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8 风温 热入心包证治(2) 兼证证治

 als的图书 2019-08-04

同学们, 上次课咱们讲到了热陷心包要清心凉营,用清宫汤。但是清宫汤没有豁痰开窍的作用,要开窍必须豁痰,所以呢,要用“三宝”。“三宝”啊,它共同的作用——,为什么吴鞠通说它们可以互相代替呢?(它们)都有清热解毒,开窍止痉的作用。(图形演示00:42)你看它的那些药,有共同的成分,清热解毒,开窍熄风,是共同作用,但是它们各有所偏重,它们的侧重点不一样。安宫牛黄丸,你看它的组成,牛黄一两,大剂量的牛黄;犀角一两,麝香二钱五分。牛黄清心豁痰,(是)最好的化痰药了。麝香芳香开窍啊,它走窜的力量非常强啊,芳香开窍啊,再加上犀角清心、凉营。它是以牛黄、麝香和犀角为主要成分,力量大,所以它豁痰开窍的力量就强,痰热蒙蔽心包,窍闭神昏,用它是首选。其次是至宝丹,为什么呢?至宝丹,犀角、牛黄、麝香也都有,但是它里面有安息香,安息香是温性药,以安息香重汤燉化,浓度很高的安息香,然后再和丸,它的寒凉作用没有那么强,没有安宫牛黄丸那么凉,另外豁痰的作用也没有那么强,它是以芳香取胜,所以说呀,它是芳香开窍的药,安宫牛黄(丸)的开窍是通过豁痰;《局方》至宝丹是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方,它是以芳香为主来开窍,当然它也能豁痰,因为它也有牛黄,但是它更主要的作用是芳香,通过芳香走窜来开窍醒神。

这三个方剂里面最凉的是谁呢?我看是紫雪(丹),你看它用的药,石膏、寒水石、磁石、羚羊角、犀角,都是大凉的药,而且它里面用了羚羊角,它重点是熄风止痉,平熄肝风,它有开窍作用,但是不如那二宝(牛黄丸、紫雪丹),它的主要作用是熄风。所以小儿动风,小儿的高热动风,首选是紫雪(丹),比如说豁痰开窍,它是最差,但是它毕竟还是比别的药强,所以在临床使用的时候,首选安宫牛黄丸,其次至宝丹,再没有,紫雪丹代替也可以。要说从这个价格上紫雪是最便宜。如果说这些药太贵重,确实是太贵,或者是一时买不到,可以代替,用什么来豁痰呢?菖蒲、郁金、竹沥、胆南星,这里面是以竹沥和胆星为主。胆星是用牛胆汁泡南星,把天南星捣碎,用牛胆汁泡,泡完了以后阴干,所以实际上它和牛黄有近似的作用;竹沥大苦大寒,是很强的化痰药,因为它是水,竹沥30克,兑服,兑到汤药里面就行;为什么要配上菖蒲、郁金呢?要取它的芳香,菖蒲虽然是辛温药,但是它芳香开窍,有芳香的作用,它能化痰;郁金呢,辛凉能够行气,宣通气机,气机通畅了,痰就容易化。所以这四个配合起来,这里面应该用大剂量的竹沥和胆星,菖蒲的剂量不能大,因为它毕竟是辛温药。所以用这四个药合在清宫汤里面,代替安宫牛黄丸,当然它没有安宫牛黄丸作用好,但是呢,它们化痰的作用也很强。现在,有这个药——清开灵,清开灵(它)所用的药,就是安宫牛黄丸的(配方)基本方,它有口服液,有注射液,可以静脉点(滴),功用和安宫牛黄丸相同,而且可以直接静脉点滴,那作用更快,作用:能够开窍醒神,在临床用的时候呢,如果没有安宫牛黄丸,选用清开灵。如果是汤剂,你就加这四味药(菖蒲、郁金、竹沥、胆南星)。

如果是用安宫牛黄丸或者是至宝丹或者紫雪丹,怎么用?

