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中医刘医生 痛经,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继发性痛经是由于其它疾病引起的,而原发性痛经查不出具体疾病,以单纯月经伴有腹痛为特点。一般而言,继发性痛经治疗要复杂,而原发性痛经病机相对简单,疗效也好一些。 有一位痛经的患者,只有15岁的小姑娘,已经规律行经两年,每次5至7天干净,量可,无血块,就是每次月经小腹胀痛难忍,月经初潮至就诊时已经两年,每月都是如此,伴有小便黄赤,大便干结,4天一行,无其它明显不适。 体型可,面色偏黄暗干燥,眼睑略红,喉壁偏红,舌质红,有郁点,舌苔白腻罩黄,脉弦软略涩。考虑其虽月事正常,但行经过早,已露肾元不足之端倪,血虚气滞,冲脉隶于阳明,故阳明失濡,肠腑不降。处方: 炒白芍 乌 药 砂 仁 木 香 元胡索 制香附 熟地黄 炙甘草 桂 枝 青 皮 川楝子 清半夏 五副 水煎口服(省去剂量,以免外行盲目模仿,邯郸学步) 吃完五副药,一年后因其它疾病来就诊,反馈服完五副药后,不仅当月痛经消失,其后一直也未再发作。这张方子12味药,加起来的重量才100多克,剂量小,因为患者虽然痛经两年,但是病机单纯,运用补肾、养血、理气,配合通降阳明,所以疗效较好。根据古人经验,调理月经疾病,少年重补肾,中年重疏肝,老年重健脾。这个患者,正值少年,所以熟地黄与炒白芍用量相对偏重,以补益肾精肝血。 青年中医,尤其是在医院体制外独立行医,个中辛酸只有自己知道,没有两把好刷子,没有两支金刚钻很难立足,除非像某些神医一样,背后有推手有团队运作,君子不齿。所以,我一直整理留意我自己的医案,尤其是那些初诊五副药就显效的医案。有机会的话可能会出版,也许对青年中医师会有帮助,年青中医更需要患者认可与信任。 不忘初心,务实求真。读研究生时,当时校内网(人人网)还比较火,在上面结识了许多中医同学,后来有些人运气比较好,或遇到了贵人,或者找到团队包装,用尽各种营销手段,一夜成名之后变得膨胀异常,仿佛变了一个人似的,不知是出于自信还是自卑,对我们这些昔日的同行爱答不理,甚至关闭了联系。其实,正如有位高人所说,有水平的青年中医海了去了,只不过缺少一个舞台或推手而已。不过长远来看,年青人还应踏实看病多交流,顺其自然,虚名虚利是一把双刃剑,终于有一天会成为身体的累赘。 有些病机比较单纯的疾病,本应该五副药就见效甚至治愈,若去看大专家,初诊若不见效,病人也会去复诊,还有调整思路的机会。但是,找我们看中医,五副药若不见效,多数病人都不会再来,不给你调整思路的机会,人心就是这么现实。当然,疑难病让谁去捅咕,也是需要慢慢调理,王道无近功,不复诊配合,说明医缘未到,扯别的都没用。 我们发奋读书,刻苦学习,力求把本来中医可以轻松搞定的小毛病搞定。与病人一起努力,与天下同行共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