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篇2018.09.08]神经白塞病(NBD)、胶质瘤 WHO III级、动脉瘤、毛细血管扩张症、...

 zskyteacher 2019-07-26

[美篇2018.09.08]神经白塞病(NBD)、胶质瘤 WHO III级、动脉瘤壁强化、管腔内肉芽组织新血管形成、毛细血管扩张症、血管母细胞瘤

描二维码查看完整聊天

1、王宇军老师提供病例

男,45,发热,记忆力不集中,震颤

答案:神经白塞病(NBD)

2、申永国老师提供病例

胶质瘤 WHO III级

3、申永国老师提供病例

动脉瘤壁强化、管腔内肉芽组织新血管形成

4、王宇军老师提供病例

32岁的偏头痛女性

毛细血管扩张症

鉴别诊断毛细血管扩张症海绵状血管瘤发育性静脉异常动静脉畸形亚急性梗死转移胶质瘤脱髓鞘脑炎

毛细血管扩张症病理生理学和流行病学中枢神经系统毛细血管扩张症是无症状的低流量血管病变。它们由扩张的毛细血管组成,具有薄的内皮衬里但没有血管平滑肌,并且它们散布在正常的脑组织中。它们最常见于脑桥,与Osler-Weber-Rendu综合征和既往放射治疗有关。据报道,他们在尸检研究中的患病率为0.7%,但他们占脑桥病变的12%和血管桥脑病变的56%。临床表现在第一次成像时偶然发现病变,这通常发生在中年人身上。在极少数情况下,它们可能与出血有关,但通常只有在他们的混合组织学与海绵状畸形时才会出现。诊断在大多数情况下,诊断可以基于对比度增强的MRI来确定。 病变最常见于脑桥,其次是脑干,小脑和脊髓。它们在T1加权MR成像上显示等信号或低信号。它们在T2加权/ FLAIR MRI上可能略有下降,但它们不会显示任何相邻的T2 / FLAIR高信号,因为它们不会导致任何水肿/肿块效应。它们可能在对比剂施用后显示点状增强,并且如果扩大则可显示分支/线性引流静脉。由于静脉血与脱氧血红蛋白的T2 *效应,它们通常会表现出少量的易感性。它们通常是CT血管造影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血管造影隐匿。治疗和预后这些病变是偶然的发现,不需要治疗或任何随访成像。识别这些病变对于避免不必要的神经外科干预至关重要。

最常见于脑桥,其次是脑干,小脑和脊髓。

5、魏礼洲老师提供病例

男性22岁,四肢无力10天就诊。

血管母细胞瘤

如此大范围囊肿样信号,如果是没大的症状的病例,单纯脊空是可以的。对于脊髓空洞,一般作为病变引起改变的一部分,上找扁桃体下疝,下找髓内肿瘤如室管膜瘤和血管母,但特发性脊空也是可以。所以增强是必须的。但比例有明显急性症状就诊。从临床肯定首先考虑血管源性的,小结节,长阶段脊髓空洞,血母多见,这个人有结节,即使没有增强,也应该首先考虑血管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