紫雪丹是面剂,可以冲服。安宫牛黄丸和至宝丹是丸药,你可以把它化开和汤药一起冲服,就是用清宫汤送服安宫牛黄丸或者是至宝丹、紫雪丹。那丸药是蜜丸的,拿水一化,拿勺一碾,它就开了、散了,兑在药里面一起送服,就完了,是一起用。用清宫汤清心凉营,滋养阴液,用安宫牛黄丸豁痰开窍,这时它的作用就全了。

咱们上面讲的热陷心包,痰热蒙蔽心包证,是在风温里面非常严重的证型,非常危重,而且预后也不好。就相当于西医所说的肺源性休克,大叶性肺炎的肺源性休克,同时又有脑部的变化,合并肺性脑病。动风,脑缺氧嘛,病情很危重。

2内闭外脱

还有没有比它更重的呢?还有(内闭外脱)。如果昏迷,在昏迷的过程中持续高热不解,热邪继续消耗,既耗气,又伤阴,那就可以导致在内闭的同时,又出现外脱。内闭,是指痰热蒙蔽心包;外脱,是指阳气外脱。温病最怕内闭也最怕外脱。这个证候是内闭和外脱合在一块了,是最危重的病。为什么?(因为)治疗起来很矛盾。闭,需要开;脱,需要固。内闭,你要开闭,豁痰开窍嘛;外脱,你要固。你说,你这个药怎么用?用寒凉的开闭,它的阳气要脱;你固他的阳气,痰热怎么走?所以很矛盾,因此它的证候非常危重。

它的表现,身热、痰壅气粗,昏愦不语。这是痰热蒙蔽、心包内闭的表现。倦卧,倦怠,或者有汗多气喘,甚至于虚喘,汗出不止,脉细弱无力。这种情况是要虚脱,津、气欲脱的表现。或者再严重了,面色苍白,冷汗淋漓,这个汗出可不是热汗,是冷汗淋漓。热陷心包证不应该有汗,因为它营阴伤了,他是身热灼手。但是这个时候由于阳气虚脱,它没有收敛的作用了,气不能敛津,所以出冷汗,这种汗可以叫绝汗哪,它不是热造成的,是阳气不足,不能收敛津液,不能固摄津液。四肢厥冷,脉微欲绝。这不是要亡阳了吗?怎么办?内闭还得开闭,你必须得豁痰开窍啊,醒神哪,所以还用安宫牛黄丸来豁痰开窍、醒神。外脱怎么办?益气固脱,用生脉散,收敛津液、收敛阳气,固脱。

进一步发展,出现四肢厥逆,冷汗淋漓,要亡阳了,参附汤。用参附汤送服安宫牛黄丸,你想想这个药用得矛盾不矛盾?这个病危重不危重?所以治疗效果并不好,凉药、热药一块用,里边开闭,外边固脱,它的治法本身就矛盾,所以病情危重,预后凶险。这是在痰热蒙蔽心包的基础上,持续高热不解,进一步发展,由热休克变成冷休克,手脚冰凉了,真正冰凉了,阳气虚脱,亡阳。

如果说用药之后,还真有效了,用了参附汤之后,还真正能回阳了,手脚温度恢复了,冷汗也止住了。这时候适可而止,不要再用了,为什么?阳气虚脱,邪气并没有脱呀,它是正不胜邪才造成的虚脱呀,邪气并没有脱,所以在阳气虚脱的情况下,你首先要固摄阳气,回阳救逆,这是对的,但是一旦阳回脱止,把阳气保留住了,冷汗停止了,手脚不那么凉了,这个时候就不能再用了,因为里面还有热邪,阳回之后,体温还可以再上去呀。还是应该清心凉营,豁痰开窍,固脱只是个救急的方法。这是一种类型。

③热入心包兼阳明腑实

牛黄承气汤证)

第三种类型哪,热入心包有兼证。既有热入心包证又有阳明腑实证,就是说,它既有高热神昏,痰热蒙蔽心包,又有大便不通。这种证型一般就不叫热陷心包了,为什么呢?它很可能是由阳明腑实,燥屎不去,热邪不解,灼液成痰,蒙蔽心包,那是由阳明传过来的,那就不叫逆了,叫热入心包,是心包证,但它不是逆传。也可能是逆传的,比如说由于痰热蒙蔽心包,痰热消耗津液太厉害,导致肠燥,先有心包证,后又出现肠燥,也可能。这两个谁先谁后都有可能。先有痰热蒙蔽心包灼液成痰,然后又有热邪消耗津液,形成腑实;也可能是阳明腑实证灼液成痰蒙蔽了心包。都可以。但是总而言之,它们是手厥阴心包和手阳明大肠的病变。

可是吴鞠通不这么说,吴鞠通说,是手厥阴心包、手少阴心和足少阴肾的病变,为什么这么解释?大家看它的临床表现,身热神昏,舌蹇,肢厥,舌绛,苔黄燥,脉数。这是热陷心包的表现,心包证。又有便秘,腹满痛拒按,脉沉实,这不腑实证吗?

