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好岩茶的标准,是什么? 开放式命题,相当于——你认为什么样的长相,叫做美女? 能够收集到的答案,海量。 搁在楚王的眼里,小腰纤纤一握才叫美。 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 在19世纪的欧洲,同样一股“细腰”风席卷了整个欧洲。当时的欧洲女性认为,只有腰细了,在走动时才能摇曳生姿,也更能村托出胸部和臀部的美感。 简直就是残忍的美丽。 换作吃货李麻花,会更喜欢唐朝人的审美,可以给自己一个肆无忌惮产开肚子吃的理由——丰腴才是美! 同样,好岩茶的标准,更是灿若繁星。 “能喝的,就是好岩茶。” “喝起来香气绝妙的,才是好岩茶。” “茶汤醇厚、甘甜是好岩茶。” “汤水清透是好茶。” “用有香清甘活品质,才是好岩茶。” …… 当然,也有的茶友,观点新奇,独树一帜——有泡沫才是好的岩茶!给的原因也很有底气:茶叶发酵足够泡沫才会多。 之前听说过根据泡沫多少判断水仙、肉桂的,但这还是第一次听说,看泡沫就能鉴别岩茶好坏。 也是首次听闻,泡沫多是岩茶好的表现。 朋友啊,你对岩茶表面上的茶沫,是不是有什么误解? 《2》 岩茶上的泡沫,是什么? 最主流的答案——茶皂素。 这种物质,在茶树体内的根、茎、叶及种子中均有分布,是一种天然物质,并且茶皂素的水溶液在振荡后能产生持久性泡沫。 经研究发现:茶皂甙是一种活性物质,起泡力强,在20℃~90℃水温范围内,起泡力呈直线上升。 茶皂素特点: 自然存在于茶叶各部分;经过震荡后会产生泡沫;温度越高,起泡能力越强;泡沫会消失,并不会持续存在。 了解岩茶中泡沫的主要成分,不难总结出出现泡沫的条件。 第一、茶叶中要有茶皂素这种物质。 有茶皂素才有起泡的机会,只要是茶,或多或少都有茶皂素。 第二、茶皂素需要震荡才会起泡。 震荡幅度越大,起泡的概率越高。震荡幅度小,泡沫数量少。即通过冲泡,都会产生泡沫,只是数量多少的差别。 第三、冲泡时水温要足够高 温度越高,茶皂素起泡能力越强。 从泡沫产生的条件来看,说有泡沫才是好的岩茶,站不住脚。 《3》 悬壶高冲,是款茶都会有泡沫! 茶皂素起泡的条件之一,是震荡幅度大。即我们冲泡时注水以及出汤,都会让茶汤产生碰撞,茶皂素发挥作用,生成泡沫。 差别在于注水和出汤的高度。 注水高,容易产生泡沫。 比如冲泡时,用的悬壶高冲的方式,泡沫产生数量就会比低冲方式产生的多,且大。 用物理学的角度解释,那就是重力势能大。 你看那瀑布落入底部,产生大量的水花,不正是因为重力势能大,发生剧烈震荡吗?涓涓细流,就难以产生瀑布那样的水花。 而要是改成环壁低注水,相对而言它的泡沫产生数量就少。 这一情况下,我们就不能说泡沫多的茶,品质好。泡沫数量少的茶,品质差。 你哪怕拿的是外山茶,用悬壶高冲的方式,也能产生大量泡沫。 如果你用低注水的方式,就算是牛栏坑肉桂这样顶级的茶,也未必会产生大量的泡沫。 纯粹根据泡沫多少判断茶叶品质,并不具备参考性。 不能根据泡沫多少,判断茶叶品质,这是其一。 《4》 冲泡温度足够高,是款茶都会有泡沫! 前文提到,茶皂素起泡力强,在20-90℃水温范围内,起泡力呈直线上升。 只要岩茶冲泡的温度足够高,都会形成泡沫。 相反,冲泡岩茶时水温不够高,茶叶不容易产生茶沫。 举个简单的例子。 一泡是正岩茶,用的是低温、环壁低注水的方式,那它所产生的泡沫数量少。 另一泡是外山茶,用的是高温、悬壶高冲的方法冲泡,那它所产生的泡沫数量就比较多。 按照茶友的逻辑,第一泡茶是不好的茶,因为它的泡沫少。第二泡才是顶级好茶,因为它的泡沫多。 殊不知,按照岩茶的审评标准,第二款茶的色香味各方面指标都比不上第一款茶,是要名落孙山的一款茶。 但是按照泡沫多寡判断品质,外山茶却成了顶级岩茶。 按照这个逻辑来看,那您很有可能会买到第二款类型的岩茶。 不过很可惜,它不能代表大多数岩茶的真实水平,长期喝这样的茶,对喝茶水平的提升,并无帮助,也很难获得喝茶的愉悦感。 不能根据泡沫多少,判断茶叶品质,这是其二。 《5》 岩茶条索的完整程度,左右泡沫多与少。 是款茶,都有茶皂素。 这是作为山茶科科属的共性,茶皂素的多与少,早已注定,但是它的溶解速度,会影响到泡沫的数量。 同一泡茶,相同的冲泡水温,同样的注水手法,条索相对不完整的岩茶,往往更容易产生泡沫。 这是因为在冲泡时,茶叶和水的接触面积大,物质溶解速度快,同样条件下,产生的是泡沫多。 相比之下,条索完整的岩茶,茶叶物质的释放速度慢一些,产生的泡沫少一些。 若是按照茶友“泡沫多,品质好”的逻辑来看,同样的茶,还是会分出好坏。 条索不完整的那款茶,品质就比条索完整的茶更好。 这…… 今天穿马甲是张三,明天穿羽绒服的难道就不算张三了? 分明就是同一款茶,却非要比出个高下。 不能根据泡沫多少,判断茶叶品质,这是其三。 《6》 泡沫多的茶,未必就是你心水的那款茶! 查阅茶皂素的特点,不难发现这样一条记录——味苦。 茶皂素的存在,会给茶汤提供苦味,这一点和咖啡碱不谋而合。 但苦味,却不是岩茶优质指标。 在岩茶的品质指标当中,“苦”味向来不是主旋律。好岩茶,它的特色是——香清甘活。 苦味,甚至是与优质岩茶的指标,背道而驰。 若是按照“泡沫多,品质好”的逻辑来看,茶皂素越多越好。按照茶皂素的特点来看,泡沫越多,茶汤越容易发苦。 但苦味浓的茶,真的是好茶? 当然不是。 岩茶“香清甘活”的特色,没有一条和苦味有关系。 不能根据泡沫多少,判断茶叶品质,这是其四。 《7》 茶叶因冲泡而产生的泡沫,在古代有着比较高的地位。 《荈赋》里有写到:“惟兹初成,沫沈华浮。焕如积雪,晔若春敷”。 情人眼里出西施。 爱茶人眼中,就连茶汤表面的泡沫,都觉得是美的。光亮鲜明好像耀眼的积雪,华丽灿烂又如欣向荣的春花一样。 很可惜,这也只是一个比喻。 在现代饮茶当中,我们还是要客观公正地看待因冲泡而产生的泡沫。 有泡沫才是好的岩茶? 当然不是! 是款茶,都有机会产生泡沫,只是数量多与少的差别罢了。简单根据泡沫多少判断品质,有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嫌疑。 真正判断岩茶的方法,还是要看四个字——香清甘活。 …… 2019年,我们未完待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