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佛教在印度影响越来越小?

 三平斋 2019-07-24

说佛教之前,先说说印度另外一个有名的教派婆罗门教,佛教和印度教都受到了此教的影响。梵书时代期间,(公元前1000年至公元前700年),雅利安人部落演变成国家,出现了君主制政体。此后,雅利安人内部出现了不同阶级,如婆罗门、吠舍等,成为印度四大种姓。此时的婆罗门阶级由吠陀思想发展出了婆罗门教。

婆罗门教由于政治因素有着严格的种姓制度,等级森严,这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公元前七世纪,恒河下游的非雅利安东方思潮对婆罗门的祭祀形式主义有所反省与批判,并有否定倾向。于是,公元前六二四年,卫国王子乔达摩·悉达多在35岁时悟四圣谛,创立佛教,成为佛陀,释迦摩尼是他成道以后所获称号

佛教具有鲜明的反婆罗门教思想,提倡众生平等,反对梵我合一,主张无我论,以缘起说反对梵天创世说。

但是佛教在印度并没有一直发展下去,有如下几个原因:

第一个是僧团分裂

佛陀活着的时候,这些僧人们都是团结的统一在一起,但在佛陀去世后,没过多久内部分歧开始产生。由于当时没有纸笔工具,教义的传播都是靠口耳相传,群龙无首的情况下渐渐地大家开始争论不休。于是最终诞生了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玄奘去西天取经就是想学习大乘之道。

第二个是婆罗门教的影响

密宗是在大乘佛教发展中期的时候形成的,慢慢地大乘佛教宗派也开始衰落,到了晚期的时候,密宗成为了主体。密宗本来目的是吸收婆罗门的信徒,所以一开始吸收了大量的婆罗门的文化,但是没有想到的是,婆罗门的根基比较深厚,反而被婆罗门吸收了。所以相当于婆罗门教在印度又占据了上风。

第三个是得不到国王的支持

佛教曾经受到阿育王和迦腻色伽王的支持,一时间在印度火了很久,但是后来就没有这样的幸运了。

佛教在印度的影响力衰弱是结合了内部、政治、对手等各方面的因素。于是在13世纪以后,佛教在印度的影响力就开始慢慢的衰弱,直到传承彻底的结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