还有一个症状,渴欲冷饮,饮不解渴。病人想喝水,但是喝水不能解渴。说昏迷的病人,他怎么知道喝水呀?他都昏迷了?你要护理的时候观察呀,鼻子干燥、眼睛发干,嘴唇也都干裂了,那还不是缺少吗?所以你要给他喂水,顺着嘴缝一点一点往里滴、喂。你喂吧,老喂他老喝,饮不解渴,有这么个症状。

病机。不管是由心包传到大肠,还是由大肠传到心包,总归上焦有痰热蒙蔽,中焦有燥屎内结。

所以治疗啊,你要两方面都兼顾。吴鞠通说,“阳明温病,下之不通,其证有五”。这又是这五个证里面的一个,用了攻下法,不起作用,用过承气汤了,大便仍然不通,分析这个原因,为什么?它不是单纯的腑实证,因为上面有痰热。痰热阻滞气机,气机不通,所以你不解除上焦痰热,下焦的燥屎就下不去。他说,“邪闭心包,神昏舌短,内窍不通(内窍是指心窍),饮不解渴者,牛黄承气汤主之”。这么个方,牛黄承气汤啊不是大承气加牛黄,这个方剂呀很简单,是用安宫牛黄丸和生大黄粉(相配),怎么用呢?安宫牛黄丸一丸化开,调生大黄末三钱。一丸安宫牛黄加三钱生大黄末,三钱就是9克,用10克也可以,一块,用水把它调开,化到一块,先服一半。也就是半丸安宫牛黄丸再加上一钱半,4.5克生大黄末,先服一半,不知再服。就是说,如果用了有效了就行了,不再用了。如果无效,再接着服。如果没起作用,接着用。安宫牛黄丸豁痰开窍,吴鞠通说呀,“以牛黄丸开手少阴之闭”,蒙蔽心包,实际上就是蒙蔽心窍啊,心窍不通哪。所以开手少阴心窍之闭。为什么叫承气汤呢?因为它用了承气汤的君药,它可以攻下腑实,攻下腑实就可以通气机,就可以使津、气相承,它气机就通畅了,所以还叫承气,实际上就是用了一味大黄,用这味药有什么作用?他说,“以承气急泻阳明”,这个承气呀,既不是大承气也不是小承气,也不是调胃承气,就用大黄来承气,配合安宫牛黄丸,所以叫牛黄承气汤。“以承气急泻阳明,救足少阴之消,此两少阴合治法也”,哪两个少阴呢?手少阴心,足少阴肾。下面的燥热是在大肠啊,跟肾有什么关系?饮不解渴,为什么饮不解渴?就是因为热邪消耗了肾阴,所以张仲景在《伤寒论》里面强调急下存阴,存的什么阴?存的是真阴,他之所以饮不解渴,是因为消耗了肾精。他在这一条条文的分注里面说,“舌短神昏,闭已甚矣”,舌蹇,神志昏迷,这是窍闭的很严重,闭已甚矣。“饮不解渴,消亦甚矣”,就是这个饮不解渴呀,它不是一般的缺水,是损伤了肾精,消耗了肾精,是下消,所以他说要救足少阴,救足少阴就是急下存阴的意思,他这里并没有补阴的药,但是叫救阴,就是通过攻下去掉了腑实,热源没了,肾阴就不耗伤了。这是两少阴合治法也。牛黄丸开手少阴之闭,承气救足少阴之消,并不是养阴,所以这个方就叫牛黄承气汤。方子很简单,单用牛黄丸不行,牛黄丸不行;单用承气下之不通嘛,已经下过了,不行,必须两方合用。

