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神经嵴细胞向内脏器官迁移耦合发育:奇恒之腑与五脏六腑关联机理

 醉牛988 2019-07-03

第一节 “任督二脉”胚胎发育背--腹轴性

人体胚胎早期发育,外胚层受到脊索和轴旁中胚层诱导,首先出现胚盘上隆出现凹槽结构将胚体背侧中轴线位置的外胚层细胞包裹进入凹槽内,然后对接愈合形成脊髓腔,脊髓腔中轴线位置形成胚体背侧前—后轴性;受到内胚层细胞诱导后,从背侧中轴开始沿着远近轴延伸并做胚体内卷,最后在胚胎腹侧对接愈合,形成胚体腹中轴性,这种胚体内卷发育运动的结构形成中空筒状结构,背腹两侧都出现中轴线,因为背侧中轴性是胚胎发育的起点,首先发育的外胚层中枢神经结构,然后随着胚体内卷神经细胞逐渐沿远-近轴向腹侧内卷对接愈合,这样就出现外胚层神经细胞内迁的最早分化发育模式,背侧中轴是起点,中医称之为督脉,腹侧中轴是终点,中医称为任脉。

神经嵴细胞向内脏器官迁移耦合发育:奇恒之腑与五脏六腑关联机理

乾坤极立脑脐发育说

在胚体内卷形成背-腹轴性的同时,由神经沟愈合为神经管的过程中,神经沟边缘与表面外胚层相延续的一部分神经外胚层细胞游离出来,形成左右两条与神经管平行的细胞索,位于表面外胚层的下方,神经管的背外侧,即神经嵴分化为周围神经系统的神经节和神经胶质细胞、肾上腺髓质的嗜铬细胞、黑色素细胞、滤泡旁细胞、颈动脉体I型细胞等。另外,神经嵴头段的部分细胞还可变为间充质细胞,并由此分化为头颈部的部分骨、软骨、肌肉及结缔组织。人体所有经脉都是从胚体背腹轴形成过程中开始分化发育。

而如何来测度标示这一发育过程中外胚层神经细胞内迁耦合中胚层和内胚层分化发育规律呢?现代组织胚胎学也很难找到巧妙的标注法来描述这一发育发生学现象、而古中医巧妙地利用“俞度”法,将这一发育发生机制表达出来。《外经微言·任督死生篇》:中讲具体讲述了上述人体胚胎发育发生机制:

雷公问曰:十二经脉之外,有任督二脉,何略而不言也?

岐伯曰:二经之脉不可略也。以二经散见于各经,故言十二经脉而二经已统会于中矣。

雷公曰:试分言之。

岐伯曰:

任脉行胸之前,督脉行背之后也。任脉起于中极之下,以上毛际,循腹里,上关元,至咽咙上颐,循面入目眦,此任脉之经络也。

督脉起于少腹,以下骨中央,女子入系廷孔,在溺孔之际,其络循阴器合纂间,统纂后,即前后二阴之间也,别绕臀至少阴,与巨阳中络者合少阴,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与太阳。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上,入络脑,至鼻柱,还出别下项,循肩膊挟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其男子循茎下至纂,与女子等,其少腹直上者,贯脐中央,上贯心,入喉上颐环唇,上系两目之下中央,此督脉之经络也。

虽督脉止于龈交,任脉止于承浆,其实二脉同起于会阴。止于龈交者未尝不过承浆,止于承浆者未尝不过龈交,行于前者亦行于后,行于后者亦行于前,循环周流彼此无间,故任督分之为二,合之仍一也。夫会阴者,至阴之所也。任脉由阳行于阴,故脉名阴海。督脉由阴行于阳,故脉名阳海。非龈交穴为阳海,承浆穴为阴海也。阴交阳而阴气生,阳交阴而阳气生,任督交而阴阳自长,不如海之难量乎,故以海名之。”

