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孔子的自足与自信

 昵称32901809 2019-08-15

今人谈起历史,首先浮现在脑海的,不是朝代,就是人物,并会迅速做出评价,似乎自己对那些远隔千百年的社会与个人都了如指掌。然而,凡是在历史上留名的,常常是褒贬不一、争议纷纭,朝代如此,个人更是如此。在中国历史上,要论谁的名声最大、好评最多而争议最少,只怕要算孔子了。在近代以前的两千多年的岁月中,其声誉几乎可以说只有涨没有跌,这里面自然不乏一些炒作,然而能红两千四百余年而不过气,没有相当的实力只怕是做不到。

孔子的自足与自信

孔子

孔子的言行主要记录在《论语》一书中,这本书在朱熹以前,地位其实没有今人想的那么高,一直只能算“五经”(《诗》《书》《礼》《易》《春秋》)的副手,长期作为儿童启蒙读物,为什么呢?因为“五经”是经过孔子编订的圣典,记录的是尧、舜、禹、汤、文王、武王、周公这些圣君施政治国的妙法,而《论语》却只是孔子的家常唠嗑,地位不可同日而语。

然而,能经得过时间考验的,恰恰是那些教给孩子的东西,一个家长即使在生活中撒谎从不脸红,也会提醒他的孩子要诚信做人,至于能不能分清诚信与迂腐,那是后话。大家看待《论语》,也往往是把它当做一本哲言录,认为里面说了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这固然是不错的,但这并不是《论语》最精髓的地方。

孔子的自足与自信

杨伯峻注《论语译注》

前面已说过,《论语》是孔子的家常唠嗑,正以其家常化、生活化,故而《论语》中的孔子形象是活泼泼的、最真实的。任何一条道理都不可能绝对永恒的正确,一条绝对化的道理便是束缚人的教条,道理,关键还在于人如何去用它,所以在读《论语》中的道理的同时,我们还要关注说这个道理的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身上有什么样的品质,相比于一条条生活准则,这种综合品质才是最重要的,而《论语》里呈现的,就是这么一个具有优秀品质的孔子形象。今以《论语》第一则为例,分析这一则中隐藏着一位什么样的孔子。

这一则大家都很熟悉:“学而时习之,不亦说(通“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先解释这句话的字面意思。首先,“学”并不只是书本知识,孔子除了教书本知识之外,还教礼、乐、射、御、书、数这“六艺”,都是当时社会管理阶层的必备技能,孔子所处的时代,教育资源少,人类的知识总量也不大,可以说,孔子说的“学”是指学文化知识与其他高端技能。“时”本指“四时”,也就是四季,引申为时常。“习”有两种解释,一是说“复习”,强调重复性;二是说“实践”,强调操作性。但其实没什么本质区别,因为“学”本身不只是文化知识,还有可操作的技能,而“时”就有重复的意思,所以这第一句就是说:学新的知识与技能并不断熟练化,这是一件令人开心的事。

孔子的自足与自信

《说文解字》解释“习”字为“数飞也”。引申为熟练。

这句话其实是“夫子自道”,他不是在训人,说你要“学而时习之”,他是说他自己这么干很开心。这是孔子和福音书中的耶稣一个很大的不同,耶稣常常是说“来听我的教训”,而孔子并不会如此。其实因为学而快乐的人很少,因为陌生的知识一开始是很难理解的,但是一旦你对某类知识或技能熟练了,你就会以之为乐,并常常愿意接触这类知识或技能,所以很多时候,人们是对自己擅长的事感兴趣,而不一定非得有兴趣才擅长,体会到了不断学习并不断将新知熟练化带来的快乐,人也就越容易忍受求学之初的痛苦繁琐,因为知道前面有无限风光在等待。从这句话,我们可以知道孔子是体会到了这种乐趣的,今人一提孔子,立马会想到仁义礼智忠孝勇,但其实孔子从来没有用这些价值评价过自己,他最引以为豪的品质,是好学。

第二句,“朋”大致就是朋友的意思,古代有些时候有点区分:“同门曰朋,同志曰友。”也就说“朋”是指一个老师教出来的。但这种说法主要见于一些注疏,也不是说绝对如此,况且孔子是第一个私人教师,他之前有没有“同门”的概念,其实也不好说。我们姑且就按“朋友”来理解。所以第二句的意思是:有朋友远道来访,不也是一件值得开心的事吗?