这个方剂(牛黄承气汤)很好,临床上有些,不用说温病,杂病里面,内伤病里面,比如说有些尿毒症的病人,肾功能衰竭,有昏迷,甚至于有动风,大便不通,可以用。

我遇见过这么一个病人,他先到一个医院,给他诊断“尿毒症”,尿素氮很高啊,100多,在急诊观察室住了十几天,不行,没效,请他出院了。又转了一个医院,在那儿呢也是住了几天,也不行,所以回家了。跟他说,回家吧。那实际上呢是宣判了死刑了,没办法了。让我给他联系住中医院,中医院也不好收,不愿意收啊。后来他说,要不你想办法吃吃中药吧,总归你不能等死啊。我看了看这个病人哪,面色紫黑,不发烧啊,但是有热象,面色是紫黑的,舌质是紫暗的,舌苔黄厚腻,神志不太清楚,但是他也不完全神昏,你问他什么他也能知道,过一会儿,他就迷糊了,就不知道了,是这么一个状态,半昏迷。他有汗。你要不注意,你看不出来,我给他摸脉的时候就觉得他有点不正常,不是脉搏不正常,手不正常,你拿起来一看,这个西医叫蹼翼振颤,咱们中医叫手指但觉蠕动,吴鞠通说“手但觉蠕动”,很轻微,这是肝风。尿量,基本上没有,一天基本上不超过100ml,他就没尿,是很危重。后来我还问家属,他还有别的什么症状没有?她说,他十几天没大便了,大便不通。我说,这样办吧,一个,(用)牛黄清心丸,丸药,因为他有昏迷呀,有痰热蒙蔽心包的表现,呼噜,呼噜,虽然不是深昏迷,但是他神志不清,所以用安宫牛黄丸,用这个牛黄清心,它比安宫牛黄丸便宜啊,他家里也困难,安宫牛黄丸好几百块钱一丸,那药买不起,用牛黄清心丸也可以代替,我说,一次两丸,这是一个。再一个,开汤药。开汤药里面都是清营凉血的药,就是按照温病清营汤那个思路去治,用清营凉血的药,基本上就是清营汤的那个思路,但是里面加了羚羊角,因为他有肝风啊,实际上他有内热,再加生大黄粉。这个我没有把握,这么重的病人,这个量怎么掌握?我说,这样,我开6克(二钱),告诉家属,先给他一半,分两份牛黄清心,在汤药里面把大黄粉末调进去,把牛黄清心丸化开,给他送服,先给他一半,这个大便,四、五个钟头以后如果还不下来,再把另一半冲给他喝。第二天上午来电话了,他药是下午吃的,到夜间一点,大便有多少呢?他的女婿说啊,有二斤,半痰盂,大便是黑粪球。下完了以后,他就不糊涂了,病人就说饿了,说想喝粥,人家还真喝了两碗小米粥。尿量,我说你观察吧,你经常给他打单子,观察尿量,尿量逐渐地增多,二百、五百、八百,几天尿量就八百了,再过几天就更多了,大概是前后啊治疗了半个月,没事了,但是进入多尿期了,哗,哗,老尿,到后来就是别人看的了。这个人又活了两年,最后死于什么?脑溢血。因为他是二十多年的高血压,他还特别好喝酒,他这次尿毒症就是因为人家邻居结婚,他去喝酒喝的,他不接受教训哪,又喝,治好了以后又喝,最后脑溢血死了。我说的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大黄是虎狼之药,但是它也是救命之药,解毒作用非常好,排毒哇;牛黄清心虽然没有安宫牛黄丸作用好,但是它毕竟能够清心豁痰,所以我说起作用的是三个药,一个是牛黄清心,一个是羚羊角,一个是大黄。起最主要作用的是大黄,这就是牛黄承气的意思。

风温病,初起卫分,然后气分,最后再传到营分,它这营分证特殊,是逆传,是蒙蔽心包,这是最重的。如果治疗得法,或者在气分,或者在营分,如果治疗得及时、得法,那么病人可以恢复,可以痊愈。

4.余热未净,肺胃阴伤

但是呢,由于在气分、在营分的高热,他肯定要消耗津液,所以呀,到后期表现为余热未净,肺胃阴伤。通过治疗以后,热邪大部分都解除了,但是呢,还有一小部分残留的邪气没有完全清除。而且在高热的过程中,损伤了肺、胃的津液,这主要见于气分证的后期。

