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温病和伤寒,数千年来一直亦敌亦友的中医搭档

 ZHWSHY 2019-08-05

温病和伤寒,都是临床当中常见的疾病。虽然温病和伤寒有很多相类似的症状,例如发热、汗出、脉浮等,但是这两种病的治疗原则与方药可是南辕北辙,一旦误诊误用,轻则耽误治疗,重则伤人性命。

仲景虽没有认识到温病区别于伤寒,是一种独立的病种,但是他所论述的温病症状、治疗原则、方药,都成为后世温病学的理论来源,为温病学的创立奠定了良好的基石。其中《伤寒论》第六条,便是温病的提纲。

原文

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

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瘛瘲;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注析

此条论述温病,篇幅稍长,可分段理解。

①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发热——当温热邪气伤人表阳时,卫阳便会出现病理性的亢奋;

口渴——温热邪气最容易伤人阴液,所以在卫分阶段出现的口渴就是温病的特征性症状(伤寒出现口渴,一般提示邪气入里化热);

不恶寒——温热邪气一般不会导致恶寒,如果温病伴有风邪,风阳伤卫阳、汗出,可能导致轻微恶寒,但恶寒的时间短、症状较轻。

《伤寒论》重点主要讨论风寒邪气伤人的症候;虽仲景将温病并入伤寒,但其所论述的主要是温邪上受、首先犯肺的手太阴温病,并入太阳病则不合适。

②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

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当温热邪气侵袭人体,会因为卫阳病理性亢奋而出现发热。这时候误用发汗,阴液耗损,阴不制阳,则身灼热更甚。

自汗出——风温之邪逼迫津液外越;也可以理解为里有邪热、机体以汗出的形式散热。

脉阴阳俱浮——寸关尺三部脉均为浮脉,风温合邪,所以脉浮而不紧,这和太阳伤寒是有所区别的。

身重——热邪壅滞气机,翻身辗转困难。

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热扰心神、热盛神昏。——揭示了温病传变的规律(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注:主热的浮脉表现为轻取即得,重按滑数有力,因为里热盛,鼓动气血,气血壅盛,血管扩张(后世不叫浮,但伤寒里面仍旧叫浮脉。);

主表的浮脉表现为轻取即得,重按少力,举之有余,按之不足,如水漂木。

③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瘛瘲;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1)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

被下——误用下法。

小便不利——误下之后,下焦津液耗伤,化源不足。(不是指尿道涩痛、而是指尿少。)

直视——双目凝滞无神,是下焦肝肾阴伤的表现。(肝肾阴伤、目睛失养)

失溲——“溲”,指小便,小便失禁,是热盛神昏,膀胱失约的表现。前面小便不利指尿少,后面失溲指小便失禁,二者可同时出现。

(2)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瘛瘲;

被火——指误用火疗,《伤寒》当中所提及的火法,包括火灸、火针、火熨、火熏。

微发黄色——风温本为热邪,误用火疗,火上加火,皮肤会出现轻微发黄,这是由热伤营血、营气不布所导致的。

剧则如惊痫,时瘛瘲——瘛,肢体的伸展;瘲,肢体的收引;瘛瘲:肢体一收一伸,如抽搐状。为热盛动风所致。(小儿抽搐叫惊症;成人抽搐叫痫症。)

(3)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误用火熏法,一次、两次错误,病人尚可以恢复过来,若是一而再再而三地错误治疗,则会缩短病人的生命,加速病人生命的消亡。

认识温病

温病的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黄帝内经》时期,仲景的《伤寒》多将温病并入太阳病的范畴内,对此后世医家多认为是时代的局限性所致。仲景虽认识到温病与伤寒有别,但并没有明确将它们区分开来。

金代刘河间初创“六气皆能化火”、“六经传受,自始至终,皆是热证”的观点。此后,以金元四大家为首的温病学派逐渐发展壮大,在明清时期逐渐形成了完整的体系,并在近代证治诸如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出血热、肺炎等重大疾病中,获得良好的效果。

温病学派对后世中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和贡献,它不但完善了中医学的理论,还初步建立了中医传染病学,是对传统辨证论治的补充,同时将中医注重实践的传统、敢于突破创新的精神传承于后世的中医师当中。

《刘渡舟伤寒论讲稿》

刘渡舟(1917-2001),中医学家,原北京中医学院教授,全国第一批博士研究生指导老师。第五、六、七、八届全国人大代表。常年着力于《伤寒论》的研究。

中医学对于温病的认识有这么几个方面。

第一: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温病是由伏邪所致。也就是说,虽然在冬季感受了寒邪,但是没有发作,而是潜伏在里面。随着春季的阳气外引,或者一些外因的诱发,寒邪随着人体的阳气化热,出现一些温热的现象。

第二:冬不藏精,春必温病。

就是人体内阴精不足,必然导致阳热有余,感受了邪气就会化热,出现一些温热的现象。

第三:先夏至日为病温,后夏至日为病暑。夏至日以前化热的病叫做温病,夏至日以后化热的病就叫做暑病。

到了清朝,对于温病的认识就更进步了。清代医家认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是伤了手太阴肺经所致,叫做太阴温病。热邪势必伤阴,且以太阴为主

总之,虽然说法不同,但是认识是一致的。温病是温热之邪所致,最能伤害人的阴液,张仲景就是持这种看法。因为温邪耗伤津液,化热最快,所以出现“发热而渴”。因为热势较盛,所以恶寒为轻,甚至不恶寒。

将温病与伤寒混淆,往往会造成对温病的误治,比如用麻黄、桂枝治疗温病发生错误的医案还是很多的。温病是温热伤阴之病,用麻黄、桂枝这些辛温之药不但治不了温邪,还会助热伤阴,后患无穷。

现代医家对于温病和伤寒的关系争论不休。有人认为温病属于广义的伤寒,可以统一到伤寒的体系之内;也有人认为温病和伤寒为对立统一的关系,如混为一谈则会误诊误治。

你又如何看待温病和伤寒的关系呢?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