孔子的自足与自信

杜甫《赠卫八处士》描述朋友相逢的场景

第二句其实是一个极其生活化的表述,他说的是有朋自远方来,说明这个朋友并不是时常见面的,而是久别之后的相逢,我们甚至可以想象让孔子“不亦乐乎”的场景,便像杜甫在《赠卫八处士》里描述的那样温馨而亲切(见上图),这种感觉与沁入心脾的快乐,是天天在一起的朋友们体会不到的。那我们从这句话可以知道,孔子必然有这样的朋友,虽相隔甚远,亦彼此牵念,偶尔相见,则谈天论地,乐之不已。

有性情投契的好友,就有话不投机的熟人。这第三句,这是针对这个世界的不友好。“愠”是指“生气”,心里愤愤不平,孔子说,当别人不了解、不理解你的时候,不要生气,这就是君子的胸怀。“君子”一词,原意并不是今天说的品德高尚者,而是“君之子”,什么叫“君”呢?有土有民者就是君。周朝施行分封制,名义上周天子是天下的共主,但实际上他要把土地分封给诸侯,诸侯在自己的封地内保留属于自己的一片地,其余的地分封给卿大夫,这些人相对于上一级就是臣,在自己的领地内就是君。所以“君子”实际上是指社会管理者,它首先表示一种社会身份,“小人”则是指普通老百姓,所以《论语》里说小人如何如何,实际上就是说普通老百姓都素质不高,没有远见也不高尚,他是在描述世上多数人是个什么样子。至于君子如何如何,则是说一个合格的社会管理者是什么样子的,这种君子和小人的区别,可以说在孔子之前,普通百姓是没有机会接受教育的,只能简单地谋生。所以孔子也不是觉得只要你出身不好,就一定不能拥有那些品质,否则你就无法解释他对颜回的喜爱了,他只是就当时的一般情况进行描述。

孔子的自足与自信

《说文解字》解释“愠”为“怒也”,段玉裁注为“怨”

所以理解第三句话,首先要从“君子”这个词的意思入手,作为一个社会管理者,必定会遇到种种不为他人理解尤其是不为民众理解的时候,这个时候如果内心不平,对这种不理解十分不满的话,就会影响管理者管理社会的心态,而导致管理者以精英自居的自负,从而对民众抱有鄙视而憎恶的心理。所以,孔子无疑是认为作为君子,应该做到“人不知而不愠”,但是就这句话的语气来说,他的意思是说,一个人——无论是不是管理者,如果能做到人不知而不愠,这都是拥有君子品格的表现,也就是具有成为社会管理者的资质。故而这句话仍然是夫子自道,他说自己可以做到“人不知而不愠”,以及在生活中,碰到别人不理解自己甚至误解自己时,可以毫不怨怼而坦然面对。

这三句话分别是讲自己好学、爱友、豁达。每一条说的是自己的一种品质,似乎都不连着,甚至大家引用这一则的时候,都是分开用,觉得每一条之间没什么逻辑关系。其实这是因为缺乏一个重要的视角:这三句都是孔子表述自己的生活态度。

综合来看,这三句呈现了一位自信自足的人物形象。第一句是说自己与自己相处的,后两句则是说与外界相处的,而第二句是说与外界相处顺畅的时候,第三句是说与外界相处不顺的时候。属于自己的生活,是“学而时习之”,自己以之为乐,永不疲倦,这是“自足”的体现,他有自己的一方净土,这是属于自己的乐趣,外界夺不走,故而有脱离外界关注仍可以维持的充实。偶尔有志同道合的朋友来找自己玩,那也是非常开心,说明他并不孤僻,并不因为有了自己的天地就拒绝与外界交流,如果自己不被外界理解,那也不会对外界充满怨气,而采取涵容的态度。而之所以能做到这些,是因为孔子是一个自信自足的人。

孔子的自足与自信

我们今天读《论语》,最重要的一个视角就是体会孔子的为人,其人生态度与性情是什么样的,如此,方能读出一个活泼泼的孔子,而不是一堆教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