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体皆精之人真的少了-邓石如

 泊木沐 2019-08-05

邓石如,原名琰,字石如,号顽伯、完白山人,安徽怀宁人,因避清仁宗名讳,故以字行。出身贫寒,祖辈的“潜德不耀”的人品和“学行笃实”的学业,以及桀骜不驯的性格,对他的成长影响很大。

时人对邓石如的书艺评价极高,称之“四体皆精,国朝第一”他的书法以篆隶成就最高,而篆书成就在于小篆。他的小篆以斯、冰为师,结体略长,又富有创造性地将隶书笔法糅合其中,大胆地用长锋软毫,提按起伏,大大丰富了篆书的用笔。特别是他晚年的篆书,线条圆涩厚重,雄浑苍茫,臻于化境,为清人篆书创立了的典型,对篆书一艺的发展做出了不朽贡献。隶书则从长期摹汉碑的实践中获益甚多,能以篆意写隶,又辅以魏碑的气力,其风格自然,独树一帜。楷书并没有依旧法从唐楷入手,而是追本溯源,直接取法魏碑,多用方笔,笔画使转蕴涵隶意,结体不以横轻竖重、左低右高,而求平正,古茂浑朴,因而与馆阁体格格不人,表现出勇于探索的精神。

邓石如擅长书法、篆刻和诗文,尤其篆书成就堪称一代冠冕是清代中期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人物。篆书得汉碑篆额及唐李阳冰《三坟记》等篆字的体势笔意,沉雄朴厚,自成面目,一改刻板拘谨之风,刘墉、陆锡熊见其书,皆大惊。包世臣推其篆书为“神品人”,赞其真书“妙品上一人”。邓石如的隶书成就也很高,所书体势笔圆,刚劲柔润。临终前曾作《十幅隶书诗评屏》,亦称《宋敖陶孙诗评屏》。此时他的书法艺术造诣之高,如入化境。康有为说此屏从句容《六梁碑》出,画法极厚,中边俱彻,不得一抹笔议之,此为完白山人佳作也”。他的楷书天真自然,绝无矫揉造作之态,点画撇捺,其中还融入了隶书笔致。同样,他的行草书同样参以篆隶笔法,力洗圆润绮靡之习。由于邓石如书艺很高,当时的李兆洛、包世臣以及后来的康有为、吴昌硕对他都极为推崇,而现代书坛泰斗沙孟海则说:“清代书人,公推为卓然大家的,不是东阁学士刘墉,也不是内阁学士翁方纲,偏是那位藤杖芒鞋的邓石如。”邓石如的篆刻得力于书法,苍劲庄重,流利清新,世称“邓派”。

苏轼《后赤壁赋》,是邓石如的代表作之他认为艺术构思最忌平均呆板,曾提出的“字划疏处可使走马,密处不使透风”的美学观念,这方印可以说是这种观念的生动体现。“流、断”二字察写增其密度,以密衬疏,“江”字与“岸、千、尺”三字相呼应,笔势开张,大片宽地又正好与“断”字相呼应,加上“流、有、声”之繁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的用刀既不同于皖派,也不同于浙派,使刀如笔,宛转流畅,独具一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