泡在松节油里静静地跨年,去年合上的画箱再一次打开,调色盘上的油彩还未干,我拿起来放到鼻子前嗅了一下,调色油的味道快速的散发到空气中和外面的阳光产生出来一种强烈的似成相识。我知道要画什么,但是坐在画布前又纠结了起来。去年的作品算我里程中值得回味和纪念的一批,一千零一夜的主题我也打算延续到今年,就当是一个素描这些年遇见和被遇见的感知生活状态。我想知道未来自己还有一些什么样的符号还未挖掘出来或是现在的符号需要保持还是更新。比起自己的作品推荐送展,被收藏,更沾沾自喜于每一个不同于以往但又继承于以前的新故事得到爸妈的点赞。有太多的事不得不分割我和创作对话的时光,但是一旦拿起画笔的一瞬间我会飞快进入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里享受和自我满足。”画画从来没有这么进入一种状态,这种状态是一种享乐,也是一种历炼,有很多朋友私信我卖画,我都暂时回绝了,因为现在还不是时候,常常告诫自己心静,只有这样才能诞生纯粹的艺术,等待一下个厚积薄发。身边不断有好朋友和前辈们分享他们的故事,每一个人的画作都精彩,值得我学习。每一幅画都是创作者画笔下的一千零一夜。---朱亚宇

春生 170cm x 85cm

从前 85cm x 85cm

儿时 100cm x 70cm

十年前,十八中70平米的画室,我们听着林肯公园的摇滚乐,放肆的喧闹,我们围坐在静物的周围,装逼的在自己的画板上写着“去你妈的大师,老子天下第一”,自信的憧憬着未来,仿佛手里早已握着美院的入场券。那年夏天画室外的花开得正好,就像每个人野蛮生长的青春,绚烂而张扬。写生是我们的必修课,总有人对我说:“哇,你的色彩好干净。”所以理所当然沾沾自喜的满足。我们一边画画,一边盘算着怎么样用更干净的画面去博得打分老师的芳心。现在常常回想那段时光,单纯,紧张又美好。那些师哥师姐嘴里的色彩高分模式被我们倒背如流,眼前的一切行为无非就是一种获得录取的手段,其实心里向往的还是窗外霓虹交错的花花世界。公布专业成绩那天一半的人在画室外哭着骂着一把火烧毁了所有的心血和梦想。眼前这条路,由最初我们并肩前行,到走着走着,同伴一个一个变少。当我在画这张写生的时候满眼都是那些曾经鲜活的画面,那些花儿,在阳光下跳跃,绚烂的燃烧,如同凤凰涅磐宣泄着光和热,不知什么时候开始真正明白了画画的意义和未来艺术的思考。周末开车出去走走,去看海,去游览小镇,去触摸森林,再把所见所闻融入生活和工作,很快乐于这样的生活状态,虽然窗外的世界不再霓虹闪烁,没有灯火阑珊,但是却触手可及。有人说,青春是用来纪念的,因为它很短暂。可是我现在所做的,所想的,所坚持的,不正是青春的延续吗?

---朱亚宇

归航 85cm x 85cm

明媚 85cm x 85cm

秋艳 170cm x 85cm

似锦 85cm x 85cm

我喜欢暴雨来临之前的色彩,我自己给她取名叫做“城市灰”。我喜欢站在阳台上看每家每户忙碌的画面,很有生活的动感,听不见他们说些什么,像一部城市默片,安静,又微微的如戏。我喜欢彩色尽管有时心里是灰色。一个城市在我心中,有一个商场,一个图书馆,一家火锅店,几条载满梧桐树的街道便已足够了。哪怕看起来旧旧的,走起来却稳稳的,不担心无处安放的漂泊感,看再远也看得见远在眼前的归属感。初中的时候,我在课桌上用铅笔画了一座城市,有一次语文老师走过来笑着调侃:耶,呢斗是你未来的样子乜?我没有作声,继续画着,哪怕明白这是在毁坏公物。霓虹下的车水马龙,白日来去匆忙的川流不息,一家人团聚的一点灯火,都非常生动,像是一幅幅长曝光照片在眼前依次略过。后来,初中升高中,高中升大学,城市似乎是容纳与见证我们这一代人共同的岁月,爱恨,奔波。我们彼此述说着我多爱你,我们不在彼此左右只在彼此其中。我们在肉身上四散天涯,然而灵魂上却从未与城市远离。彼此共同的思维与价值观,早已流淌在我们的血液之中。(2018一千零一夜/关于城市)---朱亚宇

重庆森林 70cm x 70cm

周末午后 85cm x 85cm

林肯公园9号 85cm x 85cm 布面油画 2017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