神经嵴细胞向内脏器官迁移耦合发育:奇恒之腑与五脏六腑关联机理

“三五合气九九节”五脏发生机理示意图

《玄妙经》云:

“三者,在天为日、月、星,名曰三光。在地为珠、玉、金,名曰三宝。在人为耳、鼻、口,名曰三生。

天、地、人凡三而各怀五行,故曰三五,其常精也。合三者为九宫。夫三五所怀,顺众类也。调和万物,理化阴阳,覆载天地,光明四海。风雨雷电,春秋冬夏,寒暑温凉,清浊之气,诸生之物,不得三五不立也。故曰天道不远,三五复返。三五者,天地之枢带,六合之要会也。九宫之气节,九九八十一为一章云云。”

经文中讲述了人体胚胎发育过程中背-腹轴性发生的具体发生发育规律,中医理论表述法中最常用的是阴阳概念,但是要知道,因为人体是恒温动物体,血液循环是闭管式循环,生理阶段无法区分空间轴性,也就是无法区分阴阳属性,因此在这段经文中非常明确的提出了人体阴阳划分的根本标准,是以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胚体轴性而立论阴阳,经文中提出的,“任脉由阳行于阴,故脉名阴海”,“督脉由阴行于阳,故脉名阳海”。意思就是胚胎发育中的诱因和诱果机制中,以胚胎背侧为阳,腹侧为阴为标准,从背侧发育生成的经脉为阳经,腹侧发育生成的经脉为阴经,中医根据这一胚胎发育发生原理将人体体液循环分成了阴阳经脉,依此开始建立起先天为体(胚胎机制),后天为用(生理机制)的诊疗医学体系,即“以二经散见于各经,故言十二经脉而二经已统会于中矣”的真正含义。任督二脉的具体诊疗原则,经文介绍如下:

“雷公曰:二经之脉络予已知之矣。请问其受病何如?

岐伯曰:二经气行则十二经之气通,二经气闭则十二经之气塞,男则成疝,女则成瘕,非遗溺即脊强也。

雷公曰:病止此乎?

岐伯曰:肾之气必假道、于任督二经,气闭则肾气塞矣。女不受妊,男不射精,人道绝矣。然则任督二经之脉络,即人死生之道路也。

雷公曰:神哉论也。请载《外经》,以补《内经》未备。”

第二节 “奇恒之腑”与神经管,神经嵴发育机制

一、“人身三关”与脊髓腔发育机制

人体胚胎最初发育发生,首先外胚层受到脊索和轴旁中胚层的诱导,出现胚体上隆凹陷闭合运动形成脊髓腔,脊髓腔的形成从胚盘的前中后三个位置开始,古中医称之为人身三关,《外经微言·三关升降篇》确立三个位置为“上玉枕,中肾脊、下尾间”;脊髓腔结构形成后,脊髓神经也从三个位置而出向内迁移与体腔内组织器官耦合,首先耦合发育的是肾脏,接下来是脾胃,具体内容见下经文描述:

“巫咸问曰:人身三关在何经乎?

岐伯曰:三关者,河车之关也。上玉枕,中肾脊、下尾间。

巫咸曰:三关何故关人生死乎?岐伯曰:关人生死,故名曰关。巫咸曰:请问生死之义。

岐伯曰:命门者,水中火也。水火之中实藏先天之气,脾胃之气后天之气也。先天之气不交于后天,则先天之气不长。后天之气不交于先天,则后天之气不化。二气必昼夜交,而后生生不息也。然而后天之气必得先天之气先交而后生。而先天之气必由下而上,升降诸脾胃,以分散于各脏腑。三关者,先天之气所行之径道也。气旺则升降无碍,气衰则阻,阻则人病矣。

巫咸曰:气衰安旺乎?

