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地址:《黄煌经方使用手册》学习笔记(2)作者: 11当归芍药散的方证表达 基本条件:中年女性多见,35-45岁; (1)芍药证: 大便干结如栗; 下肢麻木、无力、抽筋; (2)当归证: 面色萎黄无光泽,黄褐斑; 少腹疼痛; 月经不畅; 月经量少; 痛经。 (3)白术证: 黄 上身小,溜肩;腰、腹、臀、大腿肥大,赘肉多; 整体观察虚胖感明显; 浮肿貌,有眼袋,有时晨起眼睑水肿; 腹部、腰部、臀部、大腿处最易长肉,且肉质松软; 腹肌柔软; 下肢易水肿; 大便不成形; 白带清稀而多; 体重易增加,越来越胖; 易头痛;易头晕;易心悸; 12当归四逆汤的方证表达 (1)细辛证: 神情萎靡,懒于言语,偏于沉静。 手足凉,指尖尤甚,伴麻木、冷痛、青紫,加热后不易转温,夏天亦阴冷异常(雷诺病)。 面色、唇色、甲色苍白,易冻疮(周围循环差)。 局部易冷痛,如头冷痛、腹冷痛、痛经、牙冷痛等。 (2)大枣证 其人羸弱。 附:当归四逆汤人:肢端冰凉+疼痛。 13苓桂枣甘汤的方证表达 (1)大枣证 (2)茯苓证(水证):舌体淡嫩 (3)桂枝证(气上冲):心悸、头晕、脐跳。 14苓桂术甘汤的方证表达 (1)甘草证:其人瘦弱。 (2)茯苓证、白术证(水证):腹泻;易吐水;胃中有震水音;口渴不欲饮,小便少;轻度浮肿貌;眼袋大;面色黄暗;舌体淡暗 (3)桂枝证(气上冲):起则头眩;胸闷 15苓桂味甘汤的方证表达 (1)甘草证:其人瘦弱。 (2)茯苓证(水证):面部浮肿;眼袋大;水舌。 (3)桂枝证(气上冲):心悸动、脐动悸、汗出多。 (4)五味子证:虚喘、气短。 16防风通圣散的方证表达 (1)麻黄证: 面色暗黄、暗黑; 皮糙肉厚; 不易出汗或少汗,皮肤干燥 皮肤易过敏、易发红疹、易瘙痒; (2)石膏证:口大渴,喜冷饮; (3)大黄证: 其人肥胖、壮实(臧天朔);大骨架; 精神亢奋,精力旺盛,性格开朗,急躁易怒,胆量大; 头发 面色暗红,满面油光; 粘膜充血(眼结膜、唇粘膜、舌粘膜、咽粘膜); 食欲旺、食量大,以肉食为主; 内火大,易发痤疮、毛囊炎; 眼结膜红、舌红、咽红、唇红。 唇肌厚实(提示此人中气健旺,能食); 舌体厚实有力,舌苔厚,口臭喷人; 腹部膨隆 脉实有力。 17防己黄芪汤的方证表达 (1)黄芪证: 其人黄 肥胖(虚胖),肌肉松弛 易汗出(皮肤湿润);易浮肿;易疲劳; 腹大松软如棉花,无压痛 食欲旺盛,贪食却无力; 中老年妇女多见。 (2)防己证: 双下肢水肿,按之如泥; 膝关节疼痛; 下半身肥大 18附子泻心汤的方证表达 (1)三黄证: 心烦失眠; 烦躁不安; 头面颈易出汗; 上腹部不适(心下痞,胃炎,胃粘膜充血糜烂水肿); 舌苔干腻。 (2)附子证: 精神萎靡,嗜睡,易疲劳; 畏寒,手足冷; 面色黄暗; 脉沉无力; 中老年人。 19桂枝汤的方证表达 (1)桂枝人: *白白瘦瘦,豆芽身材,肌肉不发达; *皮肤细腻 *腹壁菲薄无力,按之表皮较硬 *舌淡红 *脉浮而虚缓(桂枝脉); *易出冷汗,汗后不舒服; *易出现气上冲症候群: *易疲劳 *不耐寒冷(基础代谢低,产热少;同时,皮下脂肪少,体热易散失); *易伤风感冒; *不耐疼痛(痛阈低)。 (2)大枣证 (3)芍药证: 阵发性、痉挛性腹痛; 大便干结如栗。 总结:桂枝汤人=豆芽身材+表机能低下+消化道机能低下。 20桂枝加附子汤的方证表达 (1)桂枝汤证:皮肤潮湿、手心出汗。 (2)附子证:皮肤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