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医生医论——“善治者治皮毛”

 竺言小聚 2019-07-19

营卫内连脏腑,外合皮毛,为人身抵御外邪的第一道防线。既是邪之入路,亦当是邪之出路。《内经》云:“善治者治皮毛……”前贤亦主张“诸症当先解表”,开门逐盗。喻昌创“逆流挽舟法”,更谓:“……邪陷入里,虽百日之久,仍当引邪由里出表。若但从里去,不死不休!”所论虽为痢疾夹表湿内陷者立法,而万病一理,凡沉寒痼冷诸症,外邪深陷入里,冰伏难出者,非汗法不能解此死结。

——《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

太师父李可老中医这一段精辟的论述道出了“托透法”之精义。

一、“托透”之理论


《伤寒论》的观点,从太阳到厥阴是一个个的层次,所以太阳可以理解为人一身之藩篱。邪气可以从太阳到厥阴一层层地深入,也可以由于三阳无力抵抗而让外邪长驱直入三阴之地。因此,怎么样让邪气外出就是太师父提出的:“邪之入路即邪之出路”。临床上一些大病治到后期往往可以出现类似感冒的症状而得以大为改善。(太师父书中有治疗伏寒之案例,患者最后胸口处涌出冰水,每出一次痛快一次,不得不让人称奇)

太阳与少阴为表里,又可称太阳之底面为少阴,所以太阳藩篱之用(多指营卫)来源于少阴。故太阳对应寒水,少阴对应君火。又《内经》云“营出于中焦,卫出于下焦”。因此,能否使用“托透法”,或者使用的药量如何拿捏,所依据的便是少阴根气的强弱,少阴对应肾气,肾主水,对应坎卦,为二阴抱一阳之象,卫气之根源于坎中这一点真阳。

“托透法”为八法之中“汗法”的范畴。《金匮》云“腠为三焦通会元真之处,理为皮肤之纹理也”。这也是“托透法”应用的最主要依据。从至表至太阳到至理之少厥阴,皆有腠理,确切来说,是“腠”的存在,此为元气的通道,邪气通过这些通道进入体内,阻碍了气机的升降浮沉,病就产生。通过“托透法”将这些邪气由里透表,恢复正气的正常运行,这也是“邪正一家”之理。所以也有医家认为,一些疾病的表象正是人体正气通过类似西医学说的“代偿”功能将身体内的邪气祛除。

二、“脉证并治”


太阳伤寒有两个大纲——太阳伤寒表实证与表虚证,通过症状来分析最重要的就是看患者的有汗无汗。对应的方药是麻黄汤和桂枝汤。这也是中医教材《方剂学》中首先出现的两个方。桂枝汤也是《伤寒》第一方。可见太阳、表证贯穿了《伤寒》的始终。

当然,还有表证有热象的需要方药的调整,这也就是仲景先师说的“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在飞龙里,我还学习到一个更强力的证据——“浮脉”。

不单是外感表证的浮脉有助于我们判断病机。一些重疾或疑难病一样会存在浮脉,那么是否解表,运用“托透法”,治疗的效果会大不一样。最常见的便是皮肤病的中医治疗。

那么,浮脉怎么摸?

《脉经》“举之有余,按之不足”。在哪里摸?古代脉学书籍中并没有明确的叙述。

李医生医论——“善治者治皮毛”

(飞龙脉法九层深度)

在飞龙脉法里,浮脉有浮脉层把到的浮脉和非浮脉层把到的浮脉。很难理解,是吗?结合我们第一点所说的,看本气的强弱,根气的强弱,这就决定了浮脉会出现在那个层次。

如果患者身体尚可,那么浮脉会出现在浮脉层,此时依据上图,手指在皮肤轻取即得,指下感觉如同一条细线。(昨日下午我科进修医师马老师与我交流脉法,为其诊脉,双手明显浮脉层出现浮细紧的感觉,询知是否受凉,答曰中午觉冷,未出现明显感冒症状。恰好马老师有日本汉方葛根汤颗粒,嘱其先服。今晨见面,知已服药,再饮咖啡,全身汗出,舒适,再为其诊脉,双手浮紧脉明显消失。)

但若是患者根气弱,寒邪直中三阴,出现了“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的病机。这时候浮脉就不一定在浮脉层了,在飞龙的课间练习上,曾向小草老师和Jamin老师确认,类似这样的浮脉可能部位会更深一些,但基本在脉搏跳动最上一层,就那么一点点的位置去感知浮脉。

还有其中情况,飞龙脉法中出现的“空脉”,脏血层的脉消失,仅有气层出现,对应了“气一元论”中的脉无根,根气不守,此时忌用单纯的汗法,否则一点元阳就此飘散,宜即大补元气,收敛固摄,可参考张锡纯来复汤(一阳来复之意)。

由此可见,是否会摸出浮脉在临床中意义重大!也能更好地脉证合参。

后记


学习飞龙后,慢慢发现可以与“气一元论”完全吻合,因为二者皆从经典出发,可以互相印证。中医是从实证出发的,以疗效为基础。我辈应当努力专研,总结经验。

傅山先生说过:“人无百年不死之人,所留在天地间,可以增光岳之气,表五行之灵者,只此文章耳。”(这是当时与钱超尘老前辈交谈时钱老赠语,深以为是!)我也会努力总结,把好的经验记录下来,与大家交流学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