岐伯曰;助命门之火,益肾阴之水,则气自旺矣。

巫咸曰:善。”

神经嵴细胞向内脏器官迁移耦合发育:奇恒之腑与五脏六腑关联机理

“三关论” 就是奇恒之府三段论

二、“奇恒之腑”与神经管,神经嵴发生机制

人体胚胎发育时间轴性,首先胚盘上隆凹陷对接愈合形成脊髓腔,形成胚体背背侧的前后轴性,脊髓腔内形成的组织器官就是“脑髓”;然后胚胎从背轴左右沿远—近轴延伸内卷,外胚层神经细胞受到侧板中胚层诱导向内迁移,发育成肋骨和肋骨肌肉上的脉管结构,也就是“骨脉”;最后胚体内卷到胚体腹侧对接耦合,外胚层神经细胞首先从后向内分化耦合,形成生殖系统器官“女子胞”;受到内胚层诱导分化耦合内胚层胆囊分化支,形成原肠第一个器官胆囊。

这一早期发育发生过程其实就是早期神经管与神经嵴发生发育机制,中医将这一机制分化发育而成的组织器官称之为“奇恒之腑”。《外经微言·奇恒篇》中详细讲解了这一发育发生过程。

奢龙问于岐伯曰:奇恒之腑,与五脏并主藏精,皆可名脏乎?

岐伯曰:然。

奢龙曰: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既谓奇恒之腑,不宜又名脏矣。

岐伯曰:腑谓脏者,以其能藏阴也。阴者,即肾中之真水也。真水者,肾精也。精中有气,而脑髓骨脉胆女子胞皆能藏之,故可名腑,亦可名脏也。

这段经文详细介绍了奇恒之腑形成的原理机制,和定名的机制原则。

“奢龙曰;修真之士,何必留心于此乎?

岐伯曰:人欲长生,必知斯六义,而后可以养精气,结圣胎者也。奢龙曰:女子有胞以结胎,男子无胞何以结之?

岐伯曰:女孕男不妊,故胞属之女子,而男子未尝无胞也,男子有胞而后可以养胎息,故修真之士必知。斯六者至要者则胞与脑也,脑为泥丸,即上丹田也;胞为神室,即下丹田也。骨藏髓,脉藏血,髓藏气,脑藏精,气血精髓尽升泥丸,下降于舌,由舌下华池,由华池下廉泉玉英,通于胆,下贯神室。世人多欲,故血耗气散,髓竭精亡也。苟知藏而不泻,即返还之道也。

奢龙曰:六者宜藏,何道而使之藏乎?

岐伯曰:广成子有言,毋摇精,毋劳形,毋思虑营营,非不泻之谓乎。

奢龙曰;命之矣。”。

神经嵴细胞向内脏器官迁移耦合发育:奇恒之腑与五脏六腑关联机理

“胚胎六肾“与旁分泌腺体发育机理

虽然这是在讲述道家修行炼丹的方法,但是背后的机制原理确根据胚胎发育机制而来,所谓丹田者就是现代发育发生学中胚胎场机理,胚胎内卷成筒状模式后,又开始发生前--后内旋分化运动,前段内旋的发生位置就是“脑为泥丸,即上丹田也”,后端内旋的发生位置就是“胞为神室,即下丹田也”中间的分化耦合路线就是“气血精髓尽升泥丸,下降于舌,由舌下华池,由华池下廉泉玉英,通于胆,下贯神室”。

通过“人身三关”“奇恒之腑”的机制解读,我们就明白了中医奇恒之腑理论的真正机制原理,是神经管,神经嵴发育机制,是在简述胚胎发育的三个轴性形成原理,“人身三关”是在讲述胚体上隆凹陷对接运动,也就是脊髓腔形成机制;“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既谓奇恒之腑”是在讲述胚体内卷成中空筒状运动,也就是原肠形成机制;而“两丹田”是在简述胚胎前后内旋向体腔内分化发育运动,也就是神经前后对接发育机制。由此我们看出,古中医对于人体胚胎早期神经管,神经嵴发育机制已经有了系统认识和把握。