它的表现。是身热不甚或者不发热,因为剩下那一点余邪不一定发热了,或者是有一点低热。如果说热邪没除净,有点低热。有可能就没有余邪了,它就不发热,但是呢,它肺胃的津液不足,出现干咳,老咳,或者是有点痰,痰很少,而且很粘——肺燥的表现,阴伤肺燥的表现,但是这是内燥啊,是由于肺阴不足而导致内燥,口舌干燥、口渴、能喝水、舌红少苔、舌不是绛,是红,但是苔少,因为它胃阴不足啊,脉搏细,不一定数,因为它邪气很少。或者是余邪已净,已经没有余邪了,光是肺、胃阴伤,它就不发热,脉也不数,就是细。这可以说是风温病气分证的后遗症。

怎么办?善后调理。用一点调理的药,不用大动干戈,用不着清热,什么石膏啊、知母啊、黄连、黄芩都不用,用滋养肺、胃津液的方法,滋养肺、胃,用什么药呢?(用)甘寒,苦寒、辛寒都不行了啊。甘寒生津哪——代表方剂,《温病条辨》的沙参麦冬汤,这个方剂很清灵,它的组成:沙参、玉竹、生甘草、桑叶、麦冬、扁豆、天花粉。沙参甘寒、玉竹甘寒、麦冬甘寒、天花粉甘苦寒,都是凉药,基本上都是甘寒,甘寒可以生津。在生津的同时,因为它是凉性的呀,所以兼有清热的作用。用桑叶宣透,不是有一点余邪吗?我再用这些甘寒生津的药物,在生津清热的同时,又用桑叶向外透一透,就是透邪的作用,没有余邪它也可以宣畅肺气呀,所以这个药有没有体温高都可以用,不要去掉,宣畅气机。扁豆和胃,他胃功能不好啊,所以用一点扁豆和胃。这个方剂呀,整个一派甘寒,清透、滋阴、养胃又能够和胃、宣透余邪。

这是我们治疗温热病后期,不管是风温、春温,只要是有点余邪未净,或者是余邪已净,肺、胃的津液没有恢复,都可以用这方。

这几次课,咱们把风温病给大家做了一个简要的系统介绍。风温病属于新感温病,初起邪气侵犯手太阴卫分,出现表热证,在发热的同时微恶风寒,这点大家一定要记住初起它必有一个发热和恶寒同时存在的过程。治疗呢,因为它是风和热邪,都是阳邪,所以用辛凉轻解法,宣透、疏风透热。如果是以热为主,用银翘散(22课);以肺气不宣,肺失宣降,上逆而咳为主,用桑菊饮(24课),两个方,这是表证;如果表证不解,它有两种趋势:一种趋势是顺传,那么由肺的卫分进入肺的气分,进入肺的气分,出现热、渴、喘。也可能表未净,而气分证又起,或者兼点恶寒,但是热很高,有喘,用麻杏石甘汤(24课),辛凉宣肺平喘,清宣肺热平喘。麻杏石甘汤还可以说是辛凉啊,因为它麻黄配的是石膏啊,一个辛温,一个辛寒哪,而且要根据它表证的轻重,里热的轻重,调整麻黄和石膏的用量,这是一种情况。

再一种情况,热邪还可以进入到胸脘灼液成痰,热和痰裹在一块,停在胸脘部,这个是上焦啊?还是中焦啊?——上焦也有,中焦也有。胸部属上焦啊,脘部属中焦,上、中焦都有。形成痰热结胸,它的特点是胸脘按之作痛,渴欲冷饮,饮不解渴,得水则呕,因为它是痰热,这个和阳明腑实证不一样,它的疼痛是在胸脘部,不是在腹部,不是腹满痛,和白虎汤证、和麻杏石甘汤证也不一样,白虎汤证、麻杏石甘汤证,都是无形热邪,没有痰。

再一种类型,肺里面有痰热,肺气不降,腑气不通,消耗了大肠的津液,导致肺有痰热,腑有热结,肺与大肠相表里的脏腑病了,共同发病,所以用宣白承气汤(25课),脏腑合治。

