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扶阳灸法 | 关于糖尿病

 roselihong 2019-08-15

糖尿病”已经在身边的人群中熟知率极高了,就连我90岁的姥姥听说我在转“糖尿病科”时,都能和我聊一会,感觉轻车熟路,很熟悉很懂的样子。

可我若是说“消渴”,可能大部分人又是异姓陌路的感觉,说不定以为是什么新研究新疾病甚至危重症吧。

中医治病讲求病机,不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也不是发热退热解决表面症状,而是寻求根本原因,通过四诊合参、八纲辩证找寻疾病的“老窝”,一举解决,再无后顾之忧。

《素问》的年代对消渴就有很深的认识了,认为发病的原因是五脏虚弱,过食肥甘,情志失调,内热是根本所在。后来经过历朝历代名医大家们实践记载,2019年的今天,“阴虚为本”仍是消渴的正解。

消渴是怎么发生的呢?

首先消渴是阴虚为本,燥热为标的疾病;

其次与肺、胃、肾有关,肾的问题最为关键;

所以,肾阴虚是调治消渴的关键所在。

为什么肾的问题如此重要?

因为肾之阴阳为元阴元阳,这是人体阴阳二气的根本,肾阴亏虚,等于失去了最重要的蓄水池,失去了最牛的凉润宁静的基础。

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两者互为因果:燥热甚者则阴虚越甚,阴虚甚者则燥热越甚。

✦ 如果患者肺燥阴虚,津液失于滋润,则会出现口干舌燥、烦渴多饮的上消症状;

✦ 若患者胃热炽盛,腐熟水谷的能力过盛,则会出现多食易饥的中消症状;

✦ 若患者肾虚精亏,不能约束小便,则会出现尿频量多、尿浊如脂膏的下消症状;

✦ 若患者兼有肺燥、胃热与肾虚的因素,则会同时出现多饮、多食、多尿等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胃阴虚和胃火盛的表现(饥不欲食vs消谷善饥)在理论上有明显不同,但确切到患者身上,有人阴虚的厉害,胃阴虚快速变为胃火盛;有人身体还可以,那就标准的胃阴虚。二者之间的变化速度,可能数年,可能数月,甚至有的直接就是胃火盛。虽然临床情况复杂,除了身体本身的情况,还有情绪、生活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以消谷善饥最多见,但不排除标准的疾病表现,无法准确下定论。

以上所说的消渴都是糖尿病很重的阶段,现在一般的糖尿病患者只是单纯是血糖高,可能没有多饮、多食、多尿等症状。

单纯血糖高,就需要综合辩证,湿热啊,阴虚啊,实证虚证都不一定,调治时一定要结合舌脉和机体表现出来的症状加以判别。

关于治疗,脾俞,命门,三焦俞,足三里都可施灸,

太溪固然非常重要,这是病机所在的脏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