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晚上上厕所次数越来越多,但每次尿量都不多,这是怎么了?” 医生我是不是因为年纪大,现在排尿都觉得有些困难...” 类似这种情况的人很多,症状主要为尿频、尿急、尿失禁、夜尿多、排尿困难等。 听说尿路感染,或者前列腺炎也会是这种症状,但还有一种可能——良性前列腺增生,这种病你不可不重视! 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是导致中老年男性排尿障碍最为常见的一种良性疾病,可引起膀胱出口梗阻、排尿困难等下尿路阻塞症状。 目前,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主要方法有药物、外科手术和微技术疗等,均有一定的局限性。 药物保守治疗——能一定程度减轻阻塞症状,属于一线治疗措施,适宜于中等程度的下尿路阻塞,但需要长期用药、有一定副作用; 外科手术治疗——分为开放手术和经尿道(TURP)切除前列腺。外科治疗疗效确切,但创伤较大、住院时间较长、术后疼痛不适、可能发生并发症(如尿道感染、尿道狭窄、性功能障碍); 各种微创技术——包括激光消融、经尿道微波消融、经尿道RFA、经皮穿刺冷冻/ RFA等的临床应用报道较多,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目前在疗效、并发症发生率、经济耗费、安全性等综合评估上,尚无任何一种微创治疗技术被证实优于TURP。 前列腺动脉栓塞术(prostatic artery embolization,PAE)为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前列腺动脉栓塞术(PAE)是指在影像设备的引导下,将导管超选择性插入前列腺供血动脉,注入合适的栓塞材料,阻断前列腺供血动脉,使前列腺缺血、坏死、萎缩,减轻对尿道的压迫,从而缓解因前列腺增生引起的下尿路梗阻症状;另一方面,可达到治疗前列腺出血的目的。 其主要特点是创伤性很小、无需全麻或腰麻、不经过尿道途径、无出血风险、住院时间短甚至无需住院、不存在传统开放性外科手术和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的常见并发症等优势。 PAE对BPH及前列腺出血患者疗效明确,尤其对高龄、巨大BPH、心肺功能异常等不能耐受全麻或外科手术的患者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补充治疗手段。 解放军总医院介入放射科主任王茂强带领的介入团队,自2009年开始进行超选择性前列腺动脉栓塞术(PAE)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及出血的基础及临床研究,已累计治疗这类患者400余例,技术成功率达94.13%,止血成功率达98%,相关成果被国内外同行广泛引用。 目前PAE在欧美已经得到了一定范围的应用,被视为近年介入放射学的重要进展,其治疗价值和意义类似于采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专家介绍—— 王茂强,介入放射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博士后导师; 南开大学和清华大学兼职博导,享受国务院政府特贴专家,专业技术三级、文职一级教授。任会诊专家、中央军委保健委员会会诊专家,解放军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介入诊疗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国际医疗保健促进会介入医师学会主任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肿瘤微创介入分会副主任委员、国家卫计委介入专家组成员。 专业擅长:原发性肝癌、转移性肝癌的栓塞化疗和射频消融;肝脏良性肿瘤及肿瘤样病变:肝血管瘤,FNH(良性增生)、囊肿;前列腺增生症;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TIPS);布—加综合征(肝静脉—下腔静脉阻塞)等 |
|
来自: 尚振奇 > 《泌尿系结石,感染,生殖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