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医30多年,我想说:中医是对证治疗,不是对症治疗!

 知识与命运 2019-08-09

大家好,我是中医老刘

人们常说,吃中药要对证下药,这里是证,证据之证,而不是症状之症。单纯根据一个症状,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都很难做出正确诊断,如果直接开药,那就更加唐突。

证,就是证据,中医治疗要讲求证据,根据证据用药,使治疗有理有据。而不是,发热就用石膏,头痛就用天麻。

比如,一个口干,不是所有的口干都是阴虚,如果口干伴有消瘦多汗、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根据综合分析,可以大体诊断为阴虚,那么就可以运用沙参、麦冬、石斛、玉竹等药物来滋阴治疗。如果口干但是不欲饮水,甚至喝多了水还会恶心呕吐,舌质淡,舌体胖大,舌苔水滑,脉弦,这时候就不是阴虚的表现,而是水饮的病的表现,需要用到桂枝、茯苓、白术、泽泻等化水饮的药物。

同样一个症状,如果详细细分,然后再结合其他症状、体征、面色、舌脉等,可能会有不同的病因病机,其治疗也是不同的,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所以,很多人咨询医生,单纯说出一个症状,比如头疼、乏力之类,就想得到治疗方案,这样的问题真的是无法回答。

比如同样的流行感冒发热,症状并不是完全相同,外行人所认为的“症状差不多”,那是因为观察的不够专业,不够细致。有些流感发热属于风寒,此时需要解表散寒,属于风热就需要疏风清热,属于阳明热盛就清气分热邪,热入营分就清热凉营,有郁热就解郁,有湿邪就除湿,这就是对证治疗。

中医外治也是,许多患者因为孩子感冒发热来找我就诊,一般开三副中药泡脚,绝大多数孩子都是一副药退热,所以就剩下了两副药。等到下次感冒时,把上次剩下的两副药拿出来泡脚,往往又是无效。

为什么?因为中医讲求个体治疗,对证下药,具体病情不同,需要开具的药物也不同。所以,中医根本就没有所谓的秘方,那只不过是有些人故弄玄虚而已。比如治疗肿瘤,有些人号称有祖传秘方,绝对有效,如果真是这样,可以给他十个诺贝尔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