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疏肝理气机治胃痞(二)

 frelwy 2019-07-23

三、调理气机治胃痞的医学溯源

1. 调理气机治病是中医治病的基本法则和方法。

中医和其他医学的一大区别是中医承认气的存在,并且气在人体内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调理脏腑气机的方法来治病,在中医经典和历代医著中都有阐述。

在《黄帝内经》中,对于气的描述很频繁。如开篇《素问.上古天真论》就提到肾气和肝气,“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认为年老有子的原因是“气脉常通,而肾气有余也”。在《素问·六微旨大论》中有文:“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这段话,将气的运动归纳为升降出入,至于气机运动在人体的生理和病理方面的功用,另有一段话作了具体阐释,那就是《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指出阴阳在人体的分布规律:“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本篇还提出“治病必求于本”,是启发后学用这一基本理论指导疾病诊治的法则。

清阳和浊阴涉及到精、气、血和津液等基本物质,其中气是起主导作用的,从调气入手来治病是中医治病的基础。从经典中我们可以看到调气治病的源头,如《素问.调经论》中有言“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难经.八难》提出:“气者,人之根本也”。后世部分医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提出了更明确的说法,《景岳全书》有言“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所当固急”,《温病条辨.治血论》说“故善治血者,不求之有形之血,而求之无形之气”,这说明把调气作为基础是善妙的方法。又如《严氏济生方.咳喘痰饮门.痰饮论治》提出“人之气贵乎顺,顺则津液流通,绝无痰饮之患”,《丹溪心法》对于气与津液、痰饮也有相同的观点: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气。气顺则一身之津液亦随气而顺矣

近代医家张锡纯在著作《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大量记载了调理气机以治病的方法,他以经典为基础,融汇前贤的观点,在实践中创造了不少有效的方剂,其中以气命名的或者看得出调理气机的不少,如“薯蓣纳气汤”,“参赭培气汤”“寒降汤”、“温降汤”等。尤为重要的是,他提出了前所未有的大气下陷者一概念,在《治大气下陷方》一文中说“大气者,充满胸中,以司肺呼吸之气也。人之一身,自飞门以至魄门,一气主之,后面又解释“大气者,原以元气为根本,以水谷之气为养料,以胸中之地为宅窟者也”。大气是斡旋一身气机的动力,以元气为根,以水谷之气为养料,这与《内经》重视胃气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在血与气的关系中,《治大气下陷方》也强调气的重要,“夫血为气之配,胸中无血,大气将无所留恋,血之所关非不重,究不如大气之斡旋全身,关于人者尤重也”,他在这一篇拟出了著名的方剂升陷汤”,救了无数危机重症。由此可见,历代医家很是重视从气入手治疗脏腑之病的。

对于经络瘀堵的病证,也有从气入手来治疗的。如痹症,张锡纯也提出了不同于其他医家的治疗方法,《奇效验方.健运汤》一篇中有一段话,“从来治腿疼、臂疼者,多责之风寒湿痹,或血瘀、气滞、痰涎凝滞。不知人身之气化壮旺流行,而周身之痹者、淤者、滞者,不治自愈,即偶有不愈,治之亦易为功也”,以加强人体气化来治病,道理简单方剂行之有效,值得我们后学思考。在《奇效验方.振中汤》一文又说“脾胃健则气化自能旁达”,再次提到气化,且气化壮旺的基础是脾胃强健。在《奇效验方.曲直汤》一文中张锡纯分析病例说“知其肝木之气虚弱,不能条畅敷荣,其中所寄之相火,郁于左臂之经络而作热也”,肝气虚在中医理论中较少提及,正如张师文中所言“至肝虚可令人腿疼,方书罕言,即深于医学者,亦恒不知”,张师对后世的提醒用心良苦。

综上述,从中医经典到后世医家,注重脏腑气机条畅并从调理气机入手来治病,常有独特的疗效,这对于胃痞一病的治疗提供了很好的启发。

2. 胃痞事关中气升降更应重视疏肝温阳调理气机

胃居中焦,和脾一起作为一身之气升降的枢纽,胃痞一病基本表现是胃气郁滞不降,故针对胃痞一病,首当调理脾胃气机,同时兼顾全身气机升降。

脾主升清,胃主降浊,升降相依,这在中医界已是共识。《素问.厥论》说“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素问.脉要精微论》说“脾气散精,上归于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月真胀”,这里“浊气在上”引起的胀满当包括胃痞。金代医家李东垣在《脾胃论.大肠小肠五脏皆属于胃胃虚则俱病论》中说“脾为死阴,受胃之阳气,能上升水谷之气于肺,上充皮毛,散入四脏”,至清代医家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脾胃门》中则说“脾宜健则升,胃宜和则降”。从经典和历代医家的阐述中,胃痞一病不仅要行胃气,还要理脾气,脾胃同调是根本。