第三节 “五脏互根”与神经细胞脏腑耦合机制

其一:组织器官发生发育轴性定位

古中医理论自古用阴阳概念来定位人体组织结构属性,也是几千年来为大家熟悉的内容,但是,如果仔细考究阴阳定性的原理法则,却无人能够说清,故而《外经微言·五脏互根篇》中提出了阴阳定性定位定位原则提问“雷公问于岐伯曰:阳中有阴,阴中有阳,余既知之矣;然论阴阳之变迁也,未知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亦有定位乎?”。

经文意思是讲人体组织器官阴阳轴性定位原则“阳中有阴,阴中有阳”不是一种静态定位法则,而是一种动态的定位法则,即“阴阳之变迁也,未知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亦有定位乎?”。然而这种动态阴阳轴性的定位法则是什么呢?

《外经微言·五脏互根篇》中列举了这一动态组织脏器动态阴阳轴性定位法则,经文如下:

“岐伯曰:阴阳互相根也,原无定位。然求其位,亦有定也,肺开窍于鼻、心开窍于舌、脾开窍于口、肝开窍于目、肾开窍于耳,厥阴与督脉会于巅,此阳中有阴,阴居阳位也。肝与胆为表里,心与小肠为表里,肾与膀胱为表里,脾与胃为表里,肺与大肠为表里,包络与三焦为表里,此阴中有阳,阳居阴位也。雷公曰:请言互根之位。

岐伯曰:耳属肾而听声,声属金,是耳中有肺之阴也。鼻属肺而闻臭,臭属火,是鼻中有心之阴也。舌屈心而知味,味属土,是舌中有脾之阴也。目有五轮,通贯五脏,脑属肾,各会诸体,是耳与脑有五脏之阴也。大肠俞在脊十六椎旁,胃俞在脊十二椎旁,小肠俞在背第十八椎,胆俞在脊十椎旁,膀胱俞在中膂第二十椎,三焦俞在肾俞之上脊第十三椎之旁,包络无俞,寄于膈俞,在上七椎之旁,是七腑阳中有阴之位也。惟各有位,故其根生生不息也。否则虚器耳,何根之有哉。雷公曰:善。”

根据上段经文讲述五脏开五窍“肺开窍于鼻、心开窍于舌、脾开窍于口、肝开窍于目、肾开窍于耳”;经脉连通脑神经“厥阴与督脉会于巅”;脏腑表里关系“肝与胆为表里,心与小肠为表里,肾与膀胱为表里,脾与胃为表里,肺与大肠为表里,包络与三焦为表里”;眼睛目轮“目有五轮,通贯五脏,脑属肾,各会诸体”;人体背腧“大肠俞在脊十六椎旁,胃俞在脊十二椎旁,小肠俞在背第十八椎,胆俞在脊十椎旁,膀胱俞在中膂第二十椎,三焦俞在肾俞之上脊第十三椎之旁,包络无俞,寄于膈俞,在上七椎之旁,”全部连接起来,短短一段经文微言大义,让后世医家百思不得其解其中的机制原理。

当我们仔细阅读上段经文时,我们很自然就会提出一个疑问,古代医家到底根据什么机理得出了如此系统的结论?实际这是在根据人体组织胚胎发生发育机理来定位组织脏器的阴阳轴性法则。

神经嵴细胞向内脏器官迁移耦合发育:奇恒之腑与五脏六腑关联机理

三关与三黄庭耦合丹田发生机理

其二:“阴阳互根”与轴性动态定位发育机理

传统中医理论中自古以最大特色是阴阳概念的使用,无论是背景的运气学说还是人体结构都冠以阴阳概念来定位定性,但是如果仔细如何使用阴阳概念来定位定位定性的原则却是很难理解的一件事情,单纯以人体脏腑阴阳划分就有不同的定位定性标准在经典中也有记载:

譬如《素问·金匮真言论》中讲:

