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独醉,梦赴瑶池,酒在壶中,月在天空。山盟海誓,不如脚踏实地。恭敬内敛,即得清净无碍。人有时会有感应,所谓感应,不是算术和逻辑学,是一种直觉。看着哪儿都对,但就是感觉,这个事儿不能干。开始必须有程序,叫定法,或共法。按部就班,是第一步。第一步,越扎实,以后越自由。武术的第一步,是基本功。何为基本功,不是热身,是核心功法,核心不难,难在于变化,有时不是刻苦的事儿,提升那一步,看悟性,也看运气。有了功,再图变化。先练变化行不行,行,但到后来,该补的功课,你还要补,否则很难有大长进,练几年就知道了,没有就是没有。有了核心功法,就不同了,能越练越深,你突然发现,所有练法,都是为核心服务的。很多招式,也很重要,能助长核心功力。有了基础,才能提高。到了高阶,动力已定型,就要练感性的东西了。感性,就来自心性,这是发挥阶段,也是点睛之笔。默识揣摩,循规蹈矩,换来了脱胎换骨,游刃有余,皆因核心主宰,从此万变不离其中,什么架子皆可用,无有对与不对。此正是,拳无拳,意无意,非身是名大身。八千里河山,无一不是本性。

掌心向上,上托掌也是掤,但要沉肘,更要展背阔肌,这样的劲,横竖相参,更整。手掌和腹肌有大关系,有个经验,按掌要合腹肌,已助核心力道。手臂放松,但劲更加沉实。用聚合身法,贯通手臂,将力道放到梢节。什么是劲路,劲路,劲的运行路线。劲是看不到的,它属于做功产生的能,属于动能或结构力。打个比方,什么是劲路,同样抛一枚石子,你就能看出,抛物线不同,劲力释放迥异。有远近,有高低,还能打水漂,轨迹都不同。找到自身的,最佳劲路,练出属于你的路,这是每个武人要做到的。拳学,即是结构学,动态学,往这个路子上去,接地气,练出的东西实在。桩功有个东西,叫挂物。挂是什么,就是沉感。不光肘要沉劲,撑抱着身子沉,尾椎内收,三椎顺直,拉肱开背,这个形要有。挂物这个词,用得很形象,除了外松,还要聚合腰力,给周身以支撑。好比大臂挂了个东西,瞬间一放,手臂很放松。腰力把重量接过去了,这是国武共通之处。

折叠,指胸腰折叠,通常用波浪劲,胸腰开合的动态。力长则透,意远则穿。滚弹,指的是小臂发力状态。打拳时,尺桡二骨,里拧或外翻,称为滚动。弹抖劲,大臂送,小臂拧。打拳,也可以含着不发。脊柱波浪劲,小臂滚动劲,在套路里经常遇到。打拳有三个劲,经常使用。一个劲,领头悬,后开腰窝,填海,撑胸腰筋膜。两个劲,开胛,拉斜方肌,横展背阔肌。三个劲,小臂放松,沉肘,左右撑肱,拉斜方肌。劲不要太过,六七分劲抻到了,形要饱满。想发力时,丹田一紧,瞬间拔脊拧腰,手臂陡然放长,肱骨里裹或外翻,小臂旋转滚动。小臂要有甩榔头劲,“通”的一下,撒出去。小臂放松滚动,劲来自脊柱传导,浑身一沉,沉的基础上,再爆发力,你就有两道劲。小臂里拧或外翻,用后背催膀子,能甩出鞭子劲。练什么拳,主体结构不变,都是它,人体如此。丹田突然一颤,脊柱一挺,这样的劲,位移短,用时极少。冷,快,突然,无既定路线,是内劲特点。发力,抖中含整,不是光甩胳膊,腰力启动,脊柱迸弹,胸背开合,都要兼顾。公众号太极浮屠。慢练不发力,这个模式也要练,真有了功力,发不发没大所谓,全在于你。
原创武学文章,公众号太极浮屠,感谢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