还有一种特殊情况,是发疹。风热表证窜入营分,或者是肺热阻滞气机又影响到营分,都可以出现发疹。这种情况治疗一定要透,不要忘记一个“透”字,要透疹,使邪气向外宣透,宣通气机就能透疹,所以还是要用银翘散加减(25课),因为它已经入营了,所以要去掉一个辛温的豆豉,加细生地、丹皮、大青叶、倍元参,就是重用元参哪,滋阴、凉营、清热。

肺热不解,还可以下移大肠。下移大肠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导致大便溏泄,下稀便,为什么呢?它(热邪)逼迫肠道的津液下渗,和粪便混在一块,就下黄臭稀便,而且特别热,肛门有灼热感,用葛根芩连汤(25课),清肠止利。

如果说热邪深入大肠,消耗了大肠的津液,可以导致肠燥,出现腑实证,腹满痛拒按。一个是下利,一个是腹满痛拒按,都是热邪在大肠,但是它是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水和粪便一块下来;一种是水被耗干形成腑实。那么在肺热下移的过程中,它首先影响到胃,然后才是大肠啊,所以中间有一个肺胃热炽的过程,肺和胃都是高热,所以出现身大热、口大渴、大汗出、脉洪大,从热势来讲,它不仅是在肺,而且影响到胃,所以呢,高热、大汗、口渴、喘,比麻杏石甘汤(证)要重,热势要重,而且是肺、胃两个脏腑有热邪,辛凉重剂白虎汤(25课),泄热保津。

在气分证一般是这么七种类型,总归是由表入里呀,它可以入肺,可以入胃,可以入大肠,可以入胸脘,不同的部位有不同的表现,有的有痰,有的没痰,那么采取不同的治法。

肺热的再一种传变的形式,或者是由太阴的卫分,或者是由太阴的气分,逆传心包,叫热陷心包,它灼液成痰,痰热把心包蒙蔽了,所以是以神昏肢厥为主证,神昏、舌蹇,肢厥,为主证。治疗呢,清心、凉营、豁痰、开窍。这是个重证,如果说这个证候治疗得不及时,或者是病情很重,你药量不够,可以在内闭的基础上又出现外脱。闭也重,脱也重,两加一块更重,怎么办?闭,还要开;脱,还要固。里面要开闭,用安宫牛黄丸(27课)。阳气往外跑,你外面要固脱,用附子、人参,用生脉散、参附汤。一旦脱止阳固,冷汗止住了,阳气巩固住了,体温又有所回升,这个时候不能再固脱了,还是要清邪,因为它阳气脱,邪气并没有脱呀。这是一种情况。

再一种情况,心包的痰热影响到大肠,或者是大肠的热影响到心包,总而言之,心包有痰热蒙蔽,大肠有燥结不通,两个脏腑,吴鞠通说是两个少阴同病,因为心包它包裹的是手少阴心经,是心脏,所以手少阴窍闭,要开;燥热不解,燥屎不通,它会吸灼肾阴,消耗肾阴,饮不解渴,所以急下存阴,救足少阴之消,用牛黄承气汤。这是按卫、气、营三个部位,这些证型。

那么,除此之外,在风温病的后期,特别是气分证,经过治疗以后,邪气大部分解除了,有一部分残存的邪气,可以出现低热呀,咳嗽,口干,痰也不会多,或者说邪气已经解了,就是肺、胃的津液没有恢复,可以不发热,有点干咳,口渴,舌红,脉细,在这种情况下,滋养肺、胃的津液,这种方法呀叫甘寒清养,用甘寒的药来清余热,你别看那些药是生津液的,因为它本身是凉药,所以它也有清热的作用。用甘寒的药来养阴生津,兼清热,甘寒清养,用沙参麦冬汤,这里边的特点呢:一个桑叶、一个扁豆。扁豆能够和胃,桑叶能够宣透,有邪可以透邪,没邪可以宣气,所以呢,不要去掉。后面咱们要讲,春温病里面要讲,肺胃阴伤用益胃汤,益胃汤里边就没有宣表的药了,就跟它不一样了,这是这两个方剂的区别,这个咱们以后再讲。

关于风温病就给大家介绍到这儿。

下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