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U波与心肌缺血

 桢爷 2019-08-02

[定义]

缺血性U 波是指急性心肌缺血或心肌梗死时引发的U 波倒置和U 波振幅增高,其可以伴有ST-T 改变,但也能单独出现,并随心肌缺血的改善而消失。

[心电图表现]

正常时U 波在肢体导联和胸前导联均为直立,在T 波后0.02~0.04s 出现,时限为0.16s~0.25s,振幅0.5~2mm 或<1/4T 波振幅(同导联)。V2~V3 导联的U 波较明显,极向与T 波一致。

心电图缺血性U 波有两种表现:

①U 波倒置:主要表现在左胸导联,深度不等(图1A);

②U 波振幅增高:Ⅱ导联U 波振幅>0.05mV,V2、V3 导联U 波>0.1mV(图1B)。

上述U 波改变可伴有ST-T 改变,也可单独出现。

U波与心肌缺血

图1 运动诱发缺血性U 波

A. 运动试验诱发U 波倒置:患者男、62 岁,劳力型心绞痛,既往有前壁非Q 波性心梗病史;

B. 运动试验诱发U 波振幅增高:患者男、47 岁,劳力型心绞痛。

注:箭头指示T 波终点[发生机制] U 波发生机制的几种学说包括:

① 心室快速充盈期,心室肌舒张期机械电反馈引起的后电位;

② 由M 细胞复极产生;

③ 由浦氏纤维细胞复极产生。而缺血性U 波的发生机制,推测心肌缺血能引起心室复极异常而引发U 波改变,但发生机制尚不清楚。

[临床意义]

缺血性U 波是急性心肌缺血的心电图直接指标,并有助于判断缺血部位及罪犯冠脉。

U波倒置的情况可因各种缺血引起:

① 冠脉痉挛引起一过性U 波倒置;

② 心肌梗死后U 波倒置提示有多支病变或前降支严重狭窄伴左室射血分数较低;

③ 冠脉介入术开通血管或冠脉搭桥术后,胸导联U 波倒置消失提示心肌缺血部位为左室前壁,罪犯冠脉可能为前降支近段。U 波振幅增高:运动试验诱发V1~V3 导联U 波振幅增高提示罪犯冠脉为回旋支或右冠脉的敏感性52%,特异性88%,缺血部位为左室下后壁;

④ 运动试验诱发U 波倒置:运动试验引发U波倒置的现象并不少见,在运动试验结果的判定中,ST 段水平移位是重要的阳性标准,T 波倒置为可疑阳性标准,而U 波倒置为肯定阳性的心电图标准。

需要注意,缺血性U 波诊断急性心肌缺血的特异性较强,但敏感性较差,需要仔细观察后才能发现。还要强调,U 波改变并非心肌缺血的特异性表现,还能见于高血压、长QT 综合征、心室肥大等多种临床情况,U 波振幅增高还能见于窦性心动过缓、低血钾、应用Ⅰa 类和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等,患者的具体临床情况有助于鉴别。

总之,这种心电图改变常与患者心肌缺血症状密切相关而倍需重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