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跨越半世纪的痛风诊断演变

 好大水 2019-07-24

痛风是长期嘌呤代谢紊乱导致血尿酸增高、尿酸盐晶体(MSU)沉积引起组织损伤的一种炎症性疾病。以反复发作的急慢性关节炎、关节畸形和剧烈疼痛为临床特征,常累及肾脏导致急性和慢性肾功能衰竭。目前,该病在我国的发病率介于1%~3%,已接近欧美发达国家水平,成为影响国民健康的常见病和重大疾病。随着痛风基础与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既往使用过的痛风诊断标准已不能满足目前临床和研究的需求,对痛风的诊疗理念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现就痛风诊断的演变和最新进展做一综述。

1961年,Mccarty首次运用偏振光显微镜观察到痛风患者关节滑液中的MSU结晶。确立了痛风诊断的“金标准”,即在关节滑液或痛风石中检出MSU结晶。然而,由于该项检查需依赖关节腔穿刺技术及专业人员的观察,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其临床可行性受到很大的限制。

1963年公布的罗马标准在“金标准”的基础之上,增加了血尿酸水平男性>7mg/dL,女性>6mg/dL及突发的关节疼痛、肿胀,2周内缓解这两个诊断标准,符合其中2条即可诊断痛风。1966年的纽约标准对罗马标准进行修订,将MSU结晶单独列出作为诊断痛风的充分标准,在临床标准中去掉血尿酸水平,增加了痛风发作的部位及对秋水仙碱的治疗反应。

197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Rheumatology,ACR)对痛风的诊断标准再一次进行了更新。除了强调在关节液或痛风石中证实有特异性尿酸盐结晶的沉积外,增加了更为细化的12条标准,其中包括了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以及X线表现。

2006年,欧洲抗风湿病联盟(The European League Against Rheumatism ,EULAR)提出了痛风和高尿酸血症的诊治指南,并在2011年进行了包括10条关于痛风诊断以及16个痛风管理上的修订,强调发现单钠尿酸盐结晶和/或痛风石的存在以及对秋水仙碱的反应对痛风的临床诊断具有最高的价值,在急性痛风发作管理方面的关键则是尽早治疗。

图片来源:Int J Rheum Dis.2015,18:560-567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