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八一、苗而不秀者,有矣夫

 liuhuirong 2019-06-25

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

【译文】

孔子说:“庄稼生长了,却不吐穗开花的,有过的罢!吐穗开花了,去不凝浆结实的,有过的罢!”

〖感悟〗

秀指禾黍的吐花。《诗经·大雅·生民》云“实发实秀,实坚实好。”“发”和“秀”是指庄稼的生长和吐穗开花;“坚”和“好”是指谷粒的坚实和壮大。这都是“秀”的本意。现在还把庄稼的吐穗开花叫做“秀穗”。汉人唐人多以为孔子这话是为颜回短命而发。但颜回只是“秀而不实”,则“苗而不秀”又指谁呢?孔子此言必有感而发,但究竟何所指,则不必妄测。

其实,我们读《论语》也好,其余诸子百家也罢,年代久远,很多话我们是很难对其本意进行准确无疑的解释的,只要能够体会大意,或者有所启发也就够了。易中天先生讲三国时的一句话我印象很深,即便是正史的记载也未必可信,也有很多虚妄甚至故意掩饰的地方,甚至于即便是原原本本的记载,难道就能是其人内心的本意?我们已经不可能起古人于地下了,即便是能够起古人于地下,难道他们的话会有改变吗?所以读书应读出书曲笔之处,言外之意。

“苗儿不秀”的孔门弟子我们无从考证了,但历史上,现实中的例子并不罕见。初中时语文课本上有篇《伤仲永》,仲永小小年纪便能作诗,但其父亲不注重后天的培养,满足于一时的虚荣,仲永最终只能是“泯然众人矣。”“小时聪明,长大未必聪明”的俗语,也道出了个中道理。给你一个天才的儿童又能怎样,不能教育,不会教育,最终也一样泯然众人矣。

对此句话,让我心中又是一警。在父母的眼里,自己的孩子都是世界上最好的,为什么在家里如此聪慧的孩子,上学后会逐渐的拉开距离,甚至我们平时看不上眼的孩子,长大后反而有所成就?一方面靠的是天资,更重要的是教育。我深信好孩子是教出来的,好孩子是管出来的。

什么顺其自然,顺其自然的结果可能是杂草重生,可能是日渐一日的远离你最初的初衷。“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不要指望我们顺其自然,孩子就能够成才,孩子也能养成顺其自然的良好心态,“尽性知命”不是那么容易达到的境界。

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尧曰篇第二十)有几人能够明,又有几人能够做到。

事实上,往往是父母眼界的高低,决定了孩子今后能够走多远。

【资料来源:http://sloflhw.i.sohu.com/blog/view/132478837.ht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