“夫言人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言人身之藏腑中阴阳,则藏者为阴,腑者为阳,肝、心、脾、肺、肾五藏皆为阴,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腑皆为阳。”

“故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此皆阴阳表里、内外、雌雄相输应也,故以应天之阴阳也。”

而《素问·五藏别论》中却讲:

“黄帝问曰:余闻方土,或以脑髓为脏,或以肠胃为脏,或以为腑。敢问更相反,皆自谓是。不知其道,愿闻其说。”

比较《素问·金匮真言论》和《素问·五藏别论》出现了两种脏腑阴阳属性定位的原则。

再譬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讲:

“故曰: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故曰: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神经嵴细胞向内脏器官迁移耦合发育:奇恒之腑与五脏六腑关联机理

《素问·五藏别论》中的阴阳划分标准

《素问,阴阳离合论》中又讲:

“帝曰:愿闻三阴三阳之离合也。

岐伯曰:圣人南面而立,前曰广明,后曰太冲,太冲之地,名曰少阴,少阴之上,名曰太阳,太阳根起于至阴,结于命门,名曰阴中之阳。中身而上,名曰广明,广明之下,名曰太阴,太阴之前,名曰阳明,阳明根起于厉兑,名曰阴中之阳。厥阴之表,名曰少阳,少阳根起于窍阴,名曰阴中之少阳。是故三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浮,命曰一阳。

帝曰:愿闻三阴。

岐伯曰:外者为阳,内者为阴,然则中为阴,其冲在下,名曰太阴,太阴根起于隐白,名曰阴中之阴。太阴之后,名曰少阴,少阴根起于涌泉,名曰阴中之少阴。少阴之前,名曰厥阴,厥阴根起于大敦,阴之绝阳,名曰阴之绝阴。是故三阴之离合也,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沉,名曰一阴。阴阳雩重,重传为一周,气里形表而为相成也。”

神经嵴细胞向内脏器官迁移耦合发育:奇恒之腑与五脏六腑关联机理

《阴阳离合论》脏腑阴阳划分原则

比较《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和《素问,阴阳离合论》中又出现了两种阴阳化分法:

经典中出现如此多的阴阳划分法,让后世医家在诊疗过程中一直不能正确系统地把握阴阳的划分归类标准,使得中医理论体系中阴阳概念使用上越来越混乱,因此,如何正确理解阴阳概念背后的使用原理法则对于正确理解中医理论至关重要。

为什么古中医出现了不同的阴阳划分标准,这是因为古达医家观察思考人体时,发现了人体胚胎和生理两个存在期,而这两个存在期是具有时间轴上的前后性,而且存在状态也是不同的,这背后就出现了如何如何用相同概念表达前后两个阶段的标准问题,到底是用出生后的理解阶段作为阴阳轴性做标准?还是以出生前胚胎阶段作为阴阳轴性做标准?

这一问题可能摆在了原始中医理论形成时期。背后就存在问题实质关系的学科架构问题,也就是表达概念与实际人体结构是否对应原则问题,换言之,也就是人体结构功能阴阳轴性定位到底是以胚胎发育阶段为标准?还是以生理阶段为标准?这关系到阴阳概念的内涵外延是否具有正真对应性问题。

人体胚胎阶段是组织分化发育阶段,具有结构发育过程中明显的发育发生轴性,而出生后进入生理阶段,由于各个组织器官之间的系统耦合自然失去了结构上的空间轴性,即《素问·生气通天论》中所讲“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状态,这样古代医家自然想到采用人体组织胚胎发生发育期为对应标准,使用阴阳概念表达人体结构功能轴性。

人体胚胎发生发育阶段,组织器官的分化发育是由不同胚层细胞分化耦合形成的,单纯的胚层细胞分化不能发育成组织器官,故而古中医提出“阴阳互相根也”的原则,也就是说人体用阴阳概念表达人体结构轴性,不能够使用单一轴性表达,而必须使用对立轴性同时表达。

