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博约而温润,气势磅礴——《封燕然山铭并序》赏析

 沧海一粟1951 2019-07-10

班固的《封燕然山铭并序》,是一篇重要的历史文献,也是一篇著名的文学作品。汉和帝永元元年(公元89年),归汉的南匈奴单于请兵讨伐北匈奴,获得窦太后同意(时和帝年十一岁,太后临朝)。汉朝以窦宪为车骑将军以执金吾耿秉为副,各领四千骑,合南匈奴、乌桓、羌胡骑兵三万余出征。汉军大败北匈奴于稽洛山(今蒙古国额布根山),北单于仓皇逃窜,汉军追击诸部落,抵达私渠比鞮海(今蒙古国邦察干湖),北匈奴投降者二十余万人。窦宪、耿秉等登上去塞北三千余里的燕然山(今蒙古国杭爱山),刻石记功,命班固撰写此铭。当时班固以中护军身份随行,参与军中谋议。

我国秦汉时期,主要的外患是北方匈奴。绵延中国北部的万里长城就是防御匈奴入侵的一大战略设施。但是,汉之形势实利攻而不利守,汉朝与匈奴边界辽阔,匈奴是游牧民族,飘忽无定,富有侵略性,时常乘我秋冬农业庄稼收获以后,入塞抢掠,攻者一点,防者千里,中国疲于奔命。就人力资源而言,匈奴全国壮丁,不出三十万,其社会组织,不如中国强韧,如果主动出击,可以一劳永逸,比起消极防御来说很显然有利得多。因此,汉朝自从强盛以后,便积极北伐匈奴在战略上变被动防御为主动反击。东汉永元元年窦宪、耿秉大败匈奴,封燕然山而还,大震汉朝声威。这次北伐,可以与西汉元狩二年(前121)霍去病、卫青大败匈奴于漠北,封狼居胥山而还,前后媲美。应当指出,在世界历史上,中华民族为一农业民族,爱好和平,而不是一个侵略性民族,但是在侵略面前,绝不是只有招架之功,而无还手之力的。汉朝反击匈奴,就是极好的例子。班固《封燕然山铭并序》的历史以和价值,也就在这里。

从艺术上讲,《封燕然山铭并序》,具有三项显著特色。一、气势磅礴。铭、序一气贯注,浑然一体。虽说篇幅不长,却是元气淋漓,读来令人振奋。序云:“上以摅高、文之宿愤,光祖宗之玄灵;下以安固后嗣,恢拓境宇,振大汉之天声。”高、文之宿愤:高,指汉高祖刘邦。文,指汉文帝刘恒。宿愤,旧恨。汉高祖七年(前200)匈奴兵围马邑(今山西朔县),扰太原,刘邦亲自帅三十万军出击,至平城白登山(今山西大同市东北),遇伏被围七日。不得已和匈奴结和亲之约,以公主嫁单于,岁奉贡献。汉文帝十四年(前166)匈奴十四万骑兵入寇,杀北地都尉,掳人民、畜产,烧毁回中宫(在今陕西陇县),前锋至长安甘泉(在今陕西淳化西北)。祖宗之玄灵:祖:高祖。宗:太宗文帝。安固后嗣:使后人得到安宁。恢:大。拓:开。天声:雷霆之声。形容声威之大。这几句是说,上以泄高帝、文帝的宿愤,下以稳固后代,拓宽疆域,振扬大汉的声威。

铭云:“铄王师兮征荒裔,剿凶虐兮截海外。夐其邈兮亘地界,封神丘兮建隆嵑,熙帝载兮振万世!”铄:光辉美盛之貌。裔:边远的地方。截:整治。夐:远,意为远至。亘:直至,穷尽。神丘:燕然山。隆:高。嵑:同“碣”,圆顶的碑石。熙帝载:熙,广,发扬光大。载:事业,句谓发扬光大汉朝的事业。这几句是说,威武王师,征伐四方,剿灭凶残,统一海外。万里迢迢,天涯海角,封神祭山,建造丰碑,广扬帝事,振奋万代!磅礴气势的根源是热爱祖国、保卫祖国的深厚情感。洗雪国耻,保卫祖国,铭文是广大祖国声威的爱国激情的集中体现。而战略上的识见与议论,则深化了这一磅礴气势。序云“兹所谓一劳而久逸,暂非而永宁者也。实际表明,反击侵略者,变被动为主动的战略构想,本是两汉时期有识之士的一项共识。铭文采用骚体,骚体雄浑,成为磅礴气势喷薄而出的强有力的载体 。

