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起眼的金沸草散,却是名家力荐的治咳良方

 萱萱快快成长 2019-07-15



余早年体弱,薄受风寒辄咳,每以金沸草散取效。施诸他人,亦收捷效。


数十年来,余治咳嗽,无论新久,亦无论表里寒热虚实,恒喜用此方化裁。有病者咳嗽缠绵数月,遍用中西药物乏效,服此汤数帖而痊。余因叹其佳妙而授他人,以至辗转传抄,依样画葫芦,竟亦屡有霍然而愈者。


似此平淡之方药,而效验如此,其理安在哉?


余窃思咳嗽固多,无非肺胃之病。观《内经》揭咳嗽之总病为痰涎或水饮“聚于胃,关于肺”六字,可了无余蕴矣。


方中主药金沸草,乃旋覆花之茎叶,余恒用其花。谚曰:“诸花皆升,旋覆独降。”其肃肺降胃、豁痰蠲饮之力颇著;其味辛,辛者能散能横行,故能宣散肺气达于皮毛,一降一宣,肺之制节有权矣;其味咸,咸能入肾,故能纳气下行以归根,俾胃中之痰涎或水饮息息下行而从浊道出,不复上逆犯肺,肺自清虚矣。是一药之功,三脏戴泽,三焦通利焉。


再者,方中寓有“芍药甘草汤”,酸甘合化,滋养肺津,收敛肺气,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其能缓解支气管平滑肌之痉挛。余用此方治愈之咳嗽不知凡几,深知方中诸药均可损益,惟旋覆花、芍药、甘草三味为举足轻重而不可挪移之品,表而彰之。而临证之顷,损益之妙,又存乎一心也。


若风寒咳嗽,不论久暂,可尽用本方。若喉痒咳痰不爽,似燥咳而实非,可加桔梗;风热咳嗽,去荆芥、前胡,合桑菊饮;燥热咳嗽,去荆芥、前胡,合贝母瓜蒌散;痰多而清稀,合二陈汤;痰黄而夹热,加黄芩,或合泻白散;兼喘,合三拗汤;痰壅气促,上盛下虚,去荆芥、前胡,合苏子降气汤;咳嗽日久,无明显外证,合止嗽散;脾胃虚弱,合五味异功散;反复感冒者,合玉屏风散。临证者曷必不屑一试,以有采于刍荛之言欤?


陈某,女,45岁。1972年10月就诊。患者体丰,平素健康。3个多月前,偶因感冒,咳嗽迁延,迭经中西医治疗,反而咳嗽日剧,遂从百里之遥,专程前来请江老诊治。自诉喉中瘙痒,日夜呛咳不休,影响眠食,极为苦楚。伴见气短神疲,咳唾清稀痰沫,舌苔薄白,脉象浮滑。诊毕,江老喟然叹曰:外感咳嗽,小病耳,何以竟致迁延数月?!经云:微寒微咳。此定由初治失于表散之咎。遂拟金沸草散加减。


荆芥6g,前胡10g,金沸草10g,白芍10g,法半夏10g,甘草6g,桔梗10g,紫菀10g,百部10g,陈皮10g,杏仁10g,枇杷叶10g。


半年后,患者因他病前来就诊,欣然告曰:前次药方,连服5剂,咳嗽遂愈,至今未作。


【注】


金沸草散凡二方:一见于《南阳活人书》,以金沸草、前胡、荆芥、细辛、茯苓、生姜、大枣、甘草等组成;二载于《和剂局方》者,方中无茯苓、细辛,而增麻黄、白芍。此外,三因旋覆花汤,又在局方金沸草散基础上增入杏仁、茯苓、五味子,治风寒暑湿伤肺,喘咳大甚,坐卧不宁。江老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常以三方灵活取舍,或再合六安煎、桔梗汤(《伤寒论》),并随症加减,把专病专方与“随证治之”紧密结合起来。如外有寒热,加柴胡、黄芩(含小柴胡汤意);高热气喘,加麻黄、石膏(麻杏甘石汤意);发热咽痛,加银花、连翘、射干(银翘散意);痰多黏稠加川贝母、瓜蒌仁(贝母瓜蒌散);哮喘痰鸣,加苏子、葶苈子(含葶苈大枣泻肺汤);兼发热、自汗、恶风,加桂枝、厚朴(桂枝厚朴杏子汤);久咳加紫菀、百部、枇杷叶(即合止嗽散);体虚易感冒,加黄芪、防风、白术(玉屏风散);脾虚食少或便溏,加党参或黄芪、白术(六君子汤);痰涎清稀、头眩、心下满,加桂枝、白术(即合苓桂术甘汤)。


江老常说,一病必有主方,一方必有主药。金沸草具有下气降逆、消痰行水以治咳喘的功效;芍药合甘草,能缓急止痛,在此可借以缓解、松弛支气管的痉挛。故三者同为方中主药,不可挪移。而麻黄、细辛、五味子,则以其过于温散或酸收(且方中芍药已有酸收作用),故用之宜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