同时,脾胃气机升降作为一身气机升降的枢纽,可决定一身之气的正常运行。在最初的中医理论中,脾胃就被称为后天之本,于一身的健康至关重要,如《素问.五藏别论》有言:“胃者,水谷之海,六府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藏气”,这里明示胃养五脏之气。后世医家继承这一理论者甚多,张仲景在《金匮要略.藏府经络先后病脉证》篇提出了千古名言“脾旺四季不受邪”,金代医家李东垣则把这一思想发挥到了极致,他在《脾胃论.大肠小肠五脏皆属于胃胃虚则俱病论》中说“胃虚则五脏、六腑、十二经、十五络、四肢,皆不得营运之气,而百病生焉,岂一端能尽之乎”。虽然医家们对于脾胃长养四脏的理论比较认可,但是脾胃病对于其他脏腑疾病的影响,仅限在生克五行和中土五行的框架里,对于部分复杂的病没有合理的解释。直到清代医家黄元御,在研读了经典和历代医著后,从一身之气的运行中,发现了脾胃气机对一身之气的影响,并以此分析内伤杂病病机,记录了不少复杂病证的治疗方法,很值得后世学习。如在《素灵维蕴.飧泄解》中黄元御言“肝胆不调,总由土湿。土湿则脾陷而胃逆,脾陷则乙木不升而郁冲于下,胃逆则甲木不降而郁冲于上”,说明了肝胆之气的升降由脾胃之气的正常升降来决定,这一观点得到了张锡纯的高度认同。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治气血郁滞肢体疼痛方》一文中写道“人之脏腑,脾胃属土,原可包括金、木、水、火诸脏。是故肝气宜升,非脾土之气上行,则肝气不升。胆火宜降,非胃土之气下行,则胆火不降(黄坤载曾有此论甚确)”。黄元御在他的著作中阐释了五脏之气的运动循环犹如一个圆,圆的正常运转由中焦脾胃气机升降决定。如对于肺气和胃气的关系,黄师在《素灵威蕴.齁喘解》中道“脾升则肝气亦升,故乙木不陷,胃降则肺气亦降,故辛金不逆。胃气不降,肺无下行之路。是以逆也”,关于胆和肾的关系,黄师在《素灵维蕴.火逆解》中说“足少阳以甲木而化相火,自头走足,下行而温癸水。癸水蛰藏,相火不泄,则肾脏温暖而上下清和。”综合黄元御理论,肺气随胃气下行,胆火和心火亦随胃气下行温暖肾水,肾气和肝气则随脾气上升化为心火,形成一个完整的圆。黄师的理论得到了后世医家的肯定和继承,不仅是张锡纯在自己的著作里经常引用他的观点,民国医家彭子益更是集多家理论于大成后著《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其中充分吸收了黄师的理论。综上述,脾胃气机失调导致的胃痞可引起全身气机失调变生多证,故治胃痞当兼顾全身气机,依证加减药物提高疗效。

当然,中医学的特色是整体观,脾胃气机升降失调可以导致全身出现各种症状,其他脏腑的气机失常也可以影响脾升胃降,这一道理,不仅在黄元御的气机运动理论中可以明显看到,在经典和历代医家的论著中都有体现。值得注意的是,依《内经》生克五行的理论和仲景先师“见肝之变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的理论,后世医家对于肝病最易传脾(胃)都有深刻的认识,临证之时脉证合参,少有遗漏。但是对于肺病及胃论述较少。依生克五行理论,脾胃中土生肺金,脾胃为肺之母,“母病及子”容易理解也有很普遍的病例,但是“子病及母”的肺病及脾(胃)似乎多半停留在理论中,尽管如此依然有少数医家结合自身经验写出病例和方剂提醒后学,我们应当珍惜和参考。清初名医陈士铎在《辨证玉函.中满》中说“不知中满,中宫似满也,非肺气之虚以成满,即肾气之虚以成满也......惟其肺气之衰,清肃之令不行于中州,于是肝木寡畏,来克脾胃之土,中州受祸,贼人截路,粮道不通,而中满之病生矣。其症胸觉微饱,吞酸吐酸,能食而不饥,既食而作胀,此皆上病而非下病也。法当用健土制肝之味,尤宜用补肺扶金之药,始为得之”,健土制肝为医界熟知,但是陈师强调补肺扶金必不可少。同时期名医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引用《内经》的话说“上焦不行,则下脘不通,古称痞闷,都属气分之郁也”,“腕膈痞闷,不饥食减,大便不爽,乃气滞于上”,叶师认为肺之宣降失职,会影响胃之和降,加重胃气的郁滞。张锡纯对于肺气的认识更进一步,他在《医学衷中参西录.奇效验方》的《加味麦门冬汤》一篇说“人之大气,原能斡旋全身,为诸气之纲领。故大气常充满于胸中,自能运转胃气使之下降,镇摄冲气使不上冲。大气一陷,纲领不振,诸气之条贯多紊乱,此乃自然之理也。是治冲气、胃气之逆,非必由于大气下陷,而大气下陷者,实可致冲胃气逆也”,张锡纯所言大气藏于胸中,实际上指的就是肺气,肺气虚陷可以导致胃气上逆,脾胃升降失常,学习张锡纯的理论,可以启发我们重视调理肺气以助胃痞的治疗。

总之,胃痞的病因不论是内伤还是外感,在本脏腑还是他脏腑,都有全身气机失调的症状,故对于胃痞一病,当视兼证调理多脏腑的气机运动,如舒肝气、降肺气、固肾气等不一而足。当然,调理气机,并不是仅仅使用气分药,而是以恢复全身气机正常为治胃痞的根本,对精、血和津液的调理不应损伤正常气机。


特别声明

中医调理讲的是辩证施治,因人因症而异。处方不可随意照搬乱用。若一意孤行,后果自负。切记!切记!切记!


    张宏恩大夫精通中医处方、针灸推拿、经络敲打、火疗水疗、正骨复位等技能。对中药炮炙有独到之处。先后在常兴联合诊所、宝鸡自强康复医院、太白山中草药研究所、西安石油仪器总厂医院、扶风慈和医院、北京亚太中医骨科医院、雅诚中医门诊、北京城北龙城医院、东方国医堂、山西运城济世堂、北京万博脑康中医院等接治70多万人次。对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肠胃病、男女不育不孕症、骨病、抑郁症、儿科、妇科、癌症等都有独到之处。得到了患者的高度评价和认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