二、着力描写强盛的军容军威,从而表现汉军的必胜。我国传统文学表现战争,总是对于战争的性质存有一种价值判断,即正义与不正义之分,我国传统文学对于战争的表现,就不以描写杀人为能事,往往是通过着力描写我军的军容军威强盛来加以彰显的。“鹰扬之校,螭虎之士。”这两句是说,军校们像雄鹰般威武,将士们似龙虎般勇猛。描写军容均为之强盛,描写军容军威的,如“云辎蔽路”,“玄甲耀日,朱旗绛天”,“星流彗扫”,还颇有诗意之美。班固这种详写军容军威,略写杀人流血的艺术手法,当然不是他对战争的缺乏了解。而是再三的、清楚的表示了汉民族对和平的渴望和关切,体现了爱好和平的中国文化的精神。这种精神对班固影响很深。

三、是由铭的内容特点而来的铭的艺术特色。《封燕然山铭并序》纪汉之功,既是对汉朝的祝贺,也是对侵略者的警戒。全文历述汉军北伐匈奴,从出师写至凯旋,而且包含历史回顾与战略的议论,可以谓之博;文字精炼全文仅有三百字,则又可以谓之约;不尚杀人流血的描写,而盛写军容军威,并且对于和平安宁再三致意,则可以谓之温润。既博、约、温润,又气势磅礴,既深得铭的体性,又特具艺术个性、这就是本文的总体特色。

附录:《封燕然山铭并序》作者:班固

惟永元元年秋七月,有汉元舅曰车骑将军窦宪,寅亮圣明,登翼王室,纳于大麓,维清缉熙。乃与执金吾耿秉,述职巡御。理兵于朔方。鹰扬之校,螭虎之士,爰该六师,暨南单于、东胡乌桓、西戎氐羌,侯王君长之群,骁骑三万。元戎轻武,长毂四分,云辎蔽路,万有三千余乘。勒以八阵,莅以威神,玄甲耀目,朱旗绛天。遂陵高阙,下鸡鹿,经碛卤,绝大漠,斩温禺以衅鼓,血尸逐以染锷。然后四校横徂,星流彗扫,萧条万里,野无遗寇。于是域灭区殚,反旆而旋,考传验图,穷览其山川。遂逾涿邪,跨安侯,乘燕然,蹑冒顿之区落,焚老上之龙庭。上以摅高、文之宿愤,光祖宗之玄灵;下以安固后嗣,恢拓境宇,振大汉之天声。兹所谓一劳而久逸,暂费而永宁者也,乃遂封山刊石,昭铭盛德。其辞曰:

铄王师兮征荒裔,
剿凶虐兮截海外。
夐其邈兮亘地界,
封神丘兮建隆嵑,
熙帝载兮振万世!

白话译文:

大汉永元元年(汉和帝年号,西元89年)秋七月,国舅、车骑将军窦宪,恭敬天子、辅佐王室,理国事,高洁光明。就和执金吾耿秉,述职巡视,出兵朔方。军校们像雄鹰般威武,将士们似龙虎般勇猛,这就是天子的王师。六军俱备,及南单于、东乌桓、西戎、氐羌侯王君长等人,猛骑三万。战车疾驰,兵车四奔,辎重满路,一万三千多辆。统以八阵,临以威神,铁甲耀日,红旗蔽空。于是登高阙,下鸡鹿,经荒野,过沙漠,斩杀“温禺鞮王”,用其血涂鼓行祭;用“尸逐骨都侯”的血来涂刀剑之刃。然后四方将校横行,流星闪电,万里寂静,野无遗寇。于是统一区宇,举旗凯旋,查考害传图籍,遍观当地山河。终于越过“涿邪山”,跨过“安侯河”,登燕然山。践踏冒顿的部落,焚烧老上的龙庭。上以泄高帝、文帝的宿愤,光耀祖宗的神灵;下以稳固后代,拓宽疆域,振扬大汉的声威。此所渭一次劳神而长期安逸,暂时费事而永久安宁。于是封山刻石,铭记至德。铭辞曰:

威武王师,征伐四方;剿减凶残,统一海外;万里迢迢,天涯海角;封祭神山,建造丰碑;广扬帝事,振奋万代。

班固

班固(建武八年32年-永元四年92年)东汉官吏、史学家、文学家。史学家班彪之子,字孟坚,汉族,扶风安陵人(今陕西咸阳东北)。除兰台令史,迁为郎,典校秘书,潜心二十余年,修成《汉书》,当世重之,迁玄武司马,撰《白虎通德论》,征匈奴为中护军,兵败受牵连,死狱中,善辞赋,有《两都赋》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