不同胚层细胞之间的分化耦合发育成组织结构是一种连续的动态过程,没有固定的位置限定,即“阴阳互相根也,原无定位”,既然没有固定的轴性界定,又如何使用阴阳概念来确定组织器官发育发生过程中形成的轴性呢?这就成为一个极大的难题。由此,古中医出现了不同的阴阳使用原则,一者,胚胎期使用原则,二者生理阶段对应原则。只有这两者结合得非常严密,才能够使用同一阴阳表达概念系统描述人体两个阶段的同一模式,这就是“然求其位,亦有定也”的本意,也就是《素问·玉版论要》中所言“黄帝问曰:余闻揆奇恒所指不同,用之奈何?岐伯曰:揆度者,度病之浅深也。奇恒者,言奇病也。请言道之至数,五色脉变,揆度奇恒,道在于一。神转不回,回则不转,乃失其机。至数之要,迫近以微,著之玉版,命曰合玉机。”。

这种人体“道之至数,五色脉变,揆度奇恒,道在于一”的机制原理在诸多古中医经典中记载,《素问·病能论》中言:“《上经》者,言气之通天也;《下经》者,言病之变化也;《金匮》者,决死生也;《揆度》者,切度之也;《奇恒》者,言奇病也。所谓奇者,使奇病不得以四时死也;恒者,得以四时死也。所谓揆者,方切求之也,言切求其脉理也;度者,得其病处,以四时度之也。”。

“揆度奇恒”是两件事,揆度者古代度量衡方法的名称,奇恒者,人体组织结构,“揆度奇恒”就是对奇恒之腑的度量测度,具体方法现在已经失传很久。故而其中原理也是千古之谜。

有关“揆度”内容在《管子.揆度》中有所记载: “桓公曰,“‘事名二、正名五而天下治’,何谓‘事名二’?”对曰:“天策阳也,壤策阴也,此谓‘事名二’。”“何谓‘正名五’?”对曰:“权也,衡也,规也,矩也,准也,此谓‘正名五’。其在色者,青黄白黑赤也;其在声者,宫商羽徵角也;其在味者,酸辛咸苦甘也。二五者,童山竭泽,人君以数制之人。味者所以守民口也,声者所以守民耳也,色者所以守民目也。人君失二五者亡其国,大夫失二五者亡其势,民失二五者亡其家。此国之至机也,谓之国机。”

揆度法就是古代度量衡中的“权也,衡也,规也,矩也,准也,此谓‘正名五’”这种度量衡测量的对象其中有“其在色者,青黄白黑赤也;其在声者,宫商羽徵角也;其在味者,酸辛咸苦甘也。”,这与《黄帝内经》理论就联系起来,可见是古代度量衡方法在人体医学层面的使用延伸,这是一件让现代人感到非常奇怪或者不可思议的事情,可是在古中医中已经存在了,见《素问·玉机真藏论》:中讲“帝瞿然而起,再拜而稽首曰:善。吾得脉之大要,天下至数,五色脉变,揆度奇恒,道在于一,神转不回,回则不转,乃失其机,至数之要,迫近以微,着之玉版,藏之藏府,每旦读之,名曰玉机。五藏受气于其所生,传之于其所胜,气舍于其所生,死于其所不胜。病之且死,必先传行至其所不胜,病乃死。此言气之逆行也,故死。肝受气于心,传之于脾,气舍于肾,至肺而死。心受气于脾,传之于肺,气舍于肝,至肾而死。脾受气于肺,传之于肾,气舍于心,至肝而死。肺受气于肾,传之于肝,气舍于脾,至心而死。肾受气于肝,传之于心,气舍于肺,至脾而死。此皆逆死也。一日一夜五分之,此所以占死生之早暮也。”,这段经文与《外经微言·五脏互根篇》中所讲内容非常近似,可见其中原理原则是统一的,都来自远古时期。如何解开“揆度奇恒”原理,也就解开阴阳